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17年11月3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看毛泽东怎样读书
张中山
文章字数:4863
  书是知识的载体。人的生命有限,知识是智慧的汪洋大海,为了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获得更多的知识,让生命之花绽放得更灿烂,唯有多读些书。这个道理人所皆知,然而能持之以恒坚持的人并不很多,往往不免留下人生遗憾!
  引言
  记得早在读中学的时候,我就热心搜读毛泽东的书。1960年《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刚出版,我就去买了一本,津津有味的读了又读。当时虽然还谈不上有多么深刻的理解,总还是觉得获益不少。第二年高考,我报了文科。那时文科不考数理化,而我的数理化成绩实在不堪对人言,算是侥幸。语文考卷也比现在简单,只写一篇作文罢了。当时有两个题目,其中一个便是自选题,我就写了一篇《读〈毛泽东选集〉第四卷感想》。或许那年代中学生读政论书的人很少吧?后来听说阅卷先生给了很高的分。另一份语文卷是三四小段文言文,要求考生写出每段的大意。我一看也基本都懂其大意,就第一个交了卷。刚一走出考场,就被语文老师牛树林先生揪住耳朵拉到一边,直责我“荒唐”。当我告诉他这几小段古文大意后,他才破颜为笑:“嗯!有七八成,有七八成。”
  1961年我有幸入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同学们都在争读中外文学名著,我却把《毛泽东选集》前三卷借来一一通读,曾被一些同学嘲笑是不务正业。此后虽然也读了不少中外文学著作,但兴趣仍在读马列毛泽东著作,凡是能看到的毛泽东著作和相关文章,都要找来读一读。工作以后《毛选》五卷也是我读得最多的书,一本外国人写的《毛泽东传》和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传〈1949-1976〉》,有100多万字,我也细细通读了一遍。我有时还想倘若客观条件具备,或许我可以成为一位毛泽东研究专家。当然这是狂妄之念,说出来会被人嘲笑了。以上这些也只是题外的闲笔,告诉朋友一个思想背景而已。
  今年国庆节前夕,我从报纸上看到中央文献研究室陈晋主编了一套《毛泽东读书笔记精讲》,立即眼前一亮,就想着弄来看一看。可是我不会玩手机,不懂怎样网购,连日有点坐卧不安,牵念着赶快买回这部书。国庆节两个儿子回来了,我把急于买书的想法告诉他们。老二力宏立即掏出手机点了几下,说:“给您买了,两三天就能看到。”10月3日16开四大卷新书就摆在我的案头了,欣喜之情难以形容!
  胸怀天下,综观博览,生命不息,读书不止
  其实,关于毛泽东读书的情况,我还是基本有些了解的。在我的藏书中,就有毛泽东身边工作人员写的好几本介绍毛泽东读书情况的书,如张贻玖的《毛泽东和诗》《毛泽东读史》,黄丽镛编著的《毛泽东读古书实录》,刘汉民编著的《毛泽东诗词书话集观》,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和《毛泽东哲学批注集》等,以前都读过。这部《毛泽东读书笔记精讲》,分为《战略卷》(包括政治、经济、军事三部分)《哲学卷》《文学卷》《历史卷》,近150万字。我真像老牛闯进菜园子一样,埋头读了一个月,掩卷深思仍然有振聋发聩、醍醐灌顶之感。毛泽东作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他每天该有多少国内外大事要处理呀!而读书多到如此地步,常人真是难以想象。
  毛泽东青年时期就有“读奇书,交奇友,创奇事,做奇男子”的心愿,他是说到做到了。
  该书第四卷有一个附录,列出毛泽东一生阅读和推荐人阅读的31个书目单,就有90多个页码,书籍数以千计,况且这还不是他一生阅读书籍的全部。有五经四书、诸子百家、二十四史、楚辞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还有西方启蒙新学、外国史传、马列经典及哲学、历史、自然科学、中外军事著作以及许多少为人知的稀奇古怪的闲杂书籍和书法碑帖。其中,据说《共产党宣言》中英文本他先后读过100多遍。第一卷开头就有他读《共产党宣言》英文本的一幅书影,上面留下阅读时的许多圈画和批注。说《资治通鉴》读过17遍,《红楼梦》至少读过5遍。二十四史全部有4000多万字,《资治通鉴》有600多万字呀!真是海量阅读,令人震撼不已!
