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17年09月0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提升园区强阵地
——﹃奋力追赶超越打好﹁五大攻坚战﹂﹄系列连续报道之现代工业篇(六)
文章字数:2401
  本报记者 贾鹏里 王涛 胡蝶
  2016年8月16日,省政府决定设立省级商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迈上了崭新的发展起点。商丹园区将2017年作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的关键之年,系统开展“多规合一”规划试点,各项创建工作迅速推进。今年上半年,商丹园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1亿元、工业总产值108.66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106.85亿元、增加值22.87亿元,主要经济指标稳步增长。在25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产值过亿元的企业14户,占园区总产值的90.5%。
  今年上半年,全市15个省级重点县域工业集中区新增入园企业30户,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58亿元,实现产值341.1亿元、营业收入279.1亿元。作为现代工业发展的有效载体,县域工业集中区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作用更加明显。实践证明,发展工业集中区有利于集约利用土地资源、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有利于集聚生产要素、形成产业集群,是壮大县域经济、打造区域品牌、形成规模优势、加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2009年12月,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加快建设县域工业集中区的重大决策。“十二五”期间,我市按照“优化布局、聚集产业、突出特色、提升创新”的总体要求,依托优势资源,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线,以体制、机制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为重点,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增加经济总量,努力将工业集中区建设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带动区、全民创业的活跃区、新型工业化的示范区。着重扶持发展列入省级重点建设的县域工业集中区,使其成为区域布局合理、产业优势突出、基础设施齐全、管理服务优良的县域工业增长极。
  统筹兼顾,科学规划,增强集中区发展的引领力。按照市上提出的“聚集产业、突出特色、优化布局、配套互补”原则和具体规范化编制要求,各县区立足资源禀赋,突出特色产业发展,聘请专业设计单位,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编制发展规划,科学定位产业方向,合理布局集中区功能,规划编制彰显县区特色和优势,与商丹园区及相互之间错位发展,并与相关规划配套衔接。园区选址上,充分考虑周边未来发展,将县域工业集中区作为城市发展新功能区来规划建设,与城市建设相互依托、协调互动。产业布局上,利用山脉生态屏障,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出“串珠布局”“一园多区”“一片区一产业”的新模式和配套互补、聚集发展的新路子。各县区以优化布局为重点,对原规划偏小园区空间予以拓展,新规划建设一批县域或镇域工业集中区,为城市化发展、重点镇建设发挥有力带动作用,园区经济逐步成为我市新型工业化的主导力量。
  多方筹资,完善设施,增强集中区发展的承载力。我市县域工业集中区多数属于新建园区,园区依山傍水,前期建设投入大、任务重。为筹措建设资金,加快启动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增强承载能力和聚集效应,按照“多元筹资、打造平台、完善功能、配套服务、支撑发展”的思路,逐步探索形成了政府投资、银行贷款、社会融资、招商引资“四位一体”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形成了集中区大投入、大建设的局面。各集中区严把入园项目质量,制定了严格的项目准入标准和企业入园审批机制,建立设计预审、工程建设跟踪、项目竣工验收等制度,严格“按图督办、按图验收”,确保入园项目布局合理、用地集约、绿色环保。
  扩大招商,聚集产业,增强集中区发展的带动力。按照“边建设、边招商、边发展”的原则,依托县域工业集中区开发建设,大力实施开放带动和项目带动战略,坚持以园招商、以优势资源招商、以政策洼地招商,制定项目招商优惠政策,设立招商门户网站,精心策划包装项目,积极开展会展招商、对点招商、以商引商、小分队招商等多种形式的招商活动,主动吸引和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努力优化经济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和水平。随着各县域工业集中区基础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企业入园积极踊跃,集中区内以标准厂房为主的中小企业孵化基地成为全民创业的崭新平台。
  创新提升,循环发展,增强集中区发展的支撑力。我市突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以发展循环经济、延伸拓展产业为主线,加强政、企、研三方或多方合作,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搭建集中区技术创新平台,提升企业科技创新和自主研发能力,加强特色产业品牌梯队培育,把企业品牌、集中区品牌和区域品牌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各集中区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线,制定了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或方案,策划布局循环经济产业链和项目,积极创建生态工业集中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区。
  优化服务,强化管理,增强集中区发展的吸引力。在抓好硬件建设的同时,各县区积极优化集中区政务服务,全面落实“代办制”,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积极开展进企业解困帮扶活动,落实领导干部包抓企业责任制,对入园项目实行全程跟踪服务,努力营造良好的“软环境”。进一步优化要素服务,全力推进集中区中小企业创业基地、企业孵化器、中小企业综合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建设。设立集中区小额信贷、融资担保机构。对入园发展的重大建设项目,优先核准或备案,优先列入重点项目计划,优先保障能源、土地等生产要素供应。为实现集中区有序管理和持续发展,市、县区政府成立了县域工业集中区建设领导小组,建立了部门联席会议制度、部门授权园区代办机制、人才培养机制等,强化了各方协同,集中区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不断提高。
  聚焦精准打好现代工业攻坚战的现实需要,我市从今年起实施工业园区提质行动,修订商丹园区五大规划,以商洛高新区为龙头,加快推进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步伐,打造“一区(商洛高新区)两园(商丹工业园、洛河工业园)”发展格局,力促山阳县工业集中区成功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进一步优化15个省级重点县域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新建标准化厂房20万平方米,新增入园企业40户。同时,加快构建循环工业体系,推行节能改造和清洁生产,组织实施循环发展重大产业项目10个,循环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0个,10户企业创建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加快95个循环产业项目建设,力争90%以上项目建成或部分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