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17年10月2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丹凤走活搬迁脱贫“一盘棋”
文章字数:5512


  特约记者 樊利仁 冯永发 陕西科技报记者 张宏
  “做梦也没想到现在政策这么好,就像天上掉馅饼一样!”提起移民搬迁,丹凤县土门镇土门村垭子组贫困户黄社娃打开了话匣子,“我们家四口人,出了1万元就搬到了移民小区,住进了90平方米三居室。而且政府还免地租提供2亩土地,发500斤大蒜种,3袋化肥,签订订单合同,以每斤1.7元保底价回收大蒜,再不脱贫,都对不起党和政府!”
  在搬迁脱贫的大军中,黄社娃只是丹凤县大力实施脱贫攻坚“五个一批”的缩影。
  近年来,丹凤县抢抓政策机遇,按照“搬迁——增收——脱贫”三步工作法,立足于“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定位于“搬得好,全融入,奔小康”,坚持大点搬迁、集中搬迁、上楼搬迁“三搬”原则,以及靠城、靠镇、靠园区“三靠”思路,统筹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探索走出了一条陕南移民搬迁、产业园区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精准扶贫、消费市场培育“五位一体”和循环工业园区、现代农业园区、精品旅游景区、新型城乡社区“四区同建”的移民搬迁新路子。五年来,4万余困难群众陆续搬迁出深山孤岭,安置到综合功能齐备的城镇新区,踏上了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挪出穷窝惠民政策均等化
  丹凤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地处秦岭东段南麓,因县城襟带丹江、背依凤冠山而得名。地势西北较高,东南偏低,河谷相间,呈“掌”状地貌,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土石山区县。由于山大沟深,沟壑纵横,山区群众交通不便,发展产业受到制约。
  在深度贫困地区,地理条件是难以打破的“瓶颈”,而解开致贫“死疙瘩”只有一个方法:移民搬迁。
  面对大多数群众居住环境恶劣的实际,丹凤县立足县情,依托移民搬迁打通群众脱贫致富路。县上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总要求,通过循环工业园区、特色农业园区、文化旅游景区、新型社区等“四区同建”的方式,积极探索陕南移民搬迁、产业集中区、小城镇建设、精准扶贫、消费市场培育“五位一体”模式,加快推进移民搬迁工程建设,力促改善山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为此,丹凤县在龙驹、商镇、棣花、竹林关等“四大区域”和一些重点城镇,高起点规划建设了一大批宜居、宜业集中安置小区。
  竹林关镇江北移民新区突出徽派建筑风格,是该县最大的移民示范点,规划占地面积619亩,自建设以来,已安置移民1万余人,丹水社区是为该移民安置点设立的新型居民社区。
  土门镇在下河移民点建设安置房170套,目前已落实陕南移民搬迁安置27户27套,易地移民搬迁130户141套(其中11户分得2套房)。该镇大力进行产业配套,在移民点水浇地上集中连片栽植大樱桃和大蒜,免费为群众发放种苗并进行相关技能培训,发展电子商务,引导和鼓励群众积极参与,致富增收。
  位于丹凤县境内沪陕高速出口一带的商棣工业精深加工区,就是典型的城乡统筹发展的“试验田”。该工业园区入驻鑫圣源保温材料、恒大产业园、华茂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企业,聚合周边人口2万余人。与之相毗邻的商镇老君社区移民示范点,落成的移民搬迁楼,规划安置移民户1500户5100人……
  在确定搬迁对象上,该县实行公平、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围绕家庭收入、居住条件、住房情况、人员结构、致贫原因、脱贫途径等重点内容,精准搬迁对象。组织县、镇、村、组四级干部进村入户调查,按照群众申请、村组评议、镇办审核、县级审批公示等程序,对不同的家庭人口、成员结构和脱贫计划进行分类甄别梳理,确定搬迁地点、安置户型和安置年度计划。
  两条红线不能破,搬迁安置有保障。县上按照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住房不举债、脱贫有保障”的要求,严格执行人均建房面积不超过25平方米、人均出资不超过2500元、户均建房自筹资金不超过1万元的“政策红线”,合理确定安置房户型面积,多措并举控制建房成本,将全县房建项目平均招标价控制在1200元以内,做到政府、搬迁户不举债。对于鳏寡孤独、残疾人等特困单人户和2人户,纳入迁入地敬老院等养老机构集中供养,或通过“交钥匙”工程免费提供安置房,实现应搬尽搬目标。
  “易地移民搬迁安置,一把尺子量到底。”丹凤县移民办主任马宏涛说,“我们严格按照人均面积和上限标准,只要符合条件的搬迁户,都能享受到惠民政策均等化的红利。”
  种地靠一头牛,出门凭两条腿,天晴围着土地忙,雨雪抱着柴火烤,一年四季走不出大山。许多住在偏远高寒山区的群众,对接二连三的好政策充满希望:挪出穷窝,尽快脱贫!
