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17年08月1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商洛山中辨百草(七)
文/图 张宏运
文章字数:2141
毒草(1)
毒草(2)

响棒槌
   
  (接上期)
  十、毒草
  当树们低头俯瞰着它,从脚下松软的腐叶和壤土、沙土堆里绽放开嫩芽,生长出柔细的茎蔓时,便摇动了沙沙作响的枝叶,纳闷惊诧地问道:这是什么草?怎么从来没见过?
  没人能回答得出。割了一辈子草的驼背老人回答不出,周遭整天调查研究植物的农业、畜牧业专家也回答不出。
  它像旱莲似的,典雅的浅绿了,锐三角的叶片可怜兮兮地圆润着,看上去可爱极了,很具观赏价值。只是……只是它的柔细的茎蔓,乍伸出便潜伏着锋芒,小米糁样,摸上去如微刺,有点拉手。
  它还有个伙伴,三角形椭圆的叶片,同样生茎蔓,但稍粗壮,虽暗绿青碧,却无趣,便有些儿其貌不扬。也是于春末夏初,自松软的腐叶和壤土、沙土堆里萌生出来的。
  它俩一俊一丑,不分场合,无论山坡、河滩、壤土、沙疤,也不计条件,不管肥力丰沃还是贫瘠,都能生长起来。
  树们看着它俩默默无闻地绽叶长茎,叶片静悄悄地簇拥成丛了,茎也悄无声息地延伸成蔓了,慢慢地,细流滴淌似的,爬了过来。爬上如茵的低草了,爬上矮矮的荆棘了,不知不觉,蔓延到树的脚下,顺树干攀援了上来。树们有点儿惊讶,还有点儿谑笑,来啊,小不点,不自量力,看你俩什么时候能爬到我头上?
  盛暑如蒸,树们昏昏欲睡。一场暴雨浇醒,只见它俩竞赛般地已爬满荆棘枝头,叶片健壮阔硕,层层叠叠、严严实实地捂罩了,浩荡汹涌如碧浪,又像一堆堆高高耸起的绿色墓冢——果不其然,秋霜过后,那顽强的荆棘便早已枯萎。河滩里那疯长的水草,也被它俩密不透风地围裹了起来,黄了,蔫了,倒伏、朽烂了。
  树们便有些慌,拼命地在风中摇摆了身子,想甩脱它俩。但它俩的茎蔓早已长成了藤,一条条,纠缠了,扭结着,蟒蛇样缠绕着,牢牢地粘了、趴了、卷了,扯不断,撕还乱。
  树们惊叫起来,它俩是从哪里来的?啥时来的?
  割草的老人说,谁知道它俩是从哪里来的?天上飞来的?鸟儿衔来的?植物专家疑惑地掐指计算道,好像是从好多年前吧,属外来的物种,怎么没听说有海关、植检部门的检验报告?
  树们呼救道:快来……把它俩割回家,喂猪、喂牛、喂羊……哎哟,我怎么呼吸困难了……
  老人说:牲口不好好吃啊,没吃过。再说,太多了,成灾了,漫山遍野,铺天盖地,怎么吃得过来……
  冬天到了。树们的身上满挂了它俩枯黄的藤蔓,像重重密织的铁丝笼,包裹住了树们的真面目。好爱打抱不平的路人走过,一把把乱纷纷地扯下它俩,忽然惊恐地呼叫起来:呀,不对啊,这是松树呢,怎么枯黄了?——它死了,被这家伙缠死了……
  该给它俩叫什么呢?路人自忖。叫毒草吧?便算是愤懑地含混笼统地给它俩起了名字。但它俩到底叫什么呢,从何而来,有无天敌,怎么剿灭?至今仍是谜面,弄得那路人有点自讨没趣。
  十一、响棒槌草
  响棒槌是一种儿童玩具。在一根木杆上钻几个小眼儿,在小眼儿上穿根细小如槌儿的光滑小木棍儿,双手来回搓动木杆,小木槌儿互相碰撞,即可发出清脆悦耳的细碎声响。类似于拨浪鼓儿,或拨浪锣儿,但较它俩制作简便,成本较低,属昔日山村贫困孩童最简陋的玩具。可是,还有连这个也没有的孩童呢,或者,他们去梁上坡上挑草割草去了,放牛放羊去了,玩心一时勃发了起来,又不可能随身携带上玩具,那该怎么办呢?
  且莫要急。孩童们满足玩心的欲求,是任凭什么也阻拦不住的。我们是人嘛,活人。活人还能被尿憋死?动动脑子、眼睛和胳膊腿儿,且将未装满草的笼儿置之脑后,把镰儿丢到一旁,俯身草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总会找到办法的——便有了办法。
  春末夏初的野地里,总会有数枚成熟了的荠荠菜,即芨芨草。在那高高竖立的茎秆上,星星似的小白花已凋落了,结出了累累的小铃铛似的三角形籽粒。这时便看谁的眼尖,谁的腿快,谁能抢先搜寻到一枚秆茎粗壮、籽粒繁多、将老而未老、正值壮年的荠荠菜。其标志为墨绿将褪,浅黄渐渗,是为上品。如未到壮年,籽粒便偏嫩,撞击起来就无声或声小;过了壮年,则秆脆,籽粒易脱落,刚撞击几下便成了光秆秆。搜寻到了,便赶紧伸手紧紧捏住那壮年的荠荠菜的秆茎,短促有力地一撅,折下;随后又将那秆茎上累累的小铃铛似的三角形籽粒,一颗颗地扯扯;要小心翼翼,像耳提面命,扯得仅剩一丝儿纤维,将断而未断;那壮实的有骨质感的籽粒,便一层层地下垂了,俨然一串小铃铛。吁……一口气轻嘘出来,大功告成,该享受了。用手指肚儿捻动秆茎或合起手掌搓动,便会听到荠荠菜的籽粒上下左右甩转、碰撞,击打出清脆悦耳的梆梆梆声,又略带了沙沙沙响的二重合奏。那真是响棒槌啊,响棒槌!
  于是,表演便开始了,比拼也开始了。大家各自在鼻尖前、耳轮旁,摇动自己的响棒槌,凑在一起,听谁的声儿响,谁的有韵味儿,看哪个的结实耐甩打,哪个的精巧又漂亮。一霎时,山野间一片梆梆梆、沙沙沙……孩童们沾着草末的眼睛亮晶晶,吊在鼻尖的鼻涕亮晶晶,露珠亮晶晶,天空亮晶晶,连树上鸟儿的鸣啼也亮晶晶的了,亮晶晶的欢乐颂歌。
  人尽皆知,那时的芨芨草,是大人小孩熬春荒的救命菜,现今更升级为健康菜、长寿菜了。却少有人知,它还是往昔乡村漫长岁月的贫瘠生活里,孩童们可以自己制作的玩具,摇曳起来,类似于现代摇滚乐中的打击乐。不知原创为谁?当然不是我们,但肯定是我们的老祖先,老祖先中的孩童。面对艰辛,他们并不说愁,更不强说愁。无论何时何地,苦难都泯灭不了人对快乐的追求和创造。所以便有了个成语:苦中作乐。(文/图 张宏运)(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