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17年08月3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商南:“八个一批”共筑贫困群众“幸福梦”
文章字数:3945

富水镇生态茶园

青山镇医院医生开展健康扶贫

城关街办中心小学关爱留守儿童

赵川镇考核生态护林员

过风楼镇龙山创业基地的社区工厂

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分房抽签现场

清油河镇碾子沟村改造后的房屋

民政干部入户调查核实兜底对象
  初秋时节,来到商南县清油河镇碾子沟村一组贫困户孙守华家,只见他家的房屋里里外外粉刷了白色涂料,门窗柱子上了红漆,泥巴院子进行了硬化,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由于享受到危房改造政策,他家的房屋焕然一新,居住条件大为改观。今年,在碾子沟村,像孙守华一样享受到危房改造政策的贫困户就有99户。这是商南县实施“八个一批”、给贫困群众带来实实在在实惠的缩影。
  在精准脱贫攻坚战中,商南县强化政策支撑,按照“交叉覆盖、精准到人、跟踪落实”的思路,夯实责任部门职责,倾力实施“八个一批”,释放出强劲的扶贫动能,切实增强了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大大提升了他们的幸福指数。
  产业扶贫强支撑
  坚持把产业作为脱贫的根本途径,围绕主导产业,加大力度扶持。成立了产业脱贫办公室,每年预算3000万元产业资金支持产业发展;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快猕猴桃产业发展的决定》等5个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文件,对脱贫产业从基地建设、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带动创业就业等全方位给予扶持。全面推行“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借还+N”产业脱贫模式,发展壮大茶、菌、油、果、药、蜜等特色产业,建设33个产业基地。在巩固试马、富水2个省级农业园区的基础上,加快秦林、鸿伟等市级农业园区建设,完成雨山、双龙2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的申报认定工作,培育县级农业园区10个。坚持“农林牧”结合、“种养加”一体,在发展传统种养农业的同时,积极发展休闲、观光、体验、采摘农业。在“借还”模式和基地建设的共同推动下,该县脱贫产业快速发展。上半年,共养殖生猪75.5万头,散养土鸡31万只,养殖蜜蜂2000箱,鱼类43万尾,种植袋料香菇7300万袋,新建核桃示范园1万亩,发展板栗基地3500亩、中药材4.2万亩,新建良种茶叶示范园1万亩,带动3272户贫困户、10433人发展产业。
  健康扶贫固根本
  成立健康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康扶贫工作联络机制,与县镇各单位签订了年度健康扶贫工作责任书。编印发放《健康扶贫工程新农合报销政策汇编》《贫困人口医疗报销明白卡》《健康扶贫工作手册》,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短信、微信等方式宣传,通过医护人员、村干部、中心户长进村入户开展健康扶贫政策培训,提高政策知晓率。优化服务流程,建立贫困人口就医“绿色通道”,对农村参合贫困人口在县域内看病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在3个县级医院及县合疗经办大厅设立“一站式”结算服务窗口,实现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和政府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让群众“只跑一次路、只进一道门、只交一次资料”。实行因病施策,对贫困患者实行分类施治,慢病签约服务一批,大病集中救治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贫困户进行精准识别,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由责任医师团队签约跟踪服务,实行动态挂牌管理,脱贫销号。加大力度建设村卫生室,到2017年底,确保全县69个贫困村卫生室全部达到标准化。按农村服务人口1.2‰的比例配置乡村医生,确保每个行政村卫生室到2020年都有1名以上具有中专及以上学历的乡村医生,方便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基本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实现“小病不出村”目标。健康扶贫工作实施以来,已累计为贫困患者免除门诊挂号费7.29万元,减免住院医疗费用265.92万元。
  教育脱贫管长远
  该县按照“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脱贫抓教育”的思路,强化措施,狠抓教育扶贫。从政策宣传入手,印发了《教育惠民政策宣传册》《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通过标语、师生会、家长会、入户宣讲、广播电视等方式,广泛宣传教育脱贫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将教育经费和建设项目向贫困镇村学校倾斜,对学生规模不足100人的贫困镇村学校按100人核定公用经费,支持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出台了《国家高中助学金管理办法》《商南县农村贫困家庭大学新生资助实施办法》等文件,规范落实困难学生补助,对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家庭大学生按标准发放补助,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做到应贷尽贷,目前,共兑现惠民资金1202.95万元,惠及27348名学生。出台了《教师结对帮扶实施方案》《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控辍保学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全面实施“教师结对帮扶”和“千名教师进万家”家访活动,积极推广“代理家长”“七彩小屋”“留守儿童之家”等教育模式和送教上门活动,开展“控辍保学”专项清查,不让一名困苦家庭学生因经济困难而失学。
