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17年06月1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镇安蚕桑产业焕发新活力
文章字数:856
  本报讯(夏泽梅 孙建军)镇安县把大力培育和发展蚕桑产业作为加快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突破口,创新蚕桑产业发展经营模式,破解群众增收难、增收慢、增收不稳定难题,增强了广大蚕农发展蚕桑产业的信心,促使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活力。近期,全县4000多张春蚕喜获丰收。
  6月12日,是镇安县春蚕下架开称的第二天。在庙沟、柴坪等蚕桑重点镇的蚕茧收购点,前来送茧过称的蚕农络绎不绝,个个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高明秀是五一村四组贫困户,今年她首次尝试着喂养了一张半春蚕,经过工作人员定级、过秤、结算后,高明秀高兴地领到了3843元。高明秀说,后悔当时没有多养一张,近20天时间就能挣到这么多钱,比在外打工强多了。60岁的尹念慧说,去年她家养了两张蚕,收入3600多元。今年只养了一张半蚕,收入4751元。据了解,在镇安县多个镇办,春蚕收入3000多元的蚕农还有很多。
  传统产业之所以能给当地群众带来良好效益,离不开产业精准脱贫推动模式。蚕桑发展龙头企业——陕西镇安百盛茧丝绸有限公司积极引导帮助群众发展连片密植桑园,组建蚕桑专业合作社、养蚕工厂、小蚕共育室,并在全县实行订单保护价收购模式,一系列的惠民扶持政策,不仅增强了蚕农发展蚕桑产业的信心,也加快了贫困群众产业脱贫的步伐。
  眼下,在“企业+合作社+农户”市场经营模式下,镇安县蚕桑产业成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金茧子”。庙沟五一村合作社负责人侯佑斌说,合作社依托镇安发展“千百万”产业的有利时机,规范了合作社运行经营机制,全村今春526户群众养蚕,其中贫困户43户,贫困户户均收入6000多元。
  去年,镇安县出台了《“千百万”脱贫产业资金扶持办法》,再次将蚕桑产业列入全县主导产业之一,加大资金与政策扶持,加强企业与蚕农联系、对接,积极引进蚕桑产业先进技术与经验。仅小蚕共育一项技术革新,就使得这项产业在产品质量、品质有了很大提升,并且大大节约了蚕农喂养时间与成本,提高了广大蚕农的经济效益。据了解,今年镇安县共有4080多户群众发展兴桑养蚕产业,发放春蚕4130张。公司订单价格每公斤不低于46元,而目前收购价格54元。今年仅春蚕茧一项,全县蚕农收入86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