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17年09月2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探索一条抓党建促脱贫的新路子
——我市“党支部+‘三变’改革+集体经济+贫困户”党建领航脱贫攻坚的实践探索
文章字数:4807
  余篇军 程刚
  开栏语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攻克深度贫困堡垒,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完成的任务。去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在脱贫攻坚中,大胆探索以“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三变”改革,推行“党支部+‘三变’改革+集体经济+贫困户”党建领航脱贫攻坚工作,开辟了深度贫困地区抓党建促脱贫工作的新路径。本报从今日起开设《党建领航促“三变”》专栏,全面展示我市推行“党支部+‘三变’改革+集体经济+贫困户”党建领航脱贫攻坚工作的生动实践、进展成效、工作动态、典型经验等,敬请关注。
  8月29日至30日,全市“党支部+‘三变’改革+集体经济+贫困户”现场推进会在柞水等5县区召开;9月1日,全市产业精准脱贫现场会暨产业脱贫推进月动员会在商南县召开;9月11日至12日,全省深度贫困县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座谈会在柞水县、镇安县召开;9月12日,全省产业扶贫精准脱贫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实地观摩了洛南县、丹凤县工作;同日,省国资委系统助力商洛脱贫攻坚合力团在商州区举行首批产业扶贫项目签约暨开工仪式……9月份,省、市多个事关脱贫攻坚工作重要会议密集召开,围绕“三变”改革、产业扶贫、精准帮扶等工作主题,高点站位,开拓创新,构建了全市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的新局面。
  特别是全国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之后,市委围绕贯彻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着眼于商洛深度贫困县多、贫困面大、脱贫攻坚任务重的实际,按照“五个扎实”要求和追赶超越的总体部署,坚持以“五新”战略为引领,扎实开展“党支部+‘三变’改革+集体经济+贫困户”党建领航脱贫攻坚的实践探索,商山洛水间,一场全面激活农村资源要素、变“输血”扶贫为“造血”扶贫的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实现了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互促共赢,走出了一条陕南地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新路子。
  市委主导设计 创新脱贫思路
  观念决定方向,思路决定出路。
  市委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主要领导带头试点调研,带队外出学习,全面系统谋划,顶层设计“党支部+‘三变’改革+集体经济+贫困户”党建领航脱贫攻坚工作。
  市委副书记、常委组织部部长等分管领导带领组织、财政、农业、扶贫等部门跟进研究,酝酿总体思路,明确基本原则和实现路径,制定常态化推进工作措施,充分运用“三项机制”调动各级干部积极性,扎实推进落实“党支部+‘三变’改革+集体经济+贫困户”党建领航脱贫攻坚工作。市委常委率先实践,带头落实市委的决策部署,分别深入联系点“解剖麻雀”,调查研究,积极探索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理论、实践和制度等创新成果。
  市委研究出台了推进“党支部+‘三变’改革+集体经济+贫困户”党建领航脱贫攻坚工作《指导意见》,制定了《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改革实施方案》《关于推进全市土地“三权分置”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等配套文件,建立了工作推进机制,并率先在商州区、丹凤县开展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积极探索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房屋所有权确权工作经验,为农村产权转让、出租、抵押、入股等搭建平台、创造条件,为推行“三变”改革提供了政策制度保障。
  各县区积极跟进市委决策部署,分别成立了“三变”办公室,制定出台了发展集体经济实施意见、“三变”改革指导意见、清产核资办法以及脱贫产业发展规划等操作性文件,为加快本地“三变”改革确定最佳的思路、办法和途径。
  “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负主体责任。要发挥好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坚强堡垒作用,带领群众实施‘三变’改革,发展特色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引领和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的全面落实。各区县要迅速行动起来,认真贯彻中央决策和省委部署,扎实开展‘党支部+三变改革+集体经济+贫困户’党建领航脱贫攻坚,推进党建与脱贫深度融合,走出一条商洛脱贫攻坚的新路子。”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俊就这项创新实践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向全市各级各部门发出了动员令。
