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17年06月1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心灵的守望
文章字数:2540
  杨贤博
  牧护关东距商州城50余公里,西距西安城70余公里,由于进城务工相对方便,大批农民丢下土地,外出打工,把孩子送出去上学,几年间家乡变得空旷。
  由于工作原因,我留在了故乡的这片土地上。我的媳妇外出打工,女儿、儿子在外上学。我只有在单位与家中来回奔走,不断地在州城和省城间颠簸。我不断地关注着家乡的变化,目睹着乡亲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前些年,人们在外挣到第一桶金后,都先回老家盖了房子,盖房子也不仅是为了居住,而是一种虚荣与攀比,更是为展现在外“混”得很好,以体现自己的能力。几年间,房屋越来越多,大片大片的土地在不断消失。以前淳朴自然的村容村貌,荡然无存。以前的村子,一个院落一条出路,而现在几乎是每家每户一条出路。大块的土地被分割,被用于其他用途。人都在算着自己家的小账,种地不划算了。以前赖以生存的土地,现在几乎都已荒芜。村子变得空旷、衰败而颓废。
  中国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发展。我是以一个打工族的身份关注这个社会,关注我们这一代人的喜怒哀乐。60后、70后这一代是农村的主力军,童年都经历过贫穷,少年都吃过苦,青年时经历了改革开放的社会变革,中年又经历背井离乡进城务工。从农村出来,总想着用劳动改变命运,改变生存环境。只要能挣钱,几乎什么重活脏活、加班加点的活都干,严重地透支着健康。如今子女基本成人,上了大学的毕业后,大多是在城市找份工作,不再回农村;大部分没有完成学业的,也蜗居于城市的角角落落打工或做生意;部分人有钱了,在省城或县城买了房子,不断扩大着生意门路;镇子上机关单位的公务员、职工或者学校老师,进城买了房子。村子里有钱人越来越多,所有人都有一个非常好听的职业——上班。城市变得臃肿,乡村变得萧条。留守在村庄里的多是老人。
  社会的迅猛发展,时代到了今天,一切以经济利益为中心的当下社会,膨胀的欲望与极度的贪婪,人性几乎失去了本真与淳朴,乡村失去了原生态的美好,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庄园,在仅仅十多年时间变得面目全非。人在不断地流失,村庄越来越寂寥空旷。我问过很多人,下一步干什么?没有人能明白的回答,多数人说,走一步看一步,也有不少人回答,等娃大了再说、等老人过世了再说。对未来几乎是混沌而茫然的,挣钱成了一切发展的动力,它代替了人的精神追求,也放弃了传承的优秀品德。人,似乎变得叛逆故乡,故乡成为心中的一个痛,无奈而又矛盾……
  我走过不少村庄,了解人们对于家乡的眷恋,是因为记忆,是因为父母赖以生存过,是因为生养的家园那份情感。并不是每一个人的家乡都值得留恋,都赖以生存。我的家乡,有两个村子,在最沟顶的山沟里,生活条件极为不便,整村子的人,都外迁到关中。我时常地穿行在城市与乡村之间,观望着拥挤的城市里的繁华,感慨着农村怎么变得如此的萧条?思量着,人都在忙碌着什么?为什么寄居他乡?三十年后的乡村是什么样儿?我们不能否认在外边更容易挣钱,如果待在农村,家家户户不会有钱把房子建得如此漂亮。然而,漂亮却是一个空壳,人在不断地从农村消失。长安路上有我匆忙的脚印,故乡土地上有我孤寂的身影。我眺望着繁华的都市彷徨,守望着清冷的家乡迷茫。很多时候,思想极其矛盾。进城后,我日夜不间断地思念着乡村,那山那水那人家,几乎感受到哪儿都是美好的,有了回乡的意念,几乎在城里一刻钟也呆不下。而当我回到农村,看到的现状,我又急切地想逃离出村子。很长的时间,我怀疑自己病了,而且病得不轻,和很多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一样,迷失了方向,不会生活了!从没有认为我在城里买了房子我就是城里人,我想扎根故乡但又不知道我能留下去吗?能留多久?迷茫呀!犹如找不着回家的路,几乎找不到一块能够安妥灵魂的地方。
  《出关》源于故乡“牧护关”的发生、我的发生、这一代人的发生。时光无法挽留,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将成为历史。我们每走一步,都是在记录着消失的记忆,岁月的流逝,生命的无常。每个春天,叶芽儿永远是新生命的象征,而落叶却是一份凄美,在风雨中,在阳光下,划过屋檐的那份自然,那份无暇,那份无奈,那份留恋,那份光明,生命是一个美好的过程。学会珍惜,珍惜生命中的拥有。春去秋来,四季变化,房前屋后的树,一片土地,一座房子,和你生命中牵连的熟悉的面孔,都是宇宙万物的生灵,在不老的光阴中,勾勒着生命的闪光,谱写着生命的状态,日出日落,年复一年,印证着人类的生生不息……
  每一个人都在实现着属于自己的梦想。或挣扎或迷茫,或喜悦或艰辛。写作是我多年的爱好,手中的笔几乎没有离开过这片土地,我关注着家乡的变迁,记录着它的兴衰。这块面积仅80.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两千余户近万人的乡村,在陕西地图上是一个点,在中国地图上几乎找不到它的存在,但它确实存在着。近三十年的发展与变迁,几乎代表着中国农村的变革。一个村庄,就是一个国家,该发生的不该发生的,都在发生。站在秦岭看商洛,身在商洛看中国。从牧护关的历史演变,能看到中国农村的历史进程,它是中国农村现状的一个缩影。
  世界很大,但几乎大同小异。而我要写的,也许已经不是地域上的牧护关。这片土地上所有的发生,几乎包括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农民生活、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经济利益下的冲突等一切问题。在信息快速发展的网络时代,个人的经历,代表着众多农村60、70后这代人的命运、肩负着的社会责任与压力、经受着的生活的艰辛与彷徨、经历着的变革的困惑与拼搏,也同时享受着美好生活的优越感。我期待着人们能回到故乡,回到属于自己的土地上,然而,人们还能回去吗?身体回去了,灵魂会回来吗?正如我的《出关》,其实是肉体与思想的一种碰撞,一种特别的矛盾、挣扎、迷茫与思考。其实,我清楚太多的打工族如我一样,几乎看不出内心深处的疲惫与挣扎,表象看来几乎都很阳光很幸福的样子。
  我的写作纯粹属于“摸着石头过河”。在文章中,不大理会技巧,不讲究摆设,好像说话一样,把话说好,说出了属于自己的话,形成了自己的语言。耳闻目睹,记录下生活中的发生。也许,我更应该以其他形式,把家乡的变迁完美地展现给读者,这是很多人寄予我的希望,也是我内心深处的奢望与坚持。生命是美好的!珍惜生命的存在,流逝的岁月中,该发生的、不该发生,都在继续……
  (本文系作者为他的新书近日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公开出版发行《出关》所作的后记,本报刊出时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