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17年09月2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创新金融扶贫 让贫困户发展产业有资金
——“产业扶贫看商洛产业扶贫看商洛””系列报道系列报道(四)
文章字数:1436
  本报记者余婷
  丹凤县棣花镇陈家沟村八组村民李扣民,2009年在青海打工时,不慎烧伤致三级残疾,是在册贫困户。在包扶干部的鼓励下,李扣民贷了5万元贴息贷款,免费使用镇上集中修建的大棚发展香菇。李扣民说:“5万元贷款帮我解决了资金难题,每袋香菇代料政府还给我们补贴1元钱,我对自己脱贫摘帽充满信心!”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强政银农协调对接机制,针对“产业贷”,定期发布产业经营主体融资需求信息,其中涉农龙头企业62户、12.9亿元,农村合作社52户、2.2亿元,涉农小微企业3户、1300万元,引导涉农银行积极对接跟进。针对“农户贷”,引导涉农金融机构放大授信权限、调整中长期贷款结构占比等措施,提升获贷率。
  全市金融机构充分发挥职能,加大产业发展支持力度,建立健全银行业分片负责、保险业划行负责、发挥各自优势,重点支持种植、养殖、林果、旅游和光伏等脱贫产业,实现金融支持脱贫产业全覆盖的扶贫工作机制。截至6月底,全市银行机构涉农贷款余额226.93亿元,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用贷款17.01亿元、产业扶贫贷款17.44亿元,“农户贷”“产业贷”基本实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覆盖。
  山阳县制定了十大脱贫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单项脱贫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明晰了全县产业发展的总体布局,重点培育中药材、林果、畜禽、食用菌、劳务等产业。制定出台扶持办法,为每个贫困村拨付产业合作社发展专项资金或互助资金30万元,鼓励支持发展产业、壮大集体经济。通过政府筹措贴息担保资金3000万元,农商行等金融机构积极参与投放企业贷款7000万元,为农户发放产业贷款2.65亿元,设立财政担保基金,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带动贫困群众通过发展产业增收脱贫。
  我市先后出台了《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扶持办法》《金融支持精准扶贫工作规划》等政策文件,建立完善金融扶贫资金长效补充机制,设立规模不低于3000万元的扶贫贷款担保储备基金、不低于500万元的扶贫风险补偿基金、不低于1000万元的扶贫农业保险补贴资金的金融扶贫扶持政策,有效调动了金融机构参与精准扶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市上引导银行机构创新“农户贷”“产业贷”“光伏贷”“洛果贷”等信贷产品,推广“双基联动”“三带四联”等金融扶贫模式;引导保险机构创新茶叶气象指数、生猪价格指数、梅花鹿等特色产品,推广建档立卡贫困户“人身+产业”一揽子保险服务模式,解决了金融扶贫的产品开发和服务问题。  
  我市不断健全财政和金融政策扶持机制,落实和完善涉农贷款税收优惠、定向费用补贴、增量奖励等政策。6月底,各县区设立扶贫担保基金累计达到3亿元,及时解决了扶贫贷款放大比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担保、扶贫贷款损失及特色农业自然灾害、市场风险等问题。
  商洛市融资担保公司为商南县沁园春茶叶有限责任公司提供500万元贷款担保的融资支持,公司以“订单保底、合同价收购”的“订单农业”方式与农户合作,带动商南县试马镇8个村1360户贫困户发展茶园1300多亩,农户年均增收7158元。
  人保财险商洛分公司积极参与保险助推脱贫攻坚工作,大力支持全市核桃产业发展。今年共承保核桃50385.1亩,为3500多户农户提供了5038.51万元的风险保障;承保玉米19307.7亩,为1998户农户提供了772.31万元的风险保障。
  我市积极争取政策性农业保险增品扩面,今年新增马铃薯保险3.3万亩、育肥猪保险3.75万头、设施蔬菜保险1000亩。创新开设白山羊、梅花鹿、鸡等特色农业保险品种,积极开展“一元民生”、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城乡居民大病医疗等涉农民生保险品种试点等。目前,全市扶贫保险品种19种,全市保险业金融机构涉农保险保费收入15亿元,保险赔付2.38亿元,为贫困村、贫困户提供风险保障近5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