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17年06月2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娃娃”书记扶贫记
——柞水县脱贫攻坚系列报道先进典型篇之六
文章字数:2742
  本报通讯员 宋英超
  “自从当了第一书记,党台村就成了他的家。”谈起王希林,柞水县杏坪镇党台村的乡亲们感慨不已,谁也不曾想过,这个白白净净的年轻小伙,竟然真能在这艰苦的村子里扎下根,还把扶贫工作搞得有声有色。
  2016年2月,26岁的王希林来到杏坪镇党台村,作为柞水县广播电视台驻村帮扶工作队员,他挑起了第一书记这个重担。这个村子里没有像样的产业作支撑,农民靠着几亩地过活,最多也就是种下少量烤烟,面对这样的情况,王希林的心情十分沉重,而他却没有任何踌躇,将身心全部投入在了这里。如今,党台村的村容村貌已焕然一新,形成了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门路,人人有致富技能的良好发展局面,这让王希林感到无比欣慰。
  扎根贫土深浇灌
  起初,当村民们得知来了一个小娃娃当第一书记时,众说纷纭,有的说这娃恐怕是下来镀金,吃不下几天苦,就会悄悄的卷铺盖走人,还有的说怎么来了个嘴上没毛的来咱们村搞扶贫。面对这些言语,王希林用行动宣告着自己的态度,他每天抽空走村入户了解情况,进沟爬坡、走访农户,坐在田间地头和大家拉家常,并虚心向每一位村民请教,无论是村上干部还是一般群众,无论是年长的还是年轻的,他都诚恳地说:“我是来学习的,希望得到你们的帮助和指导。”面对如此谦虚好学的小伙,谁都不忍拒绝,就这样,他与群众愈走愈近。
  六月的樱桃红遍了山坡,当王希林路过农户家门口时,乡亲们时常会拉住他的手,让他尝尝树上的樱桃,而他总是一颗也不忍采下,当乡亲们把摘下的果子硬往他手里塞时,他也只是拿上一颗说道:“我尝一下味道就好。”他就是这般不愿给大家添麻烦,群众请他到家里吃顿便饭,他也总是婉言谢绝,路远了就躲到一边吃自带的干粮,路近了就回房子动手做饭,而乡亲们的事,对他来说却永远都是自己的事。
 党台村一组村民赵凤琴,丈夫出了车祸去世了,法院判的19万元因对方无力赔偿也拿不到手中,家里两个老人三个孩子全靠她苦苦支撑,眼看老公公瘫痪在床要她照顾,孩子上学需要学费,没有经济来源的赵凤琴眼里只有绝望。王希林得知她的情况后,立即四处奔波帮她想办法,到县妇联申请救助却偏逢道路不通,他步行数十里赶往县城,如此往返好几趟帮赵凤琴填写申请落实资金。当接过6000元贫困母亲维权救助资金时,王凤琴已是涕泪涟涟。
  路遥知马力,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希林的为人处事让村里人刮目相看。王希林把心交给了群众,与村民打成了一片,他们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经过长期与群众深入交流,他也对每一户村民的家庭情况有了深入的了解,对党台村的扶贫工作如何展开也已然有了规划,之前那些闲言碎语亦不知道什么时候随风消逝了。
  披荆斩棘搞产业产业关乎未来,发展才能脱贫。王希林在调研时就发现,该村由于长期的思想束缚,不是在仅有的一点薄地上刨食,就是靠外出打工挣点现钱这个圈子里打转转,全村上下没有一个像样的产业,面对“零产业”的党台村,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在发展产业上做文章,打通脱贫致富的长远路径。
  经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2016年6月8日,村里的第一个经济互助型组织——“柞水县益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诞生了,合作社带领贫困群众发展起了土鸡散养、黑猪繁养产业。为形成规模效益以及规避单一产业带来的风险,王希林又只身远赴西安等地,动员村里在外地发展较好的流动党员党思豪等人回乡创业,随之“柞水县宏豪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在该村应时而生。
