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17年06月0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创建基地 推广技术 转化成果
科技人才助推商洛追赶超越
文章字数:1132
  本报讯(特约记者 孙传卿 通讯员 白为)2016年下派的335名科技特派员深入全市7县区产业基地和龙头企业开展科技服务,建起200个科技示范基地和示范点,建成9个省级药用植物科技示范基地;2014年以来选派的142名“三区”科技人才深入基层提供技术指导,开展农村科技创新创业,促进多项科技成果成功转移转化;全市派驻的100多名首席农艺师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无缝对接,带动发展70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7.2万名群众入社发展。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科技人才对经济发展的智力支撑作用,多渠道多方式培养和使用各类科技人才,为他们施展才华建功立业提供岗位搭建平台。按照“供需对接、双向选择”的原则,全市已选派8批2000多名科技特派员。柞水县西川秦岭南麓特色农业科技园区和商州区秦土地农业科技园区被批准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2016年,我省向省上推荐两名青年科技新星和两名科技创新创业人才。
  同时,加强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三区”科技人员队伍建设,培养本土科技服务人员和农村科技创新创业人员。今年全市共向省上推荐96名“三区”科技人才、10名“三区”受培人员。大力推行首席工程师制度,采取外聘和内部选拔相结合的办法,把符合条件的专业人才选拔到岗位上来。目前,全市61家企业实施了首席工程师制度,为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做大做强项目发挥了积极作用。7县区科技局与100个派驻首席农艺师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目标责任书,全市23个专业合作社和一家涉农企业被省科技厅命名为实施“千人进千社、千技惠千村”行动成员单位,6名科技人员被省科技厅确定为省级首席农艺师,洛南县和柞水县被省厅确定为“千人进千社”行动示范县。
  我市还加强人才载体平台建设,与西安交大联合在商丹园区设立博士工作站,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联合成立商洛资环工研院和地大知识产权转移中心商洛分中心,定期组织高校、科研院所专家、教授到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需求对接和产业课题调研,为企业科技研发搭建人才交流与合作、科技成果运用与转移转化、企业孵化等平台,不断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我市积极推动科技人才与产业发展有效融合,促进企业主导产业技术创新。2016年,商丹园区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山阳县工业集中区创建省级高新区通过初审。目前,全市拥有11家高新技术企业、84家科技型企业,建成3个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3个“星创天地”,29家企业建立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去年全市完成技术合同交易27项9852.8万元,专利申请2525件,专利授权881件,确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应用推广10项。组织企业申报中、省科技创新项目130项,争取项目资金2085万元。硅、钒、非金属粉体材料、尾矿综合利用、板栗储藏保鲜、废弃物综合利用等地方重大科技专项顺利实施,为延伸全市产业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