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17年12月1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石门古今
文/图 刘剑锋
文章字数:5025



   
   
  从华阴的罗夫南入迂回曲折的大夫峪,翻越秦岭后,旅人们人困马乏,最想要的就是有一个能吃饭、能歇脚、能给牲口喂草料的客栈铺驿。于是,黄龙山下这条自古贯通关中陕南的古道上,一个驿站便应运而生,它就是黄龙铺。比黄龙铺更古老的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玉虚洞。不仅如此,流金泻银的石门还有钼,有金,更有人们趋之若鹜的紫绿玛瑙。
  黄龙铺
  《徐霞客游记》有这样一句:“上下共五里,又十里为黄螺铺。”
  徐霞客是今江苏江阴市人。如同北方人常常听不懂南方话一样,他对洛南石门话恐怕也如云里雾里,把“黄龙铺”听作了“黄螺铺”并不奇怪。
  越过秦岭山巅进入洛南石门,有两座山,一座黄龙山,一座青龙山,一南一北呼应着顺川而去。黄龙铺位于黄龙山下,因而名之。“黄龙”后面加个“铺”,据《陕西省洛南县地名志》,明时,此地曾设驿铺,故名“黄龙铺”。石门镇还有一个铺,即杨城铺,可见这条自古联通陕南关中的通道的重要。
  黄龙铺位于石门镇西北20余公里,北去华阴、华县。因处华山之南,又称“华阳山”。清顾炎武《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四陕西三》载:“阳华山,在县东北。《水经注》:洛水自上洛县东北流,经拒阳城西北,分为二水。枝渠东北出为门水。门水又东北历阳华之山,即华阳也。武王归马之处。秦魏冉同父弟芊戎封华阳君,亦此地。”门水即石门河。黄龙铺深山为石门河源头。
  《陕西省邮电史志》载,清康熙二年(即1663年),经明末战乱,全县置铺11处,司铺兵26名,总铺设于洛南城内。黄龙铺乃11铺之一,置有伙房,配备有驿马。据《洛南县志》:“到乾隆十一年即1746年,北二十五里齐家坡铺,三十里杨氏城铺,二十里板庙河铺,再经黄龙铺至华阴县瓮峪铺。”清光绪三十四年(即1908年),洛南县设立邮政代办所,民国元年(即1912年)设立洛南县电信局,于是,铺舍投递转送官文职能逐渐被替代。
  现在,走进黄龙山下这个寂然的小村落,黄龙铺作为铺驿的痕迹和气息依然在。古驿站的格局没有变,一条小街自北而南,宁静而古朴。街边的许多老房子是残留下来的街坊门面,土坯的墙壁,木板门,门脑之上是大块的木板牌匾,甚至有小阁楼的。那些在漫长的岁月里匆匆而过的人们,是曾经在小小的货铺里买过山货,在小街的客栈里歇息,也是在青石铺着的街头欣赏过清凉的山月的。
  走在小街上,街上的人告诉我,这条街的北端过去有个过风楼,修得非常气派;而小街的南端又建有一座大牌楼,同样的气派,与过风楼一南一北呼应着,现在已荡然无存。南边的街上有关帝庙一座,有戏楼,逢年过节这里敲锣打鼓,舞台上是要唱大戏的。可见黄龙铺昔日的繁盛。
  街南一座屋子的墙上镶嵌着两块石碑,是重修关帝庙的功德碑。立碑的时间是“大清乾隆五八年”。
  因为自古为洛华的必经之地,古往今来在黄龙铺留宿歇息的旅人,免不了是要留下诗文的。清人陈绶就真真切切地写过黄龙铺。
