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17年09月0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商州“三苏”记
屈超耘
文章字数:3789
位于西安骡马市的三意社老剧场
苏育民与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合影

苏育民
苏育民剧照
苏哲民
苏哲民剧照

  
  一看这个题目,读者马上会说:“错了,‘三苏’是四川眉州人,你怎么说成商州?”
  没错。我写的不是四川眉州的“三苏”,而是商州的“三苏”。四川的“三苏”是指北宋时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而我写的商州“三苏”,虽然同姓苏,却是指商州大荆人苏长泰、苏哲民、苏育民父子三人。热爱传统文化特别是热爱秦腔艺术的读者,大都知道苏氏父子,特别是对苏育民可以说耳熟能详,但不一定知道他们是商州人。
  苏氏父子三人,父亲苏长泰是陕西著名秦腔班社之一的西安三意社创始人和首任社长,而苏哲民、苏育民兄弟俩,则是在父亲去世后继任的社长。可以这么说,没有商州的“三苏”父子,就没有赫赫有名的在陕西甚至西北五省红火了一个世纪多的三意社。
  先从父亲苏长泰说起。清光绪早年,商州大荆苏渠村的苏姓人家生了个大白胖儿子,父亲给其起名长泰,取的是长期安泰之意。苏长泰极为聪明颖悟,从小就有唱戏之能,先唱二黄后唱乱弹(秦腔),加上生性开朗、喜好交友,长大成人后便跟随各地班社演出。苏长泰演技精湛、嗓音洪亮,不但在商洛山唱红,还经常出山到古城西安搭班演出。民国三年(公元1914),西安成立了秦腔班社榛苓社,班主是惠春波。当时的西安,除易俗社正式招收学生学戏外,别的班社都是临时聘请江湖艺人搭班演戏,因为苏长泰在社会上有一定名气,惠春波便主动找正逗留西安的他入伙。然而,聪明能干的苏长泰并不满足当一名演员,而是有一个宏大愿望:自办班社演出自己喜欢的剧目。因此,他到榛苓社只干了几个月便宣布退出,和徒弟也是挚友耶金山合作,在原长庆班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班社,易名“西安长庆剧社”,出任社长。社址设在骡马市的“梨园会馆”,而演出场所则在钟楼南边的“银匠会馆”。由于他很有领导才能,加上能导能演,剧社一开张就迅速走红,营业状况良好,演员的收入也比同类班社高出许多。一年后,他便租了“药材会馆”作为固定演出场所,这在当时西安的秦腔班社中是少有的。很快,“苏长泰家的戏”或“长庆社的戏”就成为民国初年西安观众的口头语。作为社长的苏长泰,不以获得一些赞赏而满足,考虑到社会上的流动演员聚散无常,怕影响班社的正常演出,便仿效易俗社招收科班学生、培养自己演出骨干的办法,办了第一期学生班,自当教习。以后活跃在西安剧坛的当红演员、以演关公出名的阎国斌就是长庆一期的学生。
  由于社务繁杂忙碌,苏长泰常常白天黑夜连轴转地工作,虽然正逢盛年,身体却日益不支,终于1919年积劳病故。他在病重、自知夙愿难以实现时,把亲密搭档、挚友耶金山请到病榻前,拉着他的手说:“金山啊,我不行了,三个儿子年纪还小,请你担起剧社的重担并照看孩子们。”说毕溘然而逝。至于他逝世时的确切年龄,没有人知道,只晓得是光绪年间生人。
  苏长泰病逝后,大儿子苏哲民才11岁,正在读初中,而幼子苏育民才仅仅4岁。当时西安的观众说:“长庆家的箱主苏长泰是叫办班社累死了,实实可惜。”长泰死后,重义气的耶金山牢记恩师的遗言,挑起了班社重任,使它不因社长病故而散摊。耶金山没有辜负苏长泰,他不仅使长庆社照常运转,为了纪念恩师,1921年他还因为苏长泰的3个儿子乳名都有个“意”字(长子哲民叫大意,次子新民叫二意,三子育民叫三意),便把长庆社毅然改名为“三意社”。从此,三意社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风雨沧桑,一直走到1949年全国解放,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到今天,成为古城西安历时最久的剧社之一。
  再说说大儿子苏哲民吧!苏哲民,1908年出生于商州老家,后因其父在西安搭班演戏,便也迁来古城,先是读小学,13岁进入初中。虽然他最早的身份是学生,因为遗传基因的缘故,天生一副好嗓子,加之生性活泼能干,特别是受父亲的影响,七八岁就能唱戏,先是上课回来跟随剧社学员班学习,后来干脆辍学,进入学员班第三期,很快就能登台,既能唱文戏,又能演武戏。稍长,师从著名生角王德孝专攻贫生,在《吕蒙正赶斋》中饰吕蒙正,在《折桂斧》中扮演陈老大,很快便走红,被观众誉为“贫生把式”,誉满三秦。1938年,因为时局动荡,社内一部分人离去,加之社长耶金山的卸职,本来专演戏的他,不得不挑起三意社社长的担子,这一年他刚30岁。和其父苏长泰一样,他仍然是既当社长又当导演,既当演员又当教练,因为负担过重,很快就精神失常,只得把社长职务交给三弟苏育民,自己只做演员。