  仰天躺组,一听这名字就知道是靠天吃饭的地方。这是土门镇龙泉村的一个小组,居住着十多户人家,距镇上30多公里,山高路狭,险象环生,群众生活极度困难。53岁的赵升启三口之家,一年种的庄稼只能解决温饱,儿子大了也找不到对象,一直想搬迁到城镇,过去是有想法没办法。去年,他被确定为易地搬迁对象,今年只花了7500元就搬迁到下河安置小区。年初,他利用山沟丰富的杂草资源,在老家养羊30余只,入秋以来,他卖了10多只肉羊,收入1.2万元。
  移民搬迁打通了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通道,而今丹凤的重点城镇,一幢幢整齐壮观的移民新楼拔地而起,工业园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园、旅游景区相依相托,相得益彰。一大批农民“摇身一变”成了产业工人,土气十足的村落也开始“改头换面”成为新型社区,广大农村正在发生着一场“化蛹成蝶”式的嬗变。
  安居乐业移民适应城镇化
  地方政府建起了移民安置房,设计容量足以解决周边山区群众移居,但过去常出现搬来的想回去,没有搬迁的想进来,还有一部分人持观望态度,心始终定不下来,吃饭问题的顾虑由来已久。
  的确,对于习惯耕种养殖、自给自足生活的农民来说,在水泥框架和繁华社区如何能站稳脚跟,怎样解决生活来源,都是他们要面对的现实。
  “原因很简单,群众担心搬迁后生存问题。”土门镇党委书记张建成说,“我们要着手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实施搬迁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二是拓宽增收渠道,解决农民吃饭问题;三是帮助群众转变观念,不断增强创业就业内生动力。”
  据了解,为了解决失地农民尽快脱贫,土门镇依托当地的资源和气候条件,全镇规划五个一千亩冬枣、樱桃、核桃等水杂果和香椿、大蒜产业园,在土门、长沙沟、八十河三个村发展林下经济,实现脱贫产业长、中、短相结合,解决周围群众增收。目前,该镇已发展龙头企业1个,绿色循环产业园1个,合作社10个。
  在记者调查采访中,大多数移民群众吐露心声:山区贫穷落后,儿女很难找到对象,孩子上学和就医艰难,当然,也考虑到移居后适应、就业、收入等诸多综合因素。
  能让群众搬迁,政府就有办法。哪里能让搬迁群众安居乐业,就在哪里建集中安置点。丹凤县科学布局、有序搬迁、合理安置,消弭了笼罩在农民心头的阴影。
  该县将城乡统筹发展的理念植入精准脱贫工作,瞄准陕南移民搬迁为着力点,使各项重点工作步调相“合拍”,形成“五指抱拳”搏击“穷魔”之势,以实现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三化联动”直接把移民户导向城镇化的大路口。
  竹林关镇地处丹凤县东南部,西接山阳,东邻商南,是一个“一鸡鸣三县、两河汇一关的”边贸重镇,也是丹凤县乃至陕南移民搬迁的一面旗帜。近年来,镇上结合开展灾后重建工作,突出“外延化搬迁、楼房化安置、标准化建设、产业化支撑、城市化管理”理念,启动实施了“千户万人”大移民工程。