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17年09月1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小核桃富万家
——中良核桃合作社采访札记
文章字数:1361
  本报记者 马重阳
  初秋的洛南,到处一片丰收景象:看着在木杆击打下滚落在地上的核桃,看着被人捡起来装到麻袋里的核桃,再看着一袋袋的核桃被送进洛南县中良核桃专业合作社,贫困群众脸上的笑意越来越浓。
  洛南县中良核桃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4月,是一家集核桃育苗栽培、科管采收、晾晒挑拣、加工分级、装箱运输销售于一体的合作社。近年来,中良核桃专业合作社按照“合作社+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不断延长链条,创造就业岗位,通过折股量化,带动群众增收,帮助贫困户走出了一条发展核桃产业、实现脱贫致富的路子。
  规范运作 创造岗位促就业
  贫困户屈榜娃和大哥均有轻度智障,全家生活重担大半压在妻子肩上。王中良了解到情况后,主动上门,邀请屈榜娃的妻子到合作社务工,承诺每月发放2000元工资,与屈榜娃一家形成互助发展模式。合作社还吸纳屈家5万元股金,促进了屈家尽快脱贫。
  中良合作社自成立以来,严格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坚持“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的运作模式,实行“统一田间管理、统一价格收购、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包装标识、统一加工销售”,建立了核桃生产、收购、分拣、精选、包装、加工、电子商务等产业板块,吸纳贫困劳动力入社务工,做到合作社发展与贫困户脱贫有机统一,先后吸纳218名贫困家庭劳动力入社务工,实行多劳多得。贫困户每天收入50元至70元,全年务工9个月,户均增收1.5万元。
  探索“三变” 折股量化带民富
  中良合作社按照支部引领、产业支撑、合作社承载、贫困户增收的发展思路,不断强化服务保障,建立资源资产登记确认制度、完善收益分配机制,组织动员群众采取资源入股、资金入股、收益分红的形式,让贫困户持续分享增收红利。贫困户余恩山,长年患病,家里无劳动力。王中良采取入股分红方式,吸纳5万元资金,年底按不低于4000元进行分红。在王中良的引领下,周边的刘村、刘沟村200多户贫困户,也都以“入股分红、入社务工”的互助发展模式加入合作社,实现了稳定脱贫。
  合作社引导200户农户将350亩核桃园以资源股的形式,按照15年期限入股合作社,贫困户占12.8%股份,实现资源变资产,推进了核桃生产规模化、经营集约化。同时,将政府产业扶贫投资资金,按每户1万元入股,带动太子坪村贫困户210户。按照资源、资产要素核算,经多方商议达成股权划分协议,贫困户占26.8%,太平村集体占3.2%,合作社占70%股份。2016年,合作社按照不低于8%比例进行了分红,村集体分红2万元,贫困户户均分红800元以上。
  党建引领 结对帮扶奔小康
 “我正在为缺资金没项目发愁时,中良给我送来了几箱蜂,还请人专门给我进行技术培训,我的蜜蜂现在发展得可好了,一定能卖个好价钱!”王印玲、武档民等5户养蜂户高兴地说。
  合作社注重发挥党员模范带头示范作用,在核桃科管、加工、营销的各个环节,均由合作社党支部的党小组组长负责,凸显党员示范作用,带头扶贫帮困。目前,合作社15名党员帮扶贫困户58户,一方面,指导贫困群众扩大种植规模,实施科学管理,提高质量效益;另一方面,介绍贫困户入社务工,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
  核桃废料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有机肥料,对于烤烟、瓜果、蔬菜的生长具有特殊作用。王中良将核桃废料全部免费送给全县烤烟、瓜果、蔬菜种植户。“真的感谢中良。有了这些肥料,我的烤烟今年一定会有个好收成,相当于为我省了1000多元化肥钱。”灵口镇烟农刘民娃感激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