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17年06月1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全市多措并举扎实推进产业精准扶贫
文章字数:1418
  本报讯(卜灿灿 林伟锋)今年以来,我市突出产业,聚焦脱贫,紧盯2.4万户、8.65万人产业脱贫年度任务,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快速启动行动方案,精选优势特色产业,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积极规划产业项目,加大资金政策扶持,推广精准脱贫模式,探索了一条具有商洛特色的产业脱贫路子。
  组织机构健全到位。组建了产业脱贫机构,落实了工作人员,明确了职责分工,建立了产业脱贫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市县上下联动、有序传导、分工负责、协作配合、稳步推进的运行机制和工作格局,为产业脱贫工作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目前,全市共抽调农业系统50多名业务骨干,专门开展产业脱贫工作。
  行动路线方案到位。印发了《2017年全市产业脱贫工作要点》《全市2017年产业精准脱贫行动方案》,明确了产业脱贫任务清单、路线图和时间表,层层传导压力,夯实了工作责任。7个贫困县区因地制宜,精准施策,设计了产业脱贫方案,制定了产业脱贫“人口分布图”“行动路线图”“产业分布图”,确保了脱贫任务如期完成。
  产业培育精准到位。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分类指导、长短结合”的原则,启动了“畜禽水产快富和特产效益提升”两大行动,重点发展核桃、板栗、中药材、食用菌、茶叶、生猪、土鸡、山羊等市域优势产业,优选培育1至2个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地县域特色产业,积极发展光伏产业、休闲农业等市场好、周期短、见效快的镇域特色产业。目前,全市共发展生猪60万头、土鸡30万只、蜜蜂9000箱、鱼类185万尾;新发展核桃良种示范园4万亩、板栗建园2万亩、中药材7.5万亩、食用菌1.5亿袋、烤烟8.4万亩;建成光伏发电站12个,已有156个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
  脱贫模式精准到位。推广“三带一创”“五带四联六精准”“四借四还”等模式,通过集团公司承载、龙头企业带动、农业园区吸纳、合作社帮扶、能人大户引领,采取订单生产、土地流转、参股分红、务工就业等形式,把贫困户牢牢捆绑在产业链条上,让贫困户和贫困村共同分享产业发展红利。如商南县试马镇沁园春茶业公司,通过“土地流转、配股分红、基地务工、扶持建园、技术服务”方式,扶持270户茶农种植茶叶1200亩,吸纳630名贫困人口入园务工,年支付农户地租350万元,每年向配股群众分红17万元,带动园区群众户均增收3900元。
  经营主体带动到位。坚持“政府引领、主体带动、农户发力”的原则,创新丰富“三带一创”模式内涵,确保产业精准对接贫困户,通过“扶持带动到户”实现“效益受益到户”。目前,全市共打造产业脱贫新型经营主体4540个,其中龙头企业108个,现代农业园区85个,合作社1790个,家庭农场275个,种养大户2282个。
  扶持资金政策到位。出台了《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扶持办法》《金融扶持办法》《资金整合扶持办法》,明确了产业脱贫扶持重点和资金额度,设立了脱贫攻坚储备金、产业贷款贴息资金和涉农保险补助资金。创新推行“农户贷”“产业贷”等金融扶贫贷款政策,从选项、贷款、服务、技术、信息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目前,共整合行业项目资金32.8亿元,安排财政扶贫资金9.07亿元,投入帮扶资金4.1亿元,建立扶贫贷款储备金2.3亿元,撬动金融信贷资金22亿元,为4.4万贫困户提供“5万元以下、3年以内,免担保、免抵押、基准利率、全额贴息”的扶贫贷款,破解了贫困户产业发展资金短缺和贷款难的问题。
  督查考核到位。市委制定了脱贫攻坚绩效考核办法,市农业局印发了《商洛市产业脱贫考核办法》,实行“月评比、季点评、半年小结、年总结”的考核制度和严格的激励机制,每季度对第一名颁红牌并奖励50万元,对最后一名挂黄牌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