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17年06月2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感悟录 (138)
若白
文章字数:1548
  官本位及干部选拔
  什么是“官本位”?在许多人可能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甚了了。
  “官本位”是历史的产物。中国的封建社会历史,是超长的,两千多年,这在世界上可能是绝无仅有的。在这种以农耕文明为基本特征的历史中,视科技创造为“奇技淫巧”,视商贸活动为“投机谋利”,工商人士被列为四民之末,士人是不屑于为的。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考试,有文科与武科,就没有工商。因此,读书人的出路,只有一途:读书入仕做官。一个人十年寒窗青灯黄卷,只读圣贤诗书,通过科举入仕做官。官做到一定级别(比如五品以上),就可以封妻荫子,追赐父母及祖父母一定的荣爵,并受到种种优待,为社会称赏赞誉,光大门庭,荣光耀祖。社会衡量评价一个人,也以此为尺度,视为进步、有出息、有本事,是成功的人生。因而也形成一种稳固长久的社会观念,用以衡量一个人。这就是:“官本位”。
  这种观念,直到今天仍然有着广泛的影响,仍然是许多人评价人的价值尺度。如某人被提拔当了什么官,就被人认为是:进步快,有出息,有才干;有人长期不被提拔,就自惭自愧混得不如人,甚至心生怨恨。在别人就认为这个人“不行”。
  由于“官本位”观念的影响,再加上一些做了官的人,掌握了一定权力,就人五人六,呼风唤雨,滥用权力,以谋私利,于是官职被异化,成为一种可以利用的“资源”,更令许多人羡慕不已。近几十年之所以“跑官要官”“买官卖官”之事屡禁不止,其源概出于此。
  官职本是天下“公器”,是为天下公有,也是为天下百姓服务的,不得私取私售,不得为人情之礼物。然而因为它的特殊功能,也往往被某些掌权者私相授受,关照老朋友、老部下以及亲朋故旧,互相提携利用,形成官场小帮派、小圈子、小团伙,败坏政风,亦影响世风民风。“官本位”之为害大矣。
  说到这里就自然涉及干部选拔问题。社会是需要有人来组织管理的,否则群龙无首,一盘散沙,就不成其社会。那么谁来组织管理?这就需要把人民群众中的优秀分子选拔出来,推到各部门各地区的一定岗位上,委以责任和职权,由他们担负起组织管理之责,去完成各项工作和事业的发展建设,实现一定的任务目标。所以人们把他们称为领导者。据笔者所理解,所谓领导者,其基本含义应该有二:第一,是以身作则,带头干,给大家示范,同时带领大家去干。领者带头也。正所谓“身教胜于言教”。第二,教育引导大家统一思想,共同团结奋斗。导者疏通开导也,正所谓晓人以理,动人以情,才服众心。这就对选拔领导者提出一些必备的基本素质要求:其一,在为人道德品质上,要取得群众公认,起码无大节之亏。工作为人要有以身作则,带头示范的自觉意识;其二,要有一定的组织管理才干,比如宏观思维能力,统筹协调能力,综合分析研判能力,组织动员或曰号召能力等;其三,要有高于多数人的思想水平和知识水平,为大家所信服。如视野开阔,认识敏锐,襟怀坦荡,能容人,善纳谏等。如果目光如豆,心胸狭隘,遇事迟钝肯定不宜做领导。这就是所谓“领导素质”。如果不具备这些素质,虽然可能是“好人”“好干部”,但不可能是好领导。一句话,领导干部不仅是“才能之士”,也必须是“善谋之士”。我们之所以反对在用人上“论资排辈”;
  反对“排排坐,吃果果,你一个,我一个”;反对“唯好人论”;反对把“公器”当奖品,就是因为这些有悖于领导职务的基本要求。我们现在考察干部条规很多,民主推荐等等,但往往忽视了这些最重要的素质条件。有的同志工作很好,成绩突出,可以评他当模范、当先进工作者,专业水平很高的,可以评定为某方面突出贡献专家等,应当受到党和政府及全社会的尊敬,但不一定要他当什么官。现实中把官职当奖品现象至今仍不乏其例。现在我们官员队伍中出现“庸官”“不作为不善作为”和“乱作为”的现象,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在选拔干部中丢掉了对“什么人才是合格领导者”的研判。6月21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