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17年11月0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实施创业促就业战略 释放经济发展新活力
——商洛市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综述
文章字数:5499






     
  本报记者 王剑 通讯员 方宪遵 高宏洲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发展之基。如何实现高质量的充分就业,确保全市就业形势的基本稳定,针对这一民生问题,如何破解?2014年3月,商洛市委、市政府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新引擎,出台《商洛市创建创业型城市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实施方案》,全面开启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三年来,我市通过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加大投入和正确舆论引导等保障机制,以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工作考核”六大体系为目标,多方位、多举措、多层次组织开展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全市的创业氛围日益浓厚,创业实体大幅增加,创业创新充满活力,创城工作成效卓著。
  六大工作体系保障有力
  组织领导体系得以建立健全。我市成立了以主管市长为组长,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市人社局局长为副组长,市委宣传部等三十多个部门单位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人社局,各县区也成立相应组织机构。2015年,市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方案》,建立了商洛市就业创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完善了就业创业工作协调机制。三年来,市政府每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将创业型城市创建作为就业工作的重点进行安排部署,召开了五次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不断推动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向纵深开展。每年年初,市创建创业型城市领导小组办公室针对创城重点工作和存在的薄弱环节下发《创业型城市创建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对当年重点工作任务进行分解,落实牵头单位和承办单位,确定工作时限,确保相关工作顺利推进。各县区政府也高度重视创城工作,强化组织领导,将工作任务分解下达到部门和镇办,统筹协调各项工作。全市形成了创城工作上下统一部署、分级协调推进、部门抓好落实的工作机制和良好局面。
  政策支持体系不断完善。市政府先后印发了《商洛市创建创业型城市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方案》,市创建办印发了《商洛市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规划》《关于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任务及评价指标体系的有关问题的通知》《商洛市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2015-2017年重点工作安排》等一系列文件,明确了创城目标、创建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和保障措施,确定了工作重点,对创建工作任务分年度进行细化分解。2016年3月,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商洛市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实施方案》,提出了支持返乡创业“三大目标”“七个行动计划”“六项扶持政策”和“三条实施措施”,为返乡创业提供了更多的政策支持。各县区也都结合实际,印发一系列文件,细化政策,明确各项政策实施办法和办理程序,各部门也都出台相关政策,以“放、管、服”为目标,认真实施商事制度改革,在市场准入、行政审批、税费减免、用地融资等方面进行重点扶持,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全市累计出台各类政策性文件157份,完善了创业扶持政策体系,在推动创业就业工作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资金支持体系切实加强。我市严格按政策规定拨付创业培训补贴,三年来,全市为11545名创业培训合格人员拨付创业培训补贴1398.46万元。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创业担保贷款工作有序推进、健康发展,创业者受益面不断扩大。全市创业贷款担保基金规模常年维持在8000万元左右,三年以来,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77亿元,其中小微企业贴息贷款142家共计1.66亿元,个人发放贷款7137人共计6.11亿元。直接扶持创业8369人,带动就业22642人。兑现一次性创业补贴。全市已为1869名符合条件的成功创业人员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373.8万元。有效保障创业孵化补贴、创城工作经费。市本级和各县区按照就业资金10%的额度,用于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保证了工作顺利开展。三年来,全市用于创业孵化补贴资金2842.86万元,投入创业政策宣传、创业大赛、创业专项服务活动等创城工作经费1175万元。支持就业创业工作配套资金能力增强。从2014年起,市本级及县区打破就业资金地方财政“零”配套局面,市、县区财政筹措就业资金逐年提高,2014年地方财政配套资金100万元,2015年地方财政配套资金787.2万元,2016年地方财政配套资金2533.6万元。2017年上半年已筹措到位就业资金1253.4万元,年底前落实配套资金将超过2500万元。