  这不由使人想起毛泽东那首雄视千古的壮词《沁园春·雪》:“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唯有毛泽东的学识才情和辉煌伟业,足以有资格睥睨这些历史人物。
  我们的先贤有“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垂训,有“手不释卷”的教诲。然而一般人也只是把它作为自勉的格言而已,但是毛泽东却把它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行动,而且完全实现了。毛泽东的人生83年,读书超过70年。他做了一位革命家不得不做的一切,反对军阀、办报启智、建党建军、工农调查、万里长征、行军作战、戎机运筹、行文走笔、整顿党风、统战抗日、国共决战、谋划建国、制纲定宪、社会建设……然而他始终不忘读书学习,切切实实践行了“生命不息,读书不止”。
  1939年在延安,他曾说:“如果再过十年我就死了,那么我就一定要学习九年零三百五十九天。”
  解放后在一次与人谈话中他说:“有些时候,我也不喜欢自己。马克思主义各个部门的学问我没有学好。学一种外国语文吧,也没有学好。经济工作现在刚刚开始学习。我决心学习,除死方休。”
  1972年已是79岁高龄的毛泽东,在会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时说:“我有读不完的书。每天不读书就无法生活。”
  1975年毛泽东眼睛患白内障,做手术他无法看书,就请人给他来读。
  1976年9月,在他去世前已说不出话,脑子还清醒,仍坚持看书。据他的病历记录,直到9月8日那天,他全身插满了管子,时而清醒,时而昏迷,可是只要醒过来,就要看书看文件,直到下午4时37分,离9月9日凌晨0时10分去世,只有7个小时。
  看到这种情景既令人心疼又使人无比崇敬。这恐怕使所有以种种理由而不读书者,都会汗颜吧!
  弄潮书海,古今中外,毛泽东把书读“活”了
  毛泽东青年时代,就有明确的读书主张,他说:“为学之道,先博而后约,先中而后西,先普通而后专门”。1939年在延安鲁艺一次讲演时说:“一个人的知识面要宽一些,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的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正因为毛泽东爱读书,读书多,所以他才始终永葆“胸中日月常新美”,才使他比他的同辈大多数人,站得高,看得远,水平能力更胜人一筹。
  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有人说:“老了还读那么多书做啥?”这是功利主义读书观,其实不必回答,也不值得回答。读书是一种人生的生活方式,也可以说生命的一部分,起码多读书可以使一个人活得更明白、更理智。
  王蒙说,毛泽东是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理论家、哲学家、军事家、诗词家、书法家,也是读书家。我很赞赏这个说法。
  毛泽东也善读书。他读书做到了“眼到”“手到”“心到”。他读过的书大都或圈或画,留下许许多多增加记忆的符号,写下或繁或简的批注,时时紧密联系中国革命的实际、建设的实际、工作的实际、识人用人的实际、干部作风的实际,妙语迭出,任情挥洒。有的批注一语中的,点出要害,发人警醒,启人深思;有的批注洋洋洒洒,深入剖析辩驳,竟多达数百字甚至千余言,令人折服。
  在延安整风时,毛泽东就向全党提出改造我们的学习的主张,说“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用,这都是极坏的作风”。我们的学习一定要用马列主义之“矢”,射中国革命之“的”。
  毛泽东不仅自己勤于读书,还不断推荐别人读书。他深感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党、我们的干部“书养”太薄,因此一次又一次呼吁,把我们党建设成学习型、读书型政党。1938年在一次讲演中说要“攻书到底”,“我看这个‘攻’是有大道理的,就是把书当敌人看,一字一句地攻读。”“学习一定要学到底,学习的最大敌人是不到底。自己懂了一点,就以为满足了。”在中共七大总结讲话时,他向大家推荐了5本马列著作,鼓励大家“挤”和“钻”地读,说:“我们可以把这五本书装在干粮袋里,打完仗后就读他一遍或看他一两句,没有味道就放起来,有味道就多看几句,七看八看就看出味道来了。一年看不通看两年,如果两年看一遍,十年就可以看五遍,每看一遍在后边记上日子,某年某月某日看的。”这也是他的读书方法。