  支部核心引领 党员示范带动
  “推进党建领航脱贫攻坚工作,要突出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这个根本、突出抓好‘三变’改革这个关键、突出发展集体经济这个重点,突出贫困户脱贫这个目标,各级党委要把这项工作作为全面从严治党、深化农村改革、推进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实现党的领导有力、政府推进有力、部门协作有力、上下联动有力,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有力,切实把这项政治性、政策性、民生性的系统工程抓实抓好。”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刘荣贤作出了深刻阐述。
  全市聚焦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全面发力,扎实开展贫困村党组织“两力两率”排查提升行动,通过对标排查、分类定级、综合施策、转化提升,把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群众威信高,实践经验丰富的能人选拔到村级“两委”班子,着力把贫困村党支部打造成“五强”班子,培育成“五优”书记,确保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挑大梁、冲在前。目前,全市156个一般及较差类村全部整顿提升,调整召回第一书记39名。整合各类项目,投入资金近亿元,新建村级活动场所53个、规范达标125个,使大部分贫困村脱贫攻坚有了硬“堡垒”。
  市、县区采取市县联动、送教下乡,参观考察、外出轮训等多种灵活方式,加强镇办党委书记、村党组织书记、农村致富带头人、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四支队伍”培训,大力实施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帮扶、平台建设、政策支持、培优树模“六大行动”。每年为脱贫攻坚一线培养万余名农村实用人才,引进千余名急需紧缺人才,选派千名党政管理、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
  立足于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党建活力转化为脱贫动力,全市不断深化“两建两带”活动,将党组织建在产业园区、新型经营主体上,党小组建在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产业链上,形成党组织挑大梁、党员唱主角的局面。同时,建立党员“1+X”帮扶机制,鼓励党员创办领办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集体经济组织,积极探索党员能人、“土专家”带动模式,通过土地入股、合伙经营、注入资金等多种方式,培育壮大新产业。目前,全市共有3.64万名党员与贫困户结对帮扶,1.2万余名党员干部、产业大户与5.9万余户贫困户结成互助组,帮助贫困户落实增收项目1.78万个。
  探索“三变”改革 助推精准脱贫
  党建领航脱贫攻坚,“三变”改革是路径,清产核资、确权登记是前提。各县区抽调人员进村入户,对农村集体组织所有的土地、林地、滩涂等资源性资产、经营性资产资金以及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等情况全面清查核实,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的原则下,全面开展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为土地流转入股、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市委副书记、市长郑光照强调,“在资源变资产方面,要把集体或个人的土地、林地等自然资源要素和闲置的房屋、设备等,采取入股保底分红模式和合作开发共建共赢模式,让‘沉睡’的资源‘活’起来;在资金变股金方面,要在不改变资金使用性质及用途的前提下,将各级财政投入到农村的发展类、扶持类资金等量化为村集体或农民持有的股金,投入到各类经营主体中,享有股份权利,让‘沉淀’的资金‘动’起来;在农民变股东方面,要将农民个人的资源、资产、资金、技术等入股到经营主体,成为股东,参与分红,让贫困农民的腰包‘鼓’起来。”
  市农业局会同市直相关部门通过答辩联评的办法遴选了50个支部作用强、产业基础好的村,全面开展“三变”试点工作。全市各地结合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等,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实施、农户参与的方式,把产业项目与贫困户精准对接,科学确定“三变”的内容,积极探索“党支部+‘三变’改革+农业园区+贫困户”“党支部+‘三变’改革+龙头企业+贫困户”“党支部+‘三变’改革+生态旅游+贫困户”等不同模式。