  生态扶贫释红利
  通过聘用生态护林员脱贫一批,按照“县管、镇聘、村用”的机制,在全县10个镇办、125个行政村(社区),共选聘生态护林员597名,签订聘用合同和管护合同,实行一年一聘用,工资按月发放,每月300元。通过生态效益补偿脱贫一批,按照公益林区划界定范围,及时向贫困户兑付生态效益补偿资金,新增加的指标优先安排给公益林区划范围内的贫困户;上年度,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涉及贫困户5533户,落实补偿面积27.22万亩,补助资金316.95万元,已全部兑付到位;今年,补偿面积114.13万亩、应兑资金1476.9万元,其中,涉及全县6000户贫困户,占贫困户总数的42.7%,10月底前将以“国库集中支付”形式全部兑付到位。通过新一轮退耕还林脱贫一批,将新一轮退耕还林任务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本着群众自愿的原则,对贫困村没有覆盖的贫困户进行全覆盖,做到应退尽退,贫困户每亩退耕地享受1200元的政策收入;今年退耕还林预计实施2万亩,倾斜贫困户1000户3641人,兑付资金180万元。通过发展林业产业脱贫一批,大力发展核桃、板栗、中药材等产业,新发展良种核桃基地0.89万亩,板栗建园0.35万亩,新建中药材基地3万亩;改造核桃低产园1.06万亩、板栗低产林1.1万亩。
  就业创业稳增收
  在试马等现代农业园区,将流转的土地培育成茶叶种植、生猪养殖等基地,承包给具有创业意愿、有头脑的能人大户;各基地根据发展需要,将不同规模、相同产业联结在一起,将贫困户绑在产业链上,将就业路径延伸到经营主体上,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目标。针对创业园区劳动密集型企业集中、创业孵化功能强大等特点,大力推行“政府+园区+企业+贫困户及政府推动、园区牵动、企业带动、贫困户联动”的“四加四动”就业扶贫模式,采取创业孵化补贴、企业岗前培训、选聘大学生到企业任职、帮助企业招工等措施,支持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目前,各类园区共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680人。创新实行建基地政府引导促创业、建工厂能人带动促就业、建市场三次产业促增收、建机制强化保障促发展的“四建四促”模式,确保移民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此外,充分发挥旅游景区就业容量大、带动强、门槛低、挣钱快的特点,以金丝峡5A级景区为核心,培育旅游创客基地,引导贫困劳动力参与开办民居旅馆、农家乐餐馆、销售旅游商品等,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目前,金丝峡景区创业带动就业300余人。
  易地搬迁挪穷窝
  2016年底,中省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出台后,该县立即开展调查摸底,系统谋划,计划用2年时间完成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需要通过易地搬迁脱贫的4376户17095人的搬迁任务,去年先行启动搬迁安置3360户9850人,今年计划搬迁安置1016户7245人。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安置,对有发展能力的贫困户,引导到城镇集中安置;对自身发展能力不足,离不开土地的搬迁户实行中心集镇就近安置;对“特困”“危困”户,实施“交钥匙”工程,免费提供简易装修的安置房,实现拎包入住;对“五保”户和鳏寡孤独对象,采取与敬老院共建共管的办法,实行集中供养,确保所有易地搬迁户全部安置到位。在推进中严格落实国家易地扶贫搬迁“人均住房面积不超过25平方米、人均自筹资金不超过2500元、每户不超1万元”的政策,不搞变通,切实减轻贫困群众负担。到目前,2016年度,3360套安置房全面建成达到入住条件,正在进行安置分配和搬迁入住;今年规划建设的8个集中安置点已全部动工建设,已建成安置房1280套。
  危房改造变新房
  成立了农村危房改造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在住建局设立了危改办公室,抽调专职人员具体办公,各镇办也成立了相应机构。瞄准危房改造工作关键环节,扎实做好全县危房户的调查摸底和认定工作,精准危房改造对象。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比对核查,认定了2804户农村危房改造对象,其中修缮加固2024户,新建780户,今年计划改造1499户。为加快推进改造,该县在各镇办确定了1至2个危房改造示范村,以便形成示范带动。目前,该县危房改造开工率达80%,基本竣工500户。
  兜底扶贫做保障
  按照“瞄准特困对象、实行兜底保障、开展精准脱贫”的思路,在健全工作体系、落实救助措施上下功夫,确保兜底“兜得准、兜得住、兜得实”。完善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主,以特困供养、医疗、灾害等专项救助为辅,以社会救济和帮扶为补充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健全困难群众救助体系,确保政策覆盖率达到100%。夯实镇办的申请受理、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审核和管理的主体责任,和村(居)民委员会的协助义务,建立干部分片责任制,做到“谁核查,谁签字”,使兜底保障对象更精准。制定了《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实施办法》,建成了居民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平台,与县财政、人社、扶贫等6个部门单位签订了信息查询合作共享协议,同时导入了住房公积金、建档立卡贫困户信息等数据,初步实现了资源共享;开展了政府购买医疗救助服务试点工作,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范围,实行医疗救助与新农合、大病保险费用的即时结算,切实为城乡困难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救助服务。上半年,发放五保户生活费534万元,农村低保金1260万元;发放70名(含12名城市孤儿)在册孤儿基本生活费35万元,2186人医疗救助金716万元,120人临时救助金36万元,人保健康公司实施医疗救助1041人117万元。
策划:董建莉
供稿:“八个一批”责任部门
组稿:李治军 何春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