  创业培训体系持续强化。按照《商洛市就业(创业)定点培训机构招投标管理办法》,我市每两年开展一次创业培训定点机构认定工作,全市认定创业培训定点机构28个。加大创业培训师资培养力度。我市向省厅申请举办了两期“创业培训师资培训班”,新培养53名创业培训教师,今年8月省厅在我市举办了陕南片扶贫县区创业培训师资班,又为我市每个贫困县新培养了3名创业培训教师,全市创业培训师资队伍扩大到120余人,创业培训能力得到大幅提高。全市已开展IYB创业培训五期,培训创业人员100多人。不断提升创业培训质量。严格按照创业培训《项目操作指南》的要求,规范创业培训教学模式,按照“一对一”的个性化指导原则,重视互动教学,强化学员创业意识,提升创业技能。同时加强创业培训后续跟踪服务,通过现场走访、电话咨询、专家讲座、导师帮扶、创业见习等服务方式对学员进行全方位服务,不断提高创业成功率。创业培训成效显著。2014年—2017上半年,全市各级创业培训定点机构组织创业培训13107人次,培训后实现就业7000余人,成功创业5000余人。
  创业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市本级和7县区人力资源市场全面建成投入使用,全市配备了2706名就业社会保障信息员,形成了市县有服务中心、镇有保障所、社区(村)有工作站的“四级服务体系”。创业服务组织建设到位。市、县区建立了创业项目库,累计入库项目299个,成立了创业服务专家志愿团。市上成立了创业者协会、青年创业协会和电子商务协会,县区除成立创业者协会外,还成立家政服务协会等组织,全市各类创业服务组织举办的创业宣传、培训、论坛、座谈会、表彰会等大型创业服务活动152场次。开展大赛,激发创业热情。三年来,市、县区陆续组织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创业大赛20多场次。市政府对获奖项目给予了表彰奖励。各成员单位立足部门职责,全面优化创业服务。工商质监部门积极推进商事制度改革,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全面提升登记服务质量和效率。发改部门加大创业项目支持力度,科技部门围绕支柱产业,累计实施中省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80余项,累计争取中省各类科技项目资金3.5亿元;先后建成各类科技示范园区、示范基地、示范点212个,培育科技型企业90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1家。妇联组织开展创业典型的评比表彰活动,开展妇女创业技能培训560多期,培训妇女2.8万人次。对创建的优秀合作社和各类示范基地,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奖励工作经费79万元。其他成员单位也都从部门职能出发,落实政策,全力开展优质服务,为创业创新做出了积极贡献。
  工作考核体系强化落实。建立创城报表、报告制度,制定了商洛市创建创业型城市统计报表,要求各部门、各县区定期报送,全面反映我市创建工作开展情况。开展工作督查。2016年11月份,市政府办下发《关于开展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进展情况专项督查的通知》,从相关部门抽调人员,分三个督查组,围绕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的六大体系65项指标,逐项对照核查。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要求,确保了创城各项工作任务按计划落实到位。将创城工作纳入就业工作考核内容。2017年,根据市政府有关要求,市创城办下发了相关通知,强调对于工作不力的县区在年度考核中实行一票否决。各县区也将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纳入镇办、部门考核指标体系,全市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上下齐发力的联动工作机制。
  创城工作亮点纷呈
  政策宣传工作富有成效。除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外,各县区多措并举,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平台、移动短消息、户外广告牌、出租车顶灯等各种载体,广泛宣传创业政策和创城工作。我市把每年的5月5日确定为全市创建创业型城市政策集中宣传咨询日。每年这天,市、县区创业型城市创建成员单位、镇办和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基地等500多个单位分别在各县城区集中开展宣传活动。三年来,共计发放创业就业政策宣传资料60万余份,接纳政策咨询近10万余人次,提供用工岗位信息1.8万个,登记有创业意愿者9500余人。市创城领导小组编印《商洛市促进创业就业政策汇编》6000册,各县区也印发宣传手册、创业扶持政策汇编等宣传册5万余册。在商洛电视台、《商洛日报》、商洛广播电台开设就业创业专栏,通过政府和部门网站发布创业就业新政策、工作信息,有效地宣传了创业扶持政策和创业典型事例,提高了政策知晓率。
  创业孵化载体多种多样。创业园区建设得到强化。各县区大力开展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创造有利条件,落实优惠政策,吸引各类企业入驻发展,尤其是鼓励各类人员返乡创业。全市省级重点县域工业园区15个,入园企业406家。立体生态标准示范园11个,入园农业科技示范户1400户。创业孵化基地孵化能力逐步提升。到今年8月底,全市已认定市级创业孵化基地达到38个,这些创业孵化基地累计孵化企业1631家,带动城乡就业2.86万人。创业基地遍地开花。全市共建成创业基地82个,创业人数2368人,带动城乡就业2.1万人。创业示范带动效果良好。开展示范基地评选工作,全市认定了8个市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10个创业示范基地、20个创业示范镇办、50个创业示范村(社区)、60个创业示范企业(示范户);商南县神州科技创业孵化基地、镇安丰元大学生创业园分别被省人社厅认定为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神州实业有限公司被省人社厅命名为“陕西省十佳返乡创业明星企业”。推荐洛南县花石浪创业孵化基地为省级返乡创业孵化基地,推荐商丹返乡创业示范园区为省级返乡创业示范园,柞水县申报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即将通过省人社厅评估验收。