  陈绶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拔贡,次年入京应试,朝考一等,得七品京官加封四级,出任吏部考功司兼验封司行走。后因母亲年老多病,遂辞官回乡。诗《黄龙铺早发》为其回乡之后所作:
  旅馆栖迟夜未阑,鸡声忽又催吟鞍。
  居贫似被诗书误,赋别莫如骨肉难。
  室迩望云犹识处,峰深当署亦生寒。
  兹行非为双亲老,冯铗何由逼我弹。
  时光流转,当时客栈旅馆已烟消云散,不觅踪迹,只留下诗人在这里发出的对双亲骨肉之情的感叹。
  黄龙铺周围山地是“小秦岭元古界剖面”保护地。“元古界”为地质学名词,属年代地层单位,是地质时代中的一个时期,距今约18亿年—5.7亿年,其化石上贮存着古地理、古生物、古气候、古构造、古地磁等大量自然信息和各种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1987年9月,经国家批准,建立小秦岭元古界剖面保护点。其剖面地层发育良好,剖面下部为太古界太华群,剖面地层出露完好,古生物化石比较丰富,岩石类型多样,从剖面上可看到海底喷发的火山岩,不同类型的沉积岩斜层理和波痕,以及古冰川遗迹和古溶洞等有意义的地质现象,它是小秦岭地区地质历史的天然博物馆。
  石门自古出金银。《山海经》载:“阳华之山,其阳多金玉,其阴多青雄黄。”《新唐书·地理志》:“洛南有金。”明万历《陕西通志》(卷三五附录):“华山有金矿,采之可以富国。”等等,均指此地。乾隆《雒南县志》:“嘉靖八年(1529)黄龙山矿盗发。……嘉靖末年,土人何恕等聚众白花岭盗矿,至万余人,十年不可得围制,后会兵剿平。”可见当时黄龙铺一带矿山开采之盛。
  石门的青山之下深藏着极为丰富的钼矿资源,而钼资源集中于黄龙铺。1994年,黄龙铺办起了两个250吨钼选厂,1995年开始投产。在以后的钼矿开采中,随着钼价以惊人的几何级数不断飙升,让一些为钱发愁的甚至穷困潦倒者,一夜间暴富,腰缠万贯,日进斗金、日进万斗金、日进万万斗金的神话在这里成为现实。黄龙钼矿区也是陕西省第二大钼矿区。
  位于黄龙铺的黄龙钼业小区于1998年被陕西省政府命名为重点工业小区之一,是洛南县三大工业园区之一,与中国著名的“钼都”——金堆钼业公司相邻。据统计,小区有包括钼业在内企业共计69家,曾经支撑着全县矿产资源开发的半壁江山。玉虚洞·太白庙石门镇三岔村有条南北走向的川道,川道东边罗沟的密林里有座大悲寺。大悲寺是大乘佛教在中国大陆唯一不设立功德箱的佛寺之一。洛南大悲寺自南而北修建,曾有山门殿、中殿即大雄宝殿、后殿即大悲殿三重建筑,错落有致,气势不凡。由于年久失修,日渐破败,至“文革”期间被彻底毁弃。
  传宋时一位僧人一日在大悲寺后逐玉兔至崖壁,发现一洞,洞窟深幽空阔,奇石嶙峋婉廻,恍若空灵超凡之玉虚之界,便名“玉虚洞”。
  玉虚洞位于石门镇西北约7公里,属秦岭支脉喀斯特地貌溶洞。
  玉虚洞外山峦婉转,绿树回环,烟霞缭绕,景色如画。入洞后便是高近10米、宽约20多米的空间,犹如宏阔幽暗的大厅。深约800米的洞有8个支洞呈环形分布,大洞曲廻,幽邃婉转,而小洞则起伏回环,穿插其间,构成了洞内幽深奇异的洞窟景观。钟乳石玲珑剔透、千姿百态、斑斓缤纷,或如瀑布飞溅,群峰逶迤,或如深潭荡波,莲花扶风,或如神塔高擎,神佛打坐,气象万千,美不胜收。后人在洞中以其鬼斧神工钟乳之势,命名曰“黑龙探幽”“柏柱擎天”“莲池映趣”“银佛禅座”“群峰竞秀”“牛皮悬天”等。若葡萄串串生辉的,叫“葡萄洞”,仿佛鼓乐哄然而鸣,称“锣鼓洞”,不一而足。玉虚被认为是“仙宫”,北周庾信《步虚词》就有“寂绝乘丹气,玄冥上玉虚”的句子。
