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18年01月1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脱贫攻坚这一年 乾佑河畔战犹酣
——柞水县2017年脱贫攻坚亮点采撷
文章字数:4055

“三变”现场推进会
 
就业创业现场观摩会

柞水县红岳药材有限公司股东分红大会

移风易俗现场会

新建成容量5000户的育才移民小区

爱心超市

杏坪镇云蒙村卫生室在开展健康体检(吴履山 摄)

脱贫产业让贫困群众过上幸福生活

食用菌技术研究示范基地(张忠良 摄)

木耳小镇(张忠良 摄)
  2017年,柞水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坚持把脱贫攻坚工作与“四化同步”、三产融合、城乡一体等工作系统推进,按照“春季攻势、夏季行动、秋季冲刺、冬季决胜”的阶段安排,集中精力开展数据清洗、问题整改、四支力量整合、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脱贫产业推进月、“‘三变’改革+集体经济”等活动,全力推进年度脱贫攻坚工作任务完成,“八个一批”帮扶政策较好落实,工作整体水平持续提升,二三季度脱贫攻坚考核全市第一。2017年实现了脱贫8个村、2500户9316人,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打好了脱贫攻坚战役,硕果累累。
  战果一
  “一主两优”:脱贫产业覆盖两万贫困人口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该县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的治本之策,积极探索“菜单式扶贫”“三变三化”,深化“三带一创”的产业扶贫模式,使贫困地区群众以产业增收致富的步伐明显加快。
  “我们把全县绝大多数的贫困县都镶嵌到了产业链上,木耳产业带动了近50%的贫困户,乡村旅游带动近30%,林下中药材带动近20%,省市产业发展推进会都在我县召开。”这是县委书记陈璇在国新办举办的县委书记共话脱贫记者见面会上的讲话。今年来,柞水县大力发展林下中药材,全县形成了以木耳产业为主导,优先发展乡村旅游和林下经济的“一主两优”脱贫产业格局。柞水县强化规划引领,制定了木耳产业发展的“1153”规划,就是一万亩、一亿袋、五千吨产值、三亿的收入。制定了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打造成西安的第二生活区、后花园。制定的林下中药材发展基地,盘龙药业去年通过IPO在中小板主板上市,这是陕西的第一家。
  战果二
  创业就业:贫困人口有了稳定收入来源
  8月,成功举办全市就业创业扶贫现场观摩会,9月,在全省就业扶贫现场观摩会上做交流发言,创新“三建三带”就业扶贫、“1+3”培训模式等经验和做法被省市认可并在全省推广。
  2017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2252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88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210名。通过招聘会、免费职业介绍、有组织劳务输出,全年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3.5万人,创经济收入5.26亿元。实现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2020人。全年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762万元。建成创业孵化基地6个,其中市级创业孵化基地1个;建成创业示范镇4个,创业示范村12个,创业示范企业14个。通过“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种养大户+贫困户”“农村电商+贫困户”等模式,吸纳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开通了柞水县就业创业、柞水人社、E信通微信平台和柞水县就业创业QQ群等互联网平台,实现了获取招聘信息不出村、人岗对接不出镇。
  战果三
  “三变”改革:激活集体经济一潭水
  实施“党支部+‘三变’改革+集体经济+贫困户”模式,抓顶层设计、党建引领和示范带动,通过集体控股、企业合股、村民参股等方式,做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该县成立“三变”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落实12名县级领导负责药、果、畜、光伏、旅游、电商等十大扶贫产业和16个“三变”改革试点(示范)村的包抓工作。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制定村级集体经济发展5种工作模式,确立了“一年抓示范、两年全覆盖、三年上水平”工作思路。精心挑选资源底蕴厚、群众基础好、队伍活力强的朱家湾、车家河、梨园、老庵寺等6个村作为“三变”改革示范点进行创建,加大人、财、物投入力度,积极培育,做到及时总结提炼经验,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在农民合作社、非公企业等“三变”改革第一线建立党支部83个,广泛开展“支部联建、工作联动”模式,不断强化党建引领作用。
  战果四
  “两房建设”:近3000千户贫困户住上暖心房
  柞水县全力推进移民住房、设施配套、产业培育、政策落实、后续保障、试点示范等工作,超额完成了移民搬迁任务。全县已有986户贫困户完成危房改造,移民搬迁1751户。
  在危房改造方面,严格工作程序,实现一户一档管理制度,确保识别精准,鉴定科学,改造有方案有图纸,质量有监督,住房有保障。同时,采取排名通报的方式,加快推进危房改造进度。在移民搬迁方面,按照人均不超过25平方米的政策红线,先后举行3次安置房分配仪式,通过公开摇号方式,分配并交付住房钥匙1662套,安置易地扶贫搬迁对象6659人。制定了移民搬迁安置社区特色产业、劳务经济等脱贫措施,770名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变身“上班族”。动员250户搬迁群众将土地流转承包或者折价入股给产业大户经营,增加了搬迁群众收入。
  战果五
  “四重保障”让贫困人口病有所医