  柞水县营盘镇朱家湾村党支部依托境内牛背梁森林得天独厚旅游资源优势,将集体停车场、道路、山林等公共资源和村民的房屋、土地等量化折价,作为股份投入到县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按照保底加利润分红的办法,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
  山阳县板岩镇耿村社区党支部,动员组织贫困户通过土地、储备金贷款和产业直补等资金,入股到陕西诚惠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带动56户贫困户年户均增收1.8万元,获得了土地流转挣租金、资金入股挣股金、基地就业挣薪金、反租倒包挣售金“一地生四金”的显著效果。
  培育经营主体 发展集体经济
  推进“三变”改革,关键要有好的经营主体来承接。市上充分发挥企业带动作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规模大、实力强、市场竞争优势明显的龙头企业,引导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转型转产投入到农业领域,积极鼓励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参与到“三变”改革中来。目前,全市共引进培育市场成长性好、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增收能力强的龙头企业161家,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2213家,发展农业园区114处,培育产业大户4387户,有效提升了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和效益。
  “三变”改革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重点。市上采取兴办实体、入股分红、村企共建、抱团发展、混合经营、资源开发等形式,推动村集体经济多渠道、多类型、多元化发展壮大,初步破解了村级组织无钱办事带来的凝聚力、吸引力、号召力不强的难题,增强了集体组织兴办公益事业、提供公共产品、推动脱贫攻坚的实力,让村集体经济有了靠山,群众增收有了保障。
  镇安县针对村集体经济发展滞后实际,村村建立集体经济组织,率先采用大户带、企业带、“三社”带和联产、联业、联股、联营的“三带四联”新举措,把产业链牢牢捆绑在经济组织上、把贫困户牢牢捆绑在产业链上,每村集体经济年均收入50万元以上,不但全面消除了集体经济“空壳村”,而且每个村都实现了一定经济积累。
  强化产业支撑 促进增收致富
  实现贫困户脱贫致富,是“三变”改革的目标。市上把培育优势特色产业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坚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重点发展核桃、板栗、中药材、食用菌、茶叶、土鸡、蜂蜜和劳务输出等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积极发展光伏发电、生态旅游、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目前全市新发展核桃良种示范园4万亩、板栗建园2万亩、中药材14.1万亩、食用菌1.5亿袋,建成光伏发电站12个,156个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为稳妥推进“三变”改革提供了优势明显、业态多元的产业支撑。
  9月以来,全市集中开展“产业扶贫推进月”活动,通过召开产业精准脱贫现场会观摩典型、总结经验、表彰先进,掀起了村村兴产业、人人增收入的产业脱贫新高潮。
  洛南县紧紧围绕全县五大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集中打造党建扶贫示范点。目前,全县已在巡检美丽乡村、蟒岭绿道、洛保一体等3个产业带创建了3个党建示范带,培育了50多个产业党建示范点,为贫困群众增收奠定了基础。
  市上同时抓住“群众”这个主观能动因素,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切实把贫困户嵌入各类经营主体中,融入精准对接的产业项目中,实现了联产联业、联股联心,有效维护了贫困户的权益。目前,全市通过“三变”改革,带动467个贫困村、3.98万户、12.6万人实现稳定增收致富。
  “全市立足实际大胆探索,上下联动科学施策,全面推行‘党支部+三变改革+集体经济+贫困户’党建领航脱贫攻坚工作,有效盘活了农村资产资源,加快了农村改革进程,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激发了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我们的工作目标,就是要把这项改革实践持续推进、着力提升,使之真正成为有效攻克深度贫困堡垒的战略选择。”市委副书记张岗岭提出明确要求。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81094亩村集体“四荒”地、119841亩林地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财政投入1.15亿元、社会资本3.14亿元资金变股金,35540户113952人实现了农民变股东。
  “党支部+‘三变’改革+集体经济+贫困户”党建领航脱贫攻坚工作的探索实践,促进了党建与脱贫深度融合、同频共振,为全市实现“追赶超越”注入了新活力,必将在商洛大地上书写出浓墨重彩的党建引领脱贫攻坚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