  传宋人孙应时曾在此写下《玉虚洞》诗:
  驾言玉虚游,奇绝慰心赏。
  余雪明层阴,初旭上清朗。
  寒溪玻璃色,远壑风雨响。
  洞门划褰开,瑶室下深广。
  云霞夹日月,麾幢导龙象。
  异哉非人境,俨然故仙仗。
  犬鹿访前闻,笙鹤寄真想。
  天宝本衰运,灵扃为谁敞。
  把酒酵孤亭,回头叹尘鞍。
  幽讨方自兹,当费屐几两。
  传同为宋人的邓深游玉虚洞后也写下同题诗《玉虚洞》:
  龙象现形严佛王,乌蟾垂象烛壶天。
  惜哉不遇江坡赏,为作新诗与世传。
  传还有个宋人叫钱亿年的,第二次游玉虚洞依韵所作《次游玉虚洞韵》:
  茂松修竹昼阴阴,涧水幽流一径深。
  未必山中无外事,须知静躁总因心。
  清代洛南人李楷也写有《玉虚洞》诗:
  嵚崎碧岫白云隈,洞里神工信异哉。
  喷气迷空惊雨集,奔雷飞火有龙来。
  何年丹鼎烟犹澹,此日瑶田手自栽。
  仙简霞文钟乳嫩,中天又见化人台。
  唯可惜的是,被古人吟咏称颂的玉虚洞,其鬼斧神工、斑斓披覆的钟乳石,多被无良之人、贪婪之徒肆意砍砸,许多美轮美奂的钟乳石或被砍断搬进屋院,据为己有,或被卖掉,中饱私囊,令人叹息。
  石门还有个太白庙。
  传李白曾在石门游历,这里现在还有个叫作“太白岔”的村子。村子田畴千亩,青山环绕,村舍俨然,李太白在此流连忘返。传说此时有个巫医假装神仙附体,横行乡里,图财害命,戏弄妇女,百姓不堪其扰。李太白到此惩戒巫医,乡里遂得以安宁。为了感激李太白,百姓就在一高台之上建造了太白庙,每月初一十五,人们前来焚香祭拜。
  太白庙坐北向南,三体一院建置,门额白底黑字书“太白庙”三字;正殿悬匾木雕“太白诗仙”四个斗大金字,塑有李太白全身像。东西两山墙内绘有李太白掌故画。园内有苍松,旁有大钟。大门有联一副:“晨钟暮鼓惊醒世间名利客,朝吟夕诵换回尘寰梦迷人。”
  此地传有颂李太白诗句:
  入泥不污吐清莲,义侠沦落在世间。
  翰林抱负终是梦,落踩红尘自成仙。
  石门镇文化研究者吕三运先生写有《谒太白庙》:
  朝闻林海起钟声,远望高山曙欲晴。
  嵬嵬峻峰无鸟迹,隐隐荒径有人行。
  庙院一棵苍松老,岩下三湾浅水清。
  滚滚红尘烦恼事,轻轻说给庙台听。
  公元1958年适逢“大跃进”大炼钢铁,
  庙里大钟被炼了铁,庙宇于“文革”时被当作“四旧”拆除,现仅留庙台。
  让人趋之若鹜的紫绿玛瑙
  2015年6月,一则《洛南现大量玛瑙石——一村民采挖中身亡,当地政府紧急叫停》的报道,被各媒体纷纷转载,一时间吸引了人们的眼球。报道称,洛南县石门、石坡两镇境内的秦岭山一带发现珍贵的玛瑙石,惹得附近村民纷纷带着工具上山采挖。6月21日中午,该县石门镇一村民因此而意外身亡。目前当地公安部门已介入调查,国土、当地政府已发出紧急通知禁止村民非法采挖,以免发生类似意外事故。
  2017年7月发表在英文学术期刊《地球科学前沿》上的一篇文章《洛南紫绿玛瑙地质特征及其综合开发利用》(作者张锋军,杜少喜,王淼,杨运军)称:“紫绿玛瑙为全世界稀缺品种,近年来发现的洛南紫绿玛瑙为21世纪中国宝玉石资源重大发现,其古称紫玉,近代称为洛翠玉,2012年宝玉石界命名为紫绿玛瑙,因其产于华山南麓,亦称华阳玉,为中国目前紫绿玛瑙唯一产地。其质地温润坚毅,色彩饱和浓艳,色调丰富,色差截然,层次分明,组合多样,可雕性好,资源稀缺受到市场追捧,业界学者将紫绿玛瑙列为市场新贵,与翡翠、和田玉、南红玛瑙并称四大国玉,有‘九色之首,百玉之尊’雅称。”并指出紫玛瑙的用途:“主要用于中高档文玩、宝玉石,可作挂件、吊坠、配饰、把玩件、摆件、奇石等;亦可用作中药、工业研磨材料等。”