  第一个合作社刚刚成立,发展资金就出现难题,在所有人都一筹莫展的时候,他挺身而出:“我去想办法!”随后又是发动企业合伙人贷款,又是号召大家合伙入股,经过多方协调,终于筹集到25万元启动资金,当村两委班子成员看到这笔沉甸甸的资金时,无不动容地说:“我们再不把产业搞起来,就太对不起小王了。”目前,村上两个合作社共吸纳了村里71户贫困户,土鸡和育肥猪的养殖规模超过了2万只(头),30余名群众实现了就地转移就业;并发展起了200亩烤烟、350亩黄姜等中药材,230亩脱毒马铃薯等特色蔬菜种植。经王希林牵线搭桥,合作社与城区多家餐饮企业签订了销售合同,一举解决了土鸡、土猪肉等产品销售难的问题,为合作社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去年6月份,在他的积极协调下,又争取到资金300多万元启动了党台村美丽乡村建设,先后实施了整村院落硬化、亮化、美化等工程,建设入户路8公里2万多平方米,新建文化广场一个1000余平方米,实施危房改造10户。村里还建起了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活动室“幸福苑”,为广大群众提供阅读、健身等服务。
  无怨无悔献青春
  “我现在是党台村的人,党台村就是我的家。”王希林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平日里他几乎总是在村里忙碌,甚至连回家换洗衣服也经常抽不开身。他用行动诠释了什么叫“以村为家”,不论什么时候,他都不会轻易离开党台村的脱贫阵地。去年7月份,王希林和妻子步入婚姻的殿堂,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人生中一件大事。新婚的甜蜜让人沉醉其中,不禁思索蜜月是去昆明还是丽江,是去三亚还是马尔代夫?在这甜蜜里,他仿佛一步就可以踏入任何他不曾涉足的海市蜃景。然而,他却哪里都没有去。他放不下工作,放不下乡亲们,在婚后第三天,他就带着新婚妻子,来到了党台村。炎炎夏日里,他和新婚的妻子顶着热浪,忍受着蚊虫叮咬,吃着自做的粗茶淡饭,在村里度过了特殊的蜜月。
  婚后王希林依然忙碌在脱贫前线,累了即闭目养神,倦了便伏案将歇,从来没有怨言,可他唯独觉得有愧于妻子。妻子有了身孕,他却没有尽到一个丈夫应尽的责任,没能给妻子做过一顿饭,没能好好的陪妻子过个周末,就连每次的产检都不能陪同。独自默默承担着这些困苦,妻子不禁从没有半句怨言,反而大力支持着他的工作,谈及此事,这个坚强地小伙说话竟有几分梗咽,“等乡亲们脱贫了,我一定好好补偿她。”身先士卒解枷锁长期的驻村调研,让王希林意识到精神贫困是一个阻挠群众脱贫致富的巨大阻碍。作为一个山沟里出来的大学生,他深知农民的苦处和难处,又深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所以他决心要让乡亲们先脱离精神上的贫困。
  在党台村,他首先从技术培训入手,用技术发展产业、支撑产业。为此他先后邀请县职业中学、农业局、畜牧中心等单位的专业人才,到党台村开展土鸡散养、黑猪养殖、中药材种植、经济林科管等实用技术培训,并对参训群众实施考核,让贫困群众学到真正的技能,使创业致富成为可能。
  今年3月,正值柞水县精神文化脱贫如火如荼的开展,为了发挥自己在广播电视台的专业优势,他又申请加入了柞水县精神文化脱贫宣讲团,到全县各脱贫村宣讲,他讲述的脱贫攻坚人物事迹深刻感人,听了的人无不动容。截至目前,他挤出宝贵的时间,先后随宣讲团走进18个贫困村,用精神文化食粮激励了无数的贫困户,宣讲活动使得全县范围内形成了脱贫攻坚的强大精神文化动力。
  “党台村一日不脱贫,我就一日不回城”,如今,那个奔波在党台村田间地头的身影更加忙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