新区注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配套,按照“整合项目、捆绑资金、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尽其力、各记其功”的办法,先后整合国土、发改、扶贫、农业、水务、交通、电力、教育、文化、卫计、住建、民政、环保等20多个涉农项目资金,相继实施了移民新区水电路视讯等基础设施,完成了绿化、亮化、美化工程,配建了社区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幼儿园、超市、卫生室和避灾广场、商贸市场、新区小学、金融通讯网点、民营医院和垃圾、污水处理厂等配套设施,建成了以翠竹林带和红日广场、亲水平台、农耕文化、假山溪流、水旱码头为主题景观的江滨公园,在小区安装了文化体育健身器材等,达到了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城镇化标准。
  硬件得到加强,软件不断提升,让更多的移民群众拥有获得感和幸福感。在优化服务上,新区实施精细化管理,完善了党员活动室、图书阅览室、亲情连线室、老年协会活动室、职工文化活动室、文化娱乐室、警务室、日间照料室、卫生心理咨询室、档案资料室、红白理事会、多功能会议活动室的相关制度和资料,为搬迁群众提供了温馨的安居环境。
  “在外飘荡了两年,思想斗争了两年,最后一咬牙,搬!”竹林关镇石槽沟中厂组50多岁的首批搬迁户肖竹绒,提起2010年7·23水灾心有余悸,“水灾时我抱着孙子只顾逃命,后来才知道七间土房全毁埋,滚下来的石头比房还要高,我们一家七口从此无家可归,在外飘泊了两年。”她还告诉记者,石槽沟沟窄坡陡,居住的地方生命都受威胁,更不要说增收脱贫。
  年逾古稀的徐万朝老人,2014年由竹条沟一组搬迁至此,记者采访时,他正与老伴在竹林关移民新区街道砸核桃。老人说:“搬到城镇就是好,孩子在外打工,过去老人在家闲也是闲着,没有人给一分钱,现在一天干些轻活,还有几十元收入。你瞧,一街两行有一二百人都不止。”
  安居才能乐业,环境改变思维。移民搬迁,为农民群众脱贫注入了强劲动力。
  土门镇洋芋沟组是一个不毛之地,人与野生动物相伴,庄稼与荒草争长,2011年,全组17户全部搬迁到城镇移民安置点。尹家梁28岁了,虽然勤快利落,但因贫穷未找到对象,与父母一起生活。搬迁以来,他家的日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土门村无偿提供了2亩地发展经济作物,他自己还租了亲戚1亩地种植药材。尹家梁说:“现在城镇生活什么都好,心神定下来了,就能创业致富。”
  稳定脱贫全新生活小康化
  移民搬迁后,如何求解农民失地不失利,怎样搭建一个就业创业舞台,引领移民脱贫致富,显得尤为重要。
  毫无疑问,丹凤县把移民搬迁与精准脱贫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增收产业,实施技能培训,积极为安置点配套工业园区、农业园区和美丽乡村,想方设法扶持创业,支持就业和劳务输出。
  在移民搬迁过程中,最关键的问题就是产业脱贫问题。该县把重点放在特色产业发展上,让产业留人,用产业鼓起搬迁户的“钱袋子”。
  以竹林关为例,积极实施“移民群众技能培训提升工程”,为移民户量身定制培训计划,积极培育商贸、劳务、服务类等“无土产业”,扶持发展新区商贸、餐饮门店260余家,引导有组织的输出500余人。建成了凯农魔芋精粉加工、商邑古青铜加工、刺绣加工等龙头企业,解决移民就业300人。依托推进桃花谷国家级水保示范园区、州河北林业产业科技示范园建设、两河水文化及漂流开发、老城改造及古镇建设,发展农家乐等商贸旅游产业,解决了搬迁群众的就业顾虑和生计问题。组织开展流转试点,在月凤、洼口、阳河3个村通过流转土地发展规模化、标准化魔芋种植基地1000亩,在茶坊垭、南丈沟村发展连片标准化药业种植基地500亩,在赵家庵村发展茶叶基地600亩,有效增加了移民搬迁群众的财产性、经营性收入,确保搬迁群众生活无忧。