  典型示范引领效果良好。市政府每两年开展一次创业就业明星评选表彰活动。三年来,全市获省、市、县表彰的创业明星106人。三年来我市认真落实高校毕业生创业引领计划,支持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树立创业典型,35名大学生创业明星受到省、市表彰奖励。市创业者协会牵头连续两年开展“商洛农村致富带头人”评选活动,共计评选农村致富带头人120名。各县区也组织创业明星、创业带头人、创业大户评选表彰活动,共开展活动20余次,评选表彰创业典型人物436名。
  就业创业扶贫成绩突出。全市人社系统切实履行人社部门脱贫攻坚的工作职责,细化完善相关政策,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扎实推动就业扶贫工作,在全市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格局。市、县区就业扶贫工作的组织机构健全完备,就业扶贫“六项工程”有序推进。建立了贫困家庭就业台账,落实“一库五册”制度,扎实开展技能培训,强化公共就业服务,积极创建镇(村)就业扶贫基地,搭建用工对接平台,支持企业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在全市推广商南县和柞水县就业扶贫模式,召开就业扶贫现场观摩会,总结县、镇、村三级抓点示范成功经验。通过各县区共同努力,全市就业创业扶贫工作成效显著。2016年,全市贫困家庭实现就业脱贫1.58万户,4.22万人通过就业实现脱贫。到今年8月底,全市农村贫困劳动力已实现转移就业20168人,完成省厅下达全年任务2万人的100.84%。预计到年底,人社部门将能够顺利完成3.7万人的脱贫任务,将为全市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贡献。
  创城成效十分显著
  创业氛围日益浓厚。通过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科技之春”“创业政策集中宣传咨询日”等活动,积极向广大城乡劳动者宣传支持创业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全社会普遍了解创业扶持政策,拓宽了创业者视野,扩大了创业道路选择范围。创业交流活动为创业者提供了更多的互动平台。通过举办创业论坛、创业沙龙、召开返乡创业座谈会、高校毕业生创业座谈会以及创新创业大赛等,凝聚共识,交流经验,探索途径,互通有无,共享资源,抱团取暖,共谋发展。创业积极性大幅提高。通过政策支持、宣传引导、典型引路和帮扶鼓励,大学生、返乡农民工、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投身创业热情剧增,全市掀起了创业热潮,在全社会营造了“人人关注创业、全民支持创业、个个投身创业”的良好氛围。
  创业环境不断优化。转变政府职能,优化了服务,提高了办事效率,提升了服务能力和水平。一是深化审批放权。市县创城各成员单位认真贯彻落实“放管服”各项工作要求,对照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优化审批流程,解决了中小企业和工商户“事难办”的问题。二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市工商质监及县区市场监管等部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落实各项扶持创业政策,全面推行“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制度,推行网上办照、网上年报,简化办理手续,优化登记流程,改进窗口工作作风,全面提升登记服务质量和效率,极大地激发了社会群众的创业热情,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加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力度,落实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取消、停征、减免一大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创造了优质的创业服务环境。三是服务上水平。在各级创业服务中心、创业孵化基地,开辟“创业绿色通道”,为创业提供“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服务,实现“一窗口办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进一步消除了创业者的后顾之忧。
  创业实体大幅增加。2013年底,商洛市场主体总数为40255户,其中个体工商户总数33346户,企业总数5493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1416户。到2017年7月底,全市市场主体总数为86262户,其中个体工商户总数67506户,企业总数13518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5238户。三年多来,市场主体总数增加了46007户,个体工商户、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分别增加了102.44%、146.1%、269.92%。
  带动就业成效明显。三年来,全市新增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共带动城乡就业160504人,其中私营企业带动就业62661人,个体工商户带动就业97843人。人社部门建设的创业孵化基地带动就业8721人,创业基地带动城乡就业20359人,目前建设就业扶贫基地40个、社区工厂28个,带动就业2000多人,其中贫困劳动力1200余人,创业带动就业效果十分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