  通过健全“四重保障”机制,简化贫困人口就医报销程序,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县域内“先住院后付费”制度,实行医疗保障“一站式”即时结算,积极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方便贫困群众就医。
  率先在全市实现“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并实行医疗保障报销代办制度,在柞水召开全市健康扶贫“四重保障”一站式服务现场会。全面落实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等“三个一批”政策,减少因病致贫存量,目前救治健康扶贫对象99950人次,贫困人口新农合、大病保险住院报销6424人。县财政落实700万元政府兜底保障基金,构建多重医疗保障制度,确保贫困人口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达到90%以上。严格执行镇办卫生院合规费用100%、县级和市级医院合规费用95%、92%以上的刚性标准,从根本上降低患者的医药费用负担。
  战果六
  科技创新:成为脱贫攻坚强支撑
  在全国科技活动周科技扶贫精准脱贫成果展上展出了以永生花、柞水地道中药材、中成药和核桃油为代表的系列科技扶贫成果,得到了国家领导同志的关注。陕西省科技厅科技扶贫第一书记培训会在柞召开。
  该县创新“三联三帮三带”科技扶贫模式成效凸显。“三联三帮三带”即科研院所联系龙头企业,帮助企业技术创新,带动一批贫困户脱贫;三区人才联系产业合作社,帮助产业发展壮大,带动一批贫困户造血功能增强;科技特派员联系产业大户,帮助提升科学管理,带动一批贫困户转化为产业大户。目前,在全县征集和筛选了6大类91个科技需求项目,计划用3年时间,逐步实施,同时通过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直接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脱贫。并且,建成1700平方米的陕西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柞水分中心,启动建设两个院士工作站,规划建设柞水县食用菌科技示范小镇,建成2000余平方米的电子商务中心。
  战果七
  旅游扶贫:守住绿水青山也能摆脱贫困
  该县以产业绿色化、城镇景区化和田园景观化之路为引领,创新推行“四联”模式、“十动组合”,走出了一条旅游脱贫、旅游富民、旅游强县的新路子。
  柞水县依托景区发展乡村旅游,借用景区景点的市场吸引力和农村的优美景观、乡村民情,整合资金2.04亿元,实施了贫困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改善工程,建成美丽乡村46个,直接带动当地1.1万贫困人口实现增收。拓展景区发展休闲农业,以园区变景区为目标,大力实施一村一品工程,整合涉农资金1.7亿元,实施了农业旅游项目23个,发展涉农经济组织265个,带动当地8000多户两万多名贫困人口实现增收。18个村把乡村旅游确定为贫困村的主导产业,围绕服务旅游产业发展,就地解决就业人数近两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旅游收入占33.5%。开发了陕南杀猪饭、孝义流水席、药膳十三花等具有地方传统的特色饮食,带动100多名贫困妇女实现技能创业。
  战果八
 流域开发:探索破解深度贫困新路径
  柞水县坚持“基础先行、产业带动、整村开发、全流域打造”的思路,集中优势兵力,全力打造西川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形成脱贫攻坚示范主战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探索了一条突破深度贫困坚冰的新路径。
  该县抢抓国家开发性金融支持卡内村基础设施建设机遇,以“民富、村美、产业强”为方向,以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以贫困户居室改造为重点、以培育增收产业为核心,打造脱贫攻坚实验田。坚持“以企业带动产业,以产业支撑园区,以园区带动脱贫”的思路,规划建设以西川村地栽木耳为主的木耳小镇,以金盆村火鸡、鸵鸟为主的特色养殖产业园,以老庵寺食用菌、中药材、景区开发为主的农旅小镇等一批脱贫产业。
  战果九
  苏陕协作:共奔小康迈出新步伐
  柞水县积极抢抓与南京市高淳区扶贫协作机遇,主动对接联系,深化务实合作,双方今年以来已对接落实10个总投资20多亿元的合作项目。8个苏陕帮扶项目,拟争取对口帮扶资金2200万元,可带动2000余户贫困户人口受益。
  两地签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协作和经济合作战略协议》,建立了扶贫协作联席会议制度、主要工作部门协调机制、帮扶结对关系等工作协商推进机制。配合南京市政府编制完成了《“十三五”南京东西协作规划(商洛)》,将柞水51个贫困村和县域工业集中园区、西川国际慢城、柞水高陶文化体验中心、洞天福地特色小镇等4个项目纳入规划之中,明确了2017-2020年间两地扶贫协作的主要内容和保障措施。与高淳区政府和相关企业签订了《西川国际慢城建设项目协议书》《柞水高陶文化体验项目协议书》,明确产业合作方向和重点任务。
  战果十
  精神扶贫: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4月,商洛市移风易俗暨精神文化脱贫现场推进会在柞水召开。9月,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暨“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经验交流会、7-8月“陕西好人榜”发布仪式暨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柞水召开。
  柞水县组建精神文化脱贫巡讲团,讲扶贫政策暖民心、讲典型人物鼓斗志、讲道德模范树标杆、演文艺节目扬正气、送致富技能激活力,每季度评选一次“我发现我推荐脱贫攻坚最美人”活动。今年全县共评选125名脱贫攻坚先进典型,成为广大干部和贫困群众学习的榜样和目标。在79个有脱贫任务的村(社区)设置“移风易俗红黑榜”,让脱贫攻坚当中存在的“等靠要”“懒散慢”“争访闹”等问题,置于公众评判和舆论监督之下,充分发挥了道德教化和群众自我教育的作用。
  同时,柞水县在立规矩、抓整合、强督查、常激励上下功夫,坚持严管与厚爱、激励与问责相结合,整合“四支队伍”力量,发挥主力军作用,为打赢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策划:王小宁 组稿:张珊 卢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