  同样具有吸引移民创业的棣花镇,综合运用退耕还林和土地、林地流转政策,引进丹凤葡萄酒厂、商於古道旅游公司、天宇润泽公司等企业落户,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方式,在陈家沟、许家塬、巩家河3个村坡塬地带建成了万亩核桃、千亩樱桃和千亩葡萄园。结合棣花古镇景区和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万亩核桃、千亩樱桃、千亩葡萄3个主题公园,为群众创造了发展农家乐、农家宾馆、养生养老等新产业的条件和机遇。
  基地建设为农民提供了增收沃土,园区承载能力不断加大,拓宽了移民群众脱贫的天地。该县依托肉鸡、生猪、核桃、蔬菜等优势产业,县上着力打造5000万只肉鸡标准化生产基地、百万头生猪标准化基地、“一线五路”30万亩良种核桃基地等“十大产业基地”,着力壮大华茂、民乐等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十大基地”带动更多的移民搬迁户脱贫致富。围绕打造5000万只肉鸡标准化生产基地,在商镇王塬、土门镇土门村等地建设标准化肉鸡生产基地,带动移民户新建现代化叠层笼养鸡舍和玻璃钢标准化鸡舍。围绕建设百万头生猪标准化基地,扶持移民户建设标准化猪场和规模肉羊场。
  脱贫离不开就业。该县发挥园区带动作用,华茂牧业、民乐蔬菜、山凹凹生态养殖等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恒大产业、尧柏水泥、东河工业园等工业园区及棣花文化旅游示范园区,带动作用得到显现,为移民户创造就业岗位超过了万余个。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工业园区累计入住各类企业86户,其中工业企业43户,建成规模工业企业20户,有效解决了移民搬迁群众的就业问题。
  程凤娥搬迁后,政府给解决了环卫工公益岗位,每月有700元收入。原来,她家住在距竹林关30多公里的东岭村李家沟组,丈夫患脑梗8年,儿女找不到对象,家里除了做饭的铁锅和粮柜,什么家具也没有。现在两个孩子在西安烧烤店打工,每月五六千块收入,家里冰箱、彩电、洗衣机样样都有,就连做饭都用上了现代厨具。“城镇小康生活就是好,做梦都没有想到今天能过上这日子!”程凤娥欣喜地说。
  告别穷乡僻壤,全新的城镇生活提振了移民致富信心,一股势不可挡的创业热情迅速点燃。
  洞底村搬迁户张安锋原来过着入不敷出的生活,也没有太多欲望,自搬迁后,他在移民新区开了个建材店,带领搬迁青年搞装修,三年时间装修70余户,安装水电100余户,每年都有四五万元收入。他情不自禁地告诉记者:“过去几个月理一次发,只有夏天才能用盆冲洗。现在随时打开太阳能热水洗澡,剪指甲、刷牙、清洗厕所都成了一种习惯。”
  “生活环境改善了,人的精气神也提起来了。”44岁的陈江怀住在丹水社区11号楼120平方米的新居室,他利用政府的闲置房子办起了核桃加工厂,年购销核桃500吨以上,和大型饮料企业、养颜公司签订供货合同,产品销往河南、甘肃、山东、西安等地,旺季日用工三四百人,自己一年挣十万元以上。他说,“过去生活条件差,没有收入,靠天吃饭,一年养两头猪不够孩子上学用,现在住在城镇,生活质量提高了,孩子上学也方便,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劲头更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