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18年01月1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发现生活中人们的善意和温情
——评王卫民的《乡村的冬天》
文章字数:1498
  王卫民是一个关注乡村生活的作家,也是一个能把乡村日常生活写得入情入理的作家。很多作家也写乡村,但很少有人写得这么入味。王卫民能把乡村生活细致地呈现到作品中,在于他有深厚的乡村生活经验和对乡民的朴实情感。王卫民写乡村生活由来已久,早期的石村系列小说,包括《叼着猪尾巴的笑》《圈套》《横事》《挂红》《一丘之貉》《野庄子》《是谁打断了村长的腿》《都是猪惹的祸》《那年那月那些事》《拖拉机站》等都是紧贴乡里人家的琐碎生活,乡村人的情感和心理变迁、富有地域特色的乡村风俗民情等都在他的作品里得到展现。与贾平凹先生相比,他的作品虽没有宏大的结构和形而上的对农村发展的整体性思考,却有对现实农村生活的具体呈现,是一个村子真实而具体的发展记录。
  《乡村的冬天》是王卫民宫村系列的一篇,能看出他这一时期的写作特点。比如,王卫民注重对生活事件的艺术提炼,这是他一贯的艺术特点。他善于在一线串珠的结构线索中突出主题,充分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剪裁能力和艺术凝练的功底。《横事》中以“村长家死了一只猫”为叙述线索,透视诸多人物的心理。《圈套》以修桥事件作为引子,暴露基层官员的腐败现象。《乡村的冬天》以五保户金三爷爷之死作为故事的引子,以“白喜事”变成“红喜事”作为叙事线索,叙述宫村人面对村中寡居老人死亡后的种种表现,反映在新时代背景下,村中人包括村长宫力和外出打工人员宫卯、宫谋儿等的心理和情感世界的变化。从这篇文章中,也可看出,王卫民在写作态度上发生了变化,逐渐褪去早期犀利的揭露和批判主题,用一种温热的情感去面对生活,发现生活中人们的善意和温情,其实这也是作者对农村发展的正面状态的描摹。随着经济的发展,出外打工的村中人在生活中仍需要有精神的慰藉,这慰藉来自出生地和儿时的情感记忆。“五保户爷爷”就是这种乡村记忆和情感的集中体现。不过,作品里的“五保户爷爷”更多是以人格美好而存在于人的心中,如果“五保户爷爷”身上更多一层乡村儒者的风范,那就更能体现出人们对传统民间乡里之情的认可。传统文化更注重人们之间的情感维系,在逐渐功利化的世界里,“五保户爷爷”或是人们内心里对传统的回望。
  王卫民的宫村系列,比如《宫常章的幸福生活》《曾经热闹的日子》《瓜滚在园里》《浅水湾》等,比起早期的石村系列,其更注意乡村日常情景的细节描绘,细节描写冲淡了故事情节,却能表达更丰富细腻的情感和心理。现实主义作家的写作功底,很重要的一点在于作者是否具有描摹细微情景的能力。《乡村的冬天》中情节冲淡,叙述疏朗。作者一开始以五保户金三爷之死作为叙述的引子,但随即并没有叙述死后如何,而是荡开一笔,叙述宫力和金三爷的交往,这些事件,历历在目,如在眼前,充分体现作者的叙事功底。在叙述宫力和金三爷的交往中,插入金三爷所住的瓦屋和场面的闲笔,这些其实都是散文笔法,也与故事主要事件关系不大,但正是在对这些情景的描绘中,展现出作者不急不躁的叙述耐心和细节的编织功力,营造出村人们对传统村落的缅怀,也为下文那些在外打工的人们电话问询不停息做了铺垫,人们为什么要急着赶回来参加金三爷爷的丧葬仪式,就是一种缅怀,不仅是对一个人,而且有对过去生活记忆的缅怀。对过去生活记忆的缅怀,宫卯和宫谋儿与金三爷爷的交往在后面的叙述中得到深入的呈现。这样,细节的铺垫,事件的咬合,人物的情感和心理变化,在叙述中层层展开。我尤为欣赏作者叙述过程中的不急不躁,这得力于作者充实的农村生活经验,也得力于作者用细节把握生活的能力。《乡村的冬天》题目也好,在乡村的冬天,白喜事变成了红喜事,这红的意象,是人们情感世界里的热情和温暖,有了这抹红,乡村的冬天也就有了一种温暖的情调和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