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17年04月2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一季度我市农业总产值增速位居全省第二
文章字数:1182
    本报讯(支红薇)一季度,全市农业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建设秦岭生态农业示范市为抓手,以打好特色农业攻坚战为统领,强化政策落实,加强技术服务,优化种养结构,狠抓春季防疫,大力发展生态特色现代农业,使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了好的开局。实现农业总产值22.40亿元,增长4.2%,位居全省第二。实现农业增加值12.24亿元,增长4.1%,位居全省第四。
    据市统计局统计,一季度全市实现农业现价总产值22.40亿元,其中:种植业总产值4.5亿元,牧业总产值13.66亿元,林业总产值2.44亿元。预计全市粮食播种面积82.88万亩,较去年减少3.51万亩,下降4%。但豆类、马铃薯较上年增长2%和14.3%。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5.5万亩,较上年同期增长9%;中药材种植面积较上年增长2.6%,产量增长9.1%;茶叶面积增长7%;核桃面积增长4%;板栗面积增长1%。牛出栏2.01万头,同比增长2%;羊出栏9.75万只,同比减少2.7%;家禽出栏284.12万只,同比增长3%;禽蛋产量1.41万吨,同比增长4.1%;近期生猪市场价格持续稳定,能繁母猪、生猪存栏下降,生猪市场逐步复苏,出栏量扭转下降趋势,开始出现增长。一季度生猪存栏85.64万头,同比下降1%,猪出栏52.78万头,同比增长0.8%.
    统计表明,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特色农业还存在农业结构不合理、经营主体带动不强、集体经济效益偏低、三产融合不高等问题。农村劳动力不足。主要是由于受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影响,农业生产效益低,农村劳动力选择外出务工,造成农村劳动力不足,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大多年龄偏大,受年龄、认知水平等因素影响,接受新技术、新产品的能力不强,对农业科技的有效推广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根据存在的问题,相关部门建议:坚持把农业结构调整作为产业发展的核心内容,促进粮食、经济作物、种植结构协调发展,突出特色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和区域生产力布局,将比较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产品优势、竞争优势,促进农业生产由以数量为主转向数量质量并重,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抓好春季田管及春耕备耕工作。坚持强化源头治理和全程监管,抓好科技培训与先进适用技术推广。通过开展讲座等多种形式,分批、分层次开展大规模的技术培训。注重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的示范推广。努力抓好小麦田间管理和设施蔬菜田间管理工作。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指导农民搞好肥水管理,促进苗情转化升级,夯实丰收基础。同时,采取有力措施,做好防冻、保温、防病害等工作,确保春季设施蔬菜安全生产。抓好畜牧业生产工作。加强品种改良,推进畜禽标准化创建工作,狠抓畜禽填槽补栏,突出发展生猪生产。加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突出“教育培训、实训指导、认定管理”三个关键环节,加大培训职业农民力度。加快推进龙头企业晋档升级和合作社、家庭农场示范创建工作,稳步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群体,全面提升经营实力。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整合大项目、建设大园区、培育大产业。加大园区资金投入,创新经营体制,加快八大特色产业大园区的建设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