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17年12月0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沙河川村艾草香
本报记者 赵有良 汪瑛 张英
文章字数:2823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这是《诗经》中关于艾草的描述。艾草在人们的记忆里,除了端午节时采上几棵插在家门口和用作几个偏方外,似乎并无他用。然而,原本作用甚微的艾草如今成了洛南县三要镇沙河川人眼里的宝贝。
  野草变成“宝”
  12月1日,沙河川村农业综合扶贫产业示范园里,四处弥漫着浓浓的艾草清香。在仓储车间,一捆捆干艾叶高高堆起,旁边是加工艾绒的设备,通过粉碎艾叶、过筛粗提纯、风选精提纯等工序,艾绒从滑道上轻轻落下,摸起来柔软细腻,如同棉花般柔滑。在艾柱加工车间,只见工人熟练地把一张纸片铺到卷装机上,然后放上一撮艾绒,按下按钮,不到半分钟,一根艾条便做成了。“艾绒是前期加工提取好的,在这里加工成不同规格的艾条,然后打包。”车间里的一位工人告诉记者。在另外一个较大的车间,几位女工正有条不紊地制作艾绒被,电脑绘制图形花样,自动操作缝纫扎花,五六分钟就可加工完成一条艾绒被。在产品展示室,艾绒、艾条、艾茶、艾灸器具等各样产品琳琅满目。沙河川村党支部书记陈军龙向记者介绍:“目前,已研发出三大系列30多个品种的艾叶产品,主要以保健制品为主。”据了解,在这里,艾草被全部利用,提取艾绒后的艾渣被分装成独立的小包装,可用作洗浴时的足浴包。
  山沟里的野艾草为何抬高了身价呢?原来,几年前陈军龙在外地打拼的时候,看到艾草被运进加工车间,摇身一变,成了人们青睐的艾“宝”,联想到自己家乡那些无人问津的艾草,一个念头在陈军龙脑海中闪。现。2016年12月,他在洛南县注册成立了博艾艾草种植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艾草种植、加工、销售,采取统一管理、统一技术、统一生产物资供给、统一加工销售的方式,吸收村民参入,将艾草变成了增收扶贫产业。
  家家种艾草
  沙河川村由于基础设施薄弱、产业项目匮乏,村民以传统农业为主要经济来源,整体发展较为滞后,有建档贫困户127户464人。去年以来,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荣贤多次深入沙河川村调研脱贫攻坚和产业发展工作,指导村上依托特色资源,把“三变”改革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在市县组织部门和三要镇党委的大力支持下,沙河川村依托产业园推行“三变”改革,通过艾草种植专业合作社、种兔养殖专业合作社、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积极引导贫困群众入社,实行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技术指导,产品统一回收、统一销售,化解生产风险,调动群众发展积极性。村党支部班子成员牵头,党员致富能手带头在艾草种植专业合作社建立党小组,划分产业发展党员责任区,鼓励党员参与合作社财务、事务的管理以及决策和监督。4个专业合作社分别建立了产业党小组,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带头资源入股,将地权、林权、固定产权通过会议协商的方式折价抵押入股,引导贫困户将现有土地资源入股到合作社,党员带头将资源折价入股,带资金入股,入股合作社资金达到84万元;贫困党员带头将市县扶持的贫困户产业发展资金(每户3000元)入股到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40户投入产业扶持资金13.2万元,富民农户贷资金300万元,贫困户在合作社占股比例达到41%。参与合作社和产业园区管理的18名党员结对帮扶54户生产生活条件特别困难的群众,帮助他们学习种养技术、选准特色产业、入股合作社、入社务工,带动贫困户发展艾草种植310亩,韭菜种植200亩,中药材种植967亩。