  古代以紫玛瑙为祥瑞之物。《宋书·符瑞志下》:“黄银紫玉,王者不藏金玉,则黄银紫玉光见深山。”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正纬》:“白鱼赤鸟之符,黄金紫玉之瑞。”汉代至魏晋、南北朝时期,道家文化盛行之时,紫绿玛瑙除做文玩、器皿外,最主要用来炼丹,吐纳服食。而中国四大发明的“火药术”就是在用紫绿玛瑙服食炼丹过程中发明的。
  紫绿玛瑙在儒家文化被誉为求知、上进、忠贞爱情的象征;后人以老子为师,青牛为范,传承紫绿精神,重德敬道。佛家、道家文化以紫色代表天道正色,以紫气代表修为最高层次,素有“紫气东来,天降祥瑞”之说。阴阳学说认为,紫色为阴阳相容之色,阴阳相济,生生不息。紫色亦为帝王之色,“大道行焉,大富大贵”。纵观历史,除周代以外,所有朝代均以紫色为正色。可见,紫绿玛瑙自古即为“九色之首,国玉正统”。
  石门青山之下深藏着丰富的紫绿玛瑙。
  但曾几何时,人们对它的价值却知之甚少。老家在石门镇的樊东坡先生对我说,过去,石门人在山上采挖到这些色彩鲜艳、晶莹剔透的石头,并不知道其珍贵,采挖回来后,有的将其捣碎当作米石用来粉刷外墙壁,有的用来砌院墙、铺路,甚至有人用其砌了猪圈。
  洛南紫绿玛瑙藏量有多少?据《洛南紫绿玛瑙地质特征及其综合开发利用》一文称:“紫绿玛瑙有效含矿面积100余平方公里,厚度5—17m,今以含矿率0.5%,厚度5m,不计顶底近矿围岩含矿,按体重2.6g/cm3计,则紫绿玛瑙资源量为650万吨;若以平均含矿率上限5%概算,则紫绿玛瑙资源量为6500万吨。”据陕西省国土厅官网称,2016年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基金办委托陕西省建材地质队开展紫绿玛瑙预查,同年10月省国土厅发布新闻,称该“玉石矿资源达数百万吨,潜在经济价值逾千亿元,找矿前景广阔”“特有的紫绿搭配样式多样,为国内外独有,市场前景看好”。
  洛南紫绿玛瑙发现于2011年,次年正式命名,2015年其采挖达到高潮,原石售价由发现时的每千克0.5—1元上涨到每千克300—1000元。由于价格暴涨,人们蜂拥而至,采挖者一度达到2000余人,外地石料客商也纷至沓来,一时间石门镇宾馆爆满,人群簇拥,更引发了安全事故。
  为了杜绝安全事故,排除隐患,抑制紫绿玛瑙无序开采,保护国家矿产资源,近年来洛南县进行多次整治。2017年4至6月,便开展了三次联合执法行动,无序开采得以有效抑制。《洛南紫绿玛瑙地质特征及其综合开发利用》一文提出了洛南紫绿玛瑙“开发构想”:“应由政府主管部门制定洛南紫绿玛瑙勘查开发规划,给予优惠措施,引进有实力企业,建立开采、加工、销售一体化企业,以紫绿玛瑙为载体,开发和宣传地域文化,带动旅游、餐饮、文化等产业发展。”“通过紫绿玛瑙开发,打造洛南历史文化大县形象,提高陕西经济、文化水平,塑造一流旅游、文化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