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17年04月2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商於古道说靛兰
冯 庸
文章字数:1636
   商於古道由陕西省商洛市(古时亦称“商州”)通往河南省内乡县柒於镇,全长约六百里。从秦辟便道始,止民国晚年终,官吏客商,求名者,谋利者,多忙奔于商於道上,唐王贞白写有“商山名利路,夜亦有人行”的诗句,白居易疲于吏事,留有“七年三往复,何得笑他人”的叹喟,近人亦有“黄巢兵涌商於道,乐天多曾写商山,兵戈旌旗狼烟滚,满路诗文满路歌”的诗作。
    商於古道北通晋陇,南达吴楚,千帆舟樯,万驼响铃,陆水两道,旅商不停,从历史角度讲,商於古道曾是衢通华夏南北的命脉。
    商於古道的运载贸易货品中,多有丝茶、瓷器、皮毛、药材,亦有桐油、生漆,惟“靛兰”一物,谈提鲜微,是为漏缺,余今为之补说。
    靛兰,为兰草叶、茎经池沤腐化、滤过后之墨蓝色汁液的块状沉淀物。
    这里所说的兰草,非庭院观赏之兰花、兰草,此兰草是昔日龙驹寨一带特有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厚茎嫩,呈墨蓝色,春种秋收,折茎有蓝色汁液浸出,嗅有清香,粘手难净,着衣难去。
    解放前及解放初,商州、关中乡间,人们衣着、被褥皆以自纺自织之老白布制作。夏天可穿白衣服,被褥里面可用白布,秋冬的衣服及被褥外面,就用不得白布了,须用深蓝、淡蓝或蓝白条格布制作。这些蓝白花彩的衣、被、床单就是靛兰所染。昔时但凡男婚女嫁,双方两家都讲究准备好看的蓝格衣被、蓝花枕头枕巾、蓝格格袄给新人穿用。百姓谋求者,衣食也,靛兰如同麦、稻五谷一样成为昔日人们生活的必须物品。
    余老家冯家涧,先前有近20亩水浇兰田,寨街上有“怀德行”兰染店,家中长辈们经营着靛兰生意,忙时雇人,种兰、浇兰、沤兰、滤兰、卖兰,祖父说,我们冯家涧人就过着靛兰的日子。余今古稀有二,每每怀旧老家,眼里就腾映起一片兰田风光。
    昔时的龙驹寨冯家涧,一河两岸几个村庄尽是水浇兰田,余小时走亲戚,记得陈、贺二村,商山、王塬,除供乡民自己食用的稻田、菜园外,也是一片靛兰的世界。
    说起靛兰的制作,须得从冯家涧的村景说起。
    冯家涧临河为村,绿荫罩笼,村子南、北两头各有风车大井一口,为浇灌兰田、沤腐兰浆备足了上好水源。村中兰田地边,有三面石砌灰勾的靛兰大池,每池足有半个篮球场大。池边有进水渠(清水),池半壁上有退水口接退水池(污水)。每到兰花飘香季节,村中老少全都忙乎起来,黎明即起,既昏未息,割兰、挑兰、捡拾遗兰,往大靛池中擩兰、放水、掷生石灰块。经过月余天气的浸泡、腐化,待池中的兰叶、兰茎沤腐成一池兰汁后,就开始用细布吊包过滤兰浆,这过程就和豆腐坊制作豆腐一样,一人往滤布吊包中倒兰浆,一人不停地手摇着吊包,细细的兰汁就汩汩地流入了大口缸瓮中。经过两天的沉淀,淘出缸瓷中的清水,就剩下半瓮靛兰了。家家户户的院落和橱屋里一排排装着靛兰的大缸瓮,盛满了村人们的喜悦与盼望。
  这时候,冯家涧一河两岸的几个村庄便顿时热闹红火起来,兰客们接蹱而来看靛兰,说靛兰。兰客们有自带挑夫的,亦有雇人担挑的,倘若是关中、天水一带的兰客,他们来还吆着大马车。村里人厚道好客,有杀鸡的,亦有宰羊的,吆五呼六地喝着自酿的包谷酒,和兰客们洽谈生意。
   靛兰,小时候我只知道是一种蓝色染料,能将母亲和婶娘们纺织的老白布、白线染成蓝衣、蓝被,更能染出好看的蓝白花格衣服和被单,能给我换回笔墨纸砚,更能给家中卖回许多钱来。时光飞驰到21世纪,“污染”为人们所不齿,“环保”成了热议话题,从自然、生态的角度讲,我说,给靛兰戴顶纯植物绿色有机产品的皇冠,人们是不会有什么异议的。
    靛兰是清末民国年间,商州龙驹寨一带的特有商品,既丰裕了昔时寨民,也丰彩了昔时的百姓生活。历史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现代高科技印染技术为纺织品着上了万紫千红的丽彩,但我却依然惦记着靛兰,眷恋着幼时的蓝袄、蓝衫和我睡过的蓝白条格布作的被褥、床单。我依稀记得五十年前,老伴穿着新作的蓝格上衣第一次跨进我家门槛时的笑脸。
    有客自远方来,笑谈拉家常,我常拿出家藏的蓝白花格床单和印花蓝巾,让他们观赏,客人爱不释手,争相传看。待客人们争着讨赠时,我常会解释说:这是我们商洛的特产文物,是我们家的珍品藏宝,恕不外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