  陈军龙作为沙河川村的带头人和致富能人,他利用艾草种植当年见效、易管理的优势,以“公司+合作社+贫困户+基地”的发展模式,引导帮扶贫困户加入合作社种植艾草,并以资金、集体、人口、产业的形式量化股份。他给记者算了一下,艾草加工生产经营总投资630万元,设原始股1000股,每股630元,其中合作社投入资金409.5万元,占65%股份,村集体以土地、厂房折资138.6万元,占22%股份,贫困户以艾草加工设备作为投资的63万元,占10%股份,种植户的股金18.9万元,拥有3%的股份。陈军龙说,艾草好养,不需要进行精耕,也不用除草打药,村民们基本上没有什么后期投入;收割艾草时,只需要将艾叶采回家,晒干就行。尤其是艾草长得快,一年可以收割两次,头年亩产干艾叶大约600斤,第二年丰产期每亩可以产出1000斤左右的干叶,合作社按3元每斤的价格收购,每亩平均能有3000多元的收入。今年,合作社从河南拉回两车10多万株艾草苗,全部免费发给了贫困户。
  “毕竟是新栽植,自己也不敢种多了,抱着种两亩试试看的心态,没想到今年就收入了近4000元,比种粮食划算多了。”村民张铁项高兴地说,从今年5月开始,他和妻子没再出门打工,而是专心在家里种植采集艾叶。“比以前在建筑工地打工强多了,干这个时间自由,不需要强体力劳动,关键是收入还不错。跟我在建筑工地干小工比,收入更多。”张铁项补充道。村民杨慧琴说她家光是卖艾叶,就收入了3000元。“价格很好,明年再多种几亩(艾草),厂子就在门口,卖起来都方便。”村民陈琴娃也是艾叶种植大军中的一员,60多岁的她平时一个人住在老家,今年夏天靠卖艾叶挣了1000多元。“谁能想到这东西也能卖钱,过去也就端午节的时候割几棵拿回家插在门上,我这把年纪也算是开了眼界。”她笑呵呵地说。
  据了解,博艾艾草加工专业合作社满负荷生产需要建万亩艾草种植基地,可实现年加工艾草1080吨,生产初级艾绒486吨,黄金绒100吨,产值1000余万元。现在在沙河川村,400多户村民几乎家家种艾,采艾叶、卖艾叶,已经成了大多数村民的生财之道。
  农民变工人
  沙河川农业综合扶贫产业示范园项目规划80亩,建设内容主要包括观赏性荷塘5亩,虹鳟冷水鱼养殖区55亩、肉鸭养殖1000只,预计产值1300多万元。目前,一期项目投入80多万元,率先建成艾叶产品加工区。加工区占地20亩,于今年6月建成,7月份投产,现有工人30人,他们都是当地的村民,多数是贫困户。杨洛莹是艾绒被加工车间的一名女工,今年28岁,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父母和奶奶都患病在身,两个孩子尚且年幼。她在家里照顾老人和孩子,一家人的吃穿用度仅靠丈夫在外打工的微薄收入,因此成了村上的在册贫困户。今年艾草加工厂建成后,家里种了3亩地的艾草,她还到厂里来做工。“老人需要人管,两个孩子要读书,当然希望能在家门口有份工作。地里种上艾草,比农作物更值钱,老公不用外出弄钱了,也能顾得着家了。”杨洛莹说,她不但在车间干活,还负责给厂里的工人做饭,可以挣两份工资,这样一来,明年就能顺利脱贫了。
  女工蔡金玲以前在西安、北京打工,为了方便孩子上学和照顾家庭,她也回到村里,在艾草加工厂上班。“和外面一样,8小时工作制,中午12点在厂里吃一顿饭,休息两小时,下午干到6点就可以回家陪孩子了,一个月下来能挣两三千元,我很满足了。”
  从漫山遍野少人问津,到被人“家养”乃至深度加工,艾草经历了“野草变瑰宝”的蜕变。作为带动贫困户脱贫的合作社的领头人陈军龙十分看好种植基地带来的产业效应。他介绍,艾草是许多中药企业生产的原材料之一,这个扶贫项目推进实施后,不仅能帮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还能降低企业的原材料供应成本,基地发展起来了,产品也做出来了,下一步将考虑拓展销售渠道,进一步带动村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