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17年08月1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根植于乡土之上的文化坚守
——重读《白鹿原》
文章字数:1406
  秦延安
  电视上正播着由《白鹿原》改编的电视剧,时值著名作家陈忠实逝世一周年。看了几集便索然无味,又从书柜里拿出陈忠实签名的《白鹿原》,这是距第一次读该书的20年后的另一次阅读。虽然白鹿已不在,物是人非,但原上的那片风景依然葱郁,而我也从中读出了另一番风味。
  小说《白鹿原》以白鹿两家为主线,从一个村庄的视角展现了二十世纪上半叶关中农村的社会变迁以及白鹿村人在时代变迁下的颠沛流离。宏大的叙事结构、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丰厚的民俗文化,不仅让《白鹿原》成为关中儒家文化的记录者,而且还让该书一举成名夺得了茅盾文学奖。
  在书中,那些散发着浓厚泥土气息的风情画卷和乡村方言,不仅将“勤俭持家”“耕读传家”的原上人刻画的形象逼真,更是将20世纪初期关中村民的生活习性描写的淋漓尽致。不管是种地、收割、碾场、给牲口填圈、铡草、出粪、织布、轧棉花等生产劳作,还是祭祖、庆生、婚嫁、丧葬、盖房、赶集、看风水等生活习俗,或是战争风云、土匪猖獗、各种打斗、神秘传说、恪守的礼义和讲究等等,让人在久经洗练凝重厚实的文字中,不仅触摸到时代的脉搏和纹理,更是窥探到关中文化的博大精深。那青骡拽着“石碌碡底下不断发出麦苗被压折的吱喳声”,黑娃、鹿兆鹏“用白生生的柳枝编织蚂蚱笼儿”“背不过书写错了字挨先生的板子”等,这些儿时寻常可见的情景被小说赋予了前所未有的审美意蕴,让人读来倍感亲切。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而以“仁义至上”为核心的关学贯穿了全书,并成为《白鹿原》中教化于人、为人处事、持家立业的守则。《白鹿原》的主人公白嘉轩始终秉持“仁义至上”的人伦标准,用“仁者爱人”的道德准则规范自己,用“耕读传家”“学好为人”的传统精神教育下一代,坚持“言传身教不可偏废”。不管是他与长工鹿三以兄弟相称、为打断他腰的黑娃请命、搭救与自己争斗半生的鹿子霖等人,还是给儿子断“偏食”、执行族规惩罚孝文、让儿子跟着鹿三父子去“进山背粮”等教子,或是筹资修学堂、设立《乡约》、严惩歪风邪气等处事上,白嘉轩“心里总亮着一条戒尺”。虽然白嘉轩有些虚伪死要面子、顽固守旧、刻板,但却敢于担当、严于律已、宽人待物、深孚众望。同样,被白鹿原人称为“圣人”的朱先生,虽然清高儒雅、无所不知,却“处江湖之远”,不忘忧民。不管是禁烟犁毁罂粟、放粮赈济的善举,还是撰写《乡约》、编纂县志的功德,或是只身劝退二十万清兵、发表抗日宣言奔赴战场的壮举,都将传统儒者独善其身和兼济天下的双重品质表现得淋漓尽致。以白嘉轩和朱先生代表的“天下归仁”精神,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学为好人”的核心,是通过各种潜移默化的方式沉淀在血液中见诸于行动的。
  虽然“好人难活”,但没有一个人不希望做一个好人。在《白鹿原》中,随处可见关于做个好人的准则。“不要说别人的闲话,过好自己就好。”“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凡是怕人知道的事就不该做……做事要讲究分寸!”“甭在人前张狂”……这种汇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民间语录,不仅“教民以礼仪,以正世风”,让“白鹿村”变成了“仁义庄”,而且规范约束着人们“为富思仁兼重义,谦让一步宽十丈”,“学为好人”。
  作为好人典范的白嘉轩和朱先生,他们代表的是中国传统的文化和价值,虽然有一些局限性,但是中华民族能够绵延不绝的走到今天,靠的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为这片土地为民众开太平的初心,这也是我们这个民族在经历各种文化冲击和政治浩劫后所丢失,以及现在急需找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