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17年09月1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农家饭
辛安
文章字数:1440
  我出生在农村,我是吃农家饭长大的。尽管现在餐桌丰盛,每顿都有几盘像样的菜肴,但我永远忘不了过去农家饭的苦涩和香甜……
  农家粗食淡饭,糙米糙面,麸皮秕糠,白菜萝卜,大葱小蒜,吃得不好,能填饱肚子就很满足了。
  我的童年,日子特别艰难,很少吃上一顿蒸饭。庄稼人省吃俭用,一顿饭半瓢米还得从瓢里抓出一小把米,从牙缝里抠出些粮食,留着农忙干累活和过节时吃。农家人没有闲时,所谓农闲也就是除了春种夏锄秋收,平时也没闲的,除草倒粪打柴冬藏就算作农闲了。这时就喝稀饭了,稀饭是用苞谷碾碎后做的,说是稀饭,碗里能映出人影。二伯家孩子多,每吃饭时哥五个如饿虎扑食,一扫而光,又抢着锅铲子铲锅底上的锅巴。二伯喝得呼呼噜噜,咕咕咚咚,没有油水的稀饭,一袋烟工夫几泡尿出去,肚里又咕咕作响。庄稼人谈论最多的是吃,一见面就问,吃了没有?好吃赖吃吃饱了就行。他们也向往白米细面大鱼大肉,凑在一起谈论皇上吃什么,财东人吃什么,常常为皇上吃什么争论不休,最后谁也说不清,各自被家人们吆喝回家喝稀面糊糊去了。
  母亲做得一手巧饭。在缺油少盐粮食紧俏的日子里,农家饭样样都能做。用刺芥包饺子,野菜做菜盒子,槐花蒸焖饭,苞谷糁做蒸饭,样样做出来喷香。那时,父亲在外地工作,母亲要去干农活挣工分,还要照顾我们姊妹四个,真不容易。年年缺粮,日子十分紧巴。为了不让我们饿肚子,母亲付出了最大的劳动。那时候,家家都没油,整年都难见到一点油星,锅上生锈,煮的饭带着锈味。母亲就用一块猪皮擦锅。邻里以为我家有油哩,常惊羡我家饭有油水。他们哪里知道是母亲在用肉皮擦锅。
  农家饭最难吃的是柿夷馍。为了省粮,秋收时把没有成熟的嫩苞谷芯子碾碎,用柿子拌和了晒干,来年青黄不接的日子,磨子上磨成面,蒸成馍。嚼起来嘴里沙沙的,带点甜味,咽下蹭喉咙,仰下颏伸长脖子才能送进肚里。母亲很少做柿夷馍,春荒的日子,母亲去山上采一些野菜,掺几把苞谷面,做野菜窝头吃。野菜窝头虽苦涩,总比喝稀饭抗饿。六七月间,野桃子熟了,母亲把野桃子煮进稀饭里,酸甜里带有苦涩,吃了不挨饿。秋天是丰盛的时季,吃的东西多了。母亲把红薯做成饸饹,用红薯叶做酸菜,缺油的饭菜里,把黄豆煮熟放到酸菜里,嚼起来又油又香又好吃。用霜了的柿子腌咸菜,就稀饭和蒸饭吃,那味道脆鲜,吃到嘴里就像海鲜味,美极了。现在回味母亲做的农家饭,让人嘴馋。 
  苦涩中也有香甜。比如家里来客人了,再难也要弄上几个菜,焖上苞谷糁蒸饭。用洋芋粉饼子炒萝卜干,鸡蛋炒韭菜,粉条炖豆腐,豆角烧南瓜,用尽家里的食材,给客人凑四个菜。等客人吃完,剩下的我们在厨房里饱食一顿美餐。再就是过年过节了。没有钱买鱼,母亲用面做成鱼,用木梳齿印成鱼鳞,用红纸蘸水给面鱼上色,用椒籽点上鱼眼,一条鲜活的红鲤鱼就成了。那是庄稼人盼望的红红火火年年有余呀!
  这些年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了,挨饿的光景一去不返,庄稼人幻想皇上顿顿白米细面大鱼大肉也进入普通百姓的家了。如今城里人,吃腻了大鱼大肉,常想起农家饭,山野菜,大糁子,糙米糙面都成了稀罕物。母亲老了,住进城里,还常念叨那时的苦日子。时不时教我做农家饭,油水重了,总做不出小时候的味道。我常把童年的经历讲给年轻人,他们只瞪大眼睛当天方夜谭笑话听,他们吃白米细面,大鱼大肉,时令蔬菜长大,不可能理解祖辈父辈当年的苦难生活,因为他们不属于那个年代,苦难不属于他们,他们享受着新生活的幸福。但对于我及我那辈的人,永远忘不了那苦涩而香甜的农家饭,忘不了吃农家饭的庄稼人!
  每每忆及农家饭,挥之不去,百感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