  他读马列经典,始终紧密联系中国革命斗争和建设实际,运用马列主义原理,探索和指导实际工作,总结斗争经验,施政方略;他读哲学意在学习掌握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思想方法,读中外历史,注重借鉴前人治国理政的经验得失;读文学诗词歌赋,借以丰富人性修养和审美鉴赏。他读马恩列斯,侧重列宁斯大林著作,认为列宁斯大林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更有借鉴意义。
  读史是毛泽东读书的着重点之一。他说“只有讲历史才能说服人”,“看历史,就会看到前途”。他阅读过许多欧洲史书,尤其是法国史。他读《拿破仑传》,还找来几种不同版本比照着读,连许多历史事件的细节都不放过。他在会见法国政要人物时,往往谈到法国历史上许多事,令客人也感佩不已。
  读《史记》的《高祖本纪》和《项羽本纪》,说在刘项争雄中,项羽本来势力雄厚,刘邦远不如项羽,可是结果刘胜项败,原因就在项羽有一个致命缺点:“不爱听别人的不同意见”,而刘邦则“豁达大度,从谏如流”。“项羽非政治家,汉王则是一位高明的政治家”。而且还联系现实,幽默地说我们的同志中也有人如项羽,“如果总是不改,难免有一天要‘别姬’就是了”。
  读《三国志·魏书·郭嘉传》,郭嘉是曹操的谋士,善于分析形势,指出袁绍“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难”。毛泽东批注“要学郭嘉多谋断”。在和人民日报总编吴冷西谈话时说:“新闻工作,要看是政治家办,还是书生办。有些人是书生,缺点是多谋寡断。”读《三国志·吴书2吕蒙传》,吕蒙是孙权的一员大将,但是没文化,后来刻苦自学,精通兵书,他就批注“工农干部要向吕蒙学习,多读书”。
  读《南史·韦睿传》,韦睿是南朝梁武帝的一位名将,此人生活朴素,爱护下级,自律甚严。毛泽东说韦睿是“劳谦君子”“我党干部应学韦睿作风”。读《资治通鉴·汉纪》,刘备手下有一位谋士法正,此人有些毛病,为人病诟,有人向诸葛亮打小报告,说法正的人品不好,诸葛亮没有听。毛泽东批注:“观人要观大节,略小故。”
  读《新唐书·姚崇传》,姚崇是唐玄宗朝的一位老臣,久有声名。唐玄宗请他出任宰相,姚崇就向玄宗提出十条建议,意见很尖锐,说答应他就干,不答应他就不干。后来唐玄宗答应了他,他就当了宰相。
  在唐代姚崇和宋璟都是被后世称赞的名相。姚崇对生死问题的态度也与当时一般人不同,他说:“死者生之常,古所难免。”“死者无知,自同粪土,岂烦奢葬?”毛泽东就批注说姚崇是“大政治家,唯物论者”。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毛泽东都有圈阅。他对《红楼梦》评价最高,说《红楼梦》语言最好。他从《红楼梦》中读出阶级斗争、生产关系、封建与反封建,封建王朝的盛衰兴亡史。他读《水浒传》说“没办法,逼上梁山”,而且还从中看到斗争中“调查研究”的重要。对于孔子及其儒家思想,也多有论说,既看到它合理有益的一面,也指出其保守消极的一面。
  这部《精讲》主编陈晋在该书“序”中说:“毛泽东读史真是读到了骨头里,历史的精髓尽取。”可谓精辟之论。
  对于文学著作,也是毛泽东读书兴趣的重点。他对《诗经》《楚辞》汉赋、《昭明文选》、唐宋诗词及鲁迅著作等等,都是读得十分精熟,不少篇章都能背诵如流。例如,说上世纪五十年代,有一次在列车上,他就顺手给服务的女列车员把《诗经·静女》篇挥笔写下,说你送给你的男朋友。他读《楚辞》中《登徒子好色赋》,批驳宋玉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认为登徒子和他的丑妻恩爱有加,正是遵守《婚姻法》的模范。对于唐诗他最爱李白、李贺、李商隐,认为浪漫主义才显诗才,有味道。读李白《蜀道难》,因为历来研究者都在揣摸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他却说“不要管那些纷纭聚讼”,这首诗“艺术性高”。真是绝妙之言。据说他圈阅过的古典诗词多达几千首。比如晚唐诗人罗隐,并不是耀眼的名家,但是毛泽东却十分重视,被他圈画的罗诗多达91首。再如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存词多达600多首,被毛泽东称为两宋词人之冠,被他圈阅的多达98首。
  毛泽东真是把书读活了。看毛泽东怎样读书使人清神醒脑,受益无穷!近几年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全党同志要读书学习,号召建设学习型党,学习型社会。毛泽东同志无疑应该是我们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