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18年01月2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商洛的“国家宝藏”(二)
文化的使者
文章字数:1361
                    
             青釉持鼓童子像 
  宋代。高8.8厘米,底宽5.3厘米,重80克。商洛市政府基地出土。瓷器上的童子为盘坐式,头戴荷叶帽,双手持鼓。造型独特精美,制作难度技术较高,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精品。

                     
              白釉黑花双耳罐
  明代。商洛市药材公司明代墓出土,高21厘米,口径13厘米,底径8厘米。直口,溜肩,斜腹,圈足,肩部印有黑花,双耳。它是在白底上用黑彩画出花草纹,生动简洁,富有动感。这种风格的瓷器多见于磁州窑系。

                  
           青釉贴塑人物渣斗
  宋代。高十一点七厘米,口径十四厘米,底径七点六厘米。花瓣口,弧腹,圈足,腹部贴塑有五组人物像,造型精美。渣斗,又名唾壶,用于盛装唾吐物。如置于餐桌,专用于盛载肉骨鱼刺等食物渣滓,小型者也用于盛载茶渣,故也列于茶具之中。

                 
              双兽纹滑石器架
  南北朝。石质,通高十二厘米,宽十五厘米,厚四点三厘米。纯白色,器座整体呈﹃亚﹄字形,上下雕有长方形窄板,窄板均向内弯曲,中间雕刻一对立体瑞兽,瑞兽跪坐于底板上,腹圆鼓,低首向上用力撑顶,口大张,舌下伸尽露齿,目圆睁。其为随葬器物,用作搁置或支持器物。
                  
                 凤鸟纹铜镦 
  战国。整体近筒状,椭圆形銎。上半部器壁较直,有两个对称小圆孔,中部装饰鸟形浮雕,下端弧内收呈蹄足状。此器应安装在戈柄末端,出土时其内木柄朽痕尚存,从戈头至镦底全长11.4厘米。

  
  (文/图 苏甜甜)
  正如《国家宝藏》中说的那样:“每一座博物馆都是民族文化基因的宝库,每一件文物的生命轨迹都让人为之叹服。”每件文物出现在世间的那一刻,便烙刻着时代的徽章,随着历史的变迁,便蕴染了岁月的风霜,传承着文化的厚重。它是历史留给现在和未来的精神记忆和文化财富,是唤起民族记忆、重塑历史信仰的重要基石。
  在商洛有这样一批“国家宝藏”,它们在曾经属于自己的年代发光发热,沾染着属于那个时代的气息,伴随拥有者长埋地下……时光荏苒,岁月匆匆,当它们披着尘土再次面世,已经华丽转身成为文化的使者。
  市博物馆自1994年成立起,商洛各县出土、上缴、捐献的文物便慢慢聚集商洛历史博物馆,向世人述说商洛的前世今生。现不仅馆藏丰富,而且品种齐全。展厅位于博物馆一层,面积为216平方米,馆内展览主题为“商洛历史展”与“商洛精品文物展”,展出文物130多件。按时代顺序展出,以“点”串“线”、以“线”构“面”,重点展示商洛从古至今不同时期的文化特点、文明成果。
  馆内展览分为八个板块:序厅部分为商洛的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前言为商洛文物赋;第一单元为早期文明——远古时期商洛,陈展恐龙蛋化石及恐龙足迹化石之外,还有各类石制工具;第二单元为部落遗址——夏商周之商洛,陈展夏商周历代的玉器、石器、骨器、陶器等器物,集中展示商洛在夏商周时期的历史与文明;第三单元为列国珍宝——春秋战国之商洛,陈展丹凤古城楚墓、山阳鹃岭战国墓地中出土的陶器和青铜器以及洛南县城关西寺墓葬出土的陶胎漆器;第四单元为秦关楚界——秦汉之商洛,陈列富水汉墓器物,辅助武关、四皓墓图版,地理与人文上的交织,构成秦汉商洛的历史画卷;第五单元为商於古道——唐宋之商洛,以商於古道为主线,陈列商洛地区唐宋时期的青铜器、金银器、瓷器等精美器物;第六单元为南民北徙——明清之商洛,主要陈列明清时期代表商洛的特色文物,再现商洛博物馆藏品的特色。除基本展览之外还有“石佛像展”等专题和临时展览。
  而今,商洛历史博物馆的这些“文化使者”向世人述说商洛前世今生的同时,也见证着如今的繁华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