  作为“贫生把式”,苏哲民声音润亮,咬字清楚,扮相优雅,表演真切。正如剧作家王绍献在《秦腔记闻》所称赞的:“韵高调雅,商羽正宗,唱白作打,四场精通。”遗憾的是,1943年在大荔下乡演出时,不幸落水身亡,年仅35岁。由于他在《穷人计》中扮演皇甫琦于“扑池”一折中的完美表现和在《折桂斧》扮演陈老大一角中的出色唱功,一位友人在挽联中写道:“一曲‘扑池’成绝响,平生‘折桂’有余哀,”确是对他的真实写照。
  “商州三苏”中最负盛名者,当属苏长泰的幼子苏育民。他1917年出生于西安,受父兄影响,1931年10岁时,就随三意社学员跟班学习,很快就在《华亭会》和《五郎出家》演出后出名。他嗓音宽厚,表演潇洒,特别能表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青年时,就以《苏秦激友》和《杀狗劝妻》誉满陕西和西北五省。1937年因哥哥苏哲民精神失常,年仅20岁的苏育民就挑起三意社社长的重担。其时,日寇大举入侵我国,国家处于十分危难的阶段,人心惶惶,剧社难以为继,人员纷纷出走。多亏老艺人车云亭、和家彦全力相助,才使三意社脱离垮台的境地。
  戏曲界的人常说“商州三苏”是秦腔演员中的全才,此话不假。与父亲和兄长一样,苏育民更是能唱能演能导的“全桂把式”。加之他心胸开阔,眼光锐敏,不为自己所从事的秦腔为囿,虚心向别的剧种特别是向京剧学习,不但开拓了戏路,使《激友》《穷人计》更上一层楼,而且把向京剧学来的《伐子都》《闯新府》同样演得出色。由于时局日益混乱,加上国民党的横征暴敛,到了1947、1948两年,三意社实在无法保证正常演出,连苏育民这样誉满西北的名角,也是度日如年,居家赋闲了。
  “雄鸡一唱天下白”。1949年西安解放,苏育民和所有戏曲艺人一样,获得了新生。他由衷地感谢中国共产党,感谢人民政府,带领三意社在很短时间内,排演出了《白毛女》《红娘子》《鱼腹山》等进步剧目,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1952年,全国举办第一届戏曲会演,他的《打柴劝弟》获演员一等奖,这是秦腔演员在新中国获得的第一个奖项。之后,他又积极参加了慰问志愿军和解放军的演出。1955年他参加了文化部举办的第一届戏曲演员讲习会,大大提高了技术水平和思想水平。1956年,他又以《扑池》获得陕西省戏剧汇演一等奖。由于他领导有力,三意社成为和易俗社、尚友社三足鼎立的西安名社。陕西秦腔拍摄的第一部电影《火焰驹》,三意社青年演员肖玉玲饰黄桂英,他则饰演李彦贵,另一名三意社著名花脸演员周辅国饰演义士艾谦,为秦腔界争得了荣誉,也为三意社争得了荣誉。他们的唱段,长时间为广大听众所吟唱,直到今天。正如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看了他的《激友》后说的:“(苏育民)动作干净利落,表演深刻动人,艺术上有很大成就。”此话说得实在而又中肯。
  然而,可惜啊可惜。就在苏育民正当盛年,正向更高艺术高峰攀登的当儿,“文化大革命”来了,不但葬送了他的艺术生涯,甚至连生命也随之陨落。1966年12月,苏育民逝世了,年仅49岁。作为秦腔历史上一代宗师式的人物,他永远活在广大戏迷的心中。国家最权威的《中国百科全书·戏曲卷》《中国戏曲卷·辞典》条目中,他的名字赫然在列。
  本来,商州“三苏”的人物到此已介绍完了,但我还记起了另外一个人:孙蕊娥。她是苏长泰先生的孙女,是苏哲民的长女,1931年出生,7岁就能登台演《柜中缘》。当时,叔父苏育民领导的三意社正逢巨大困难,正在西师附小读书的她,毅然辍学从艺。她独具一格的娃娃腔(奶腔)十分出众,只可惜自幼多病,练功不多。新中国成立后,孙蕊娥因为独特的唱腔被聘到省戏曲研究院任教,极受众人欢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她已不能挂衣演出,但受观众之邀,仍登台清唱。我有幸于1959(或1960)年在西安南大街戏曲剧院,看过她的《三娘教子》和《花亭相会》,她因病身子不能大动,只好坐着唱,但那好听的声音不时被场内观众的掌声所淹没。剧场工作人员只好向观众喊话,希望大家不要拍手,以便众人都能听准。于是,掌声不再响,偌大剧场,只有她悦耳之声在回荡。这是我一生看到的唯一一次特别的演出。她刚一唱完,整个剧场掌声赞叹声响成一片。这位苏家的第三代,1967年病逝,年仅36岁。
  笔者从小就是个戏迷,虽然有幸观看过苏育民和他侄女苏蕊娥的演出,但很长时期却不知道他们的籍贯是商州。至于三意社创始人苏长泰和其长子苏哲民,连听都没听过。直到1993年春,三意社在著名演员王君秋的带领下来商洛寻根慰问演出,我是接待方的主要当事人,在和随团来商的西安市文化局艺术处长权政(他是当年商洛地区创作组成员之一,是我的老友)、著名演员刘茹惠、李文岚等交谈,才知道了上述苏家三代人的从艺故事。特别是我在陪刘茹惠拜访时任商洛地委书记杨永年之后的路上,听她讲得最多。当时我就想把“商州三苏”写出来,只是因为太忙没有动笔。一忽而,二十多年已经过去,我已进入83岁的大门,恐不再写,以后知道此事的人会更少,便翻阅各种资料(如西安戏剧志等书),结合自己的记忆,才粗浅地把其写出。因为眼花手颤,加之记忆力减退,工拙粗细也顾不了了,望第二故乡的识者批评指教。( 屈超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