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18年02月0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华彩2017
——年度特别策划之二
文章字数:5653

杨阳看望贫困户

春运将至,一场大雪却阻断交通,牛小燕急在心上,与同事们一起在市汽车客运站里铲雪。

冀雪雅在敬老院为老人们服务
   

文/图 本报记者 吉文艳 董楠 方方

在平凡岗位书写人间大爱

 
  2017年,对市汽车客运站站务员牛小燕来说是普通而又不平凡的一年,普通的是她像往年一样坚守在岗位上为广大旅客服务着,不平凡的是她想旅客之所想、急旅客之所急,用女性特有的柔情与细腻,服务好每一名旅客,被大家亲切地誉为“老人的拐杖,盲人的眼睛,外地人的向导,病人的护士,旅客的贴心人”,并因此被评为商洛市第四季度“商洛好人”。荣誉带来的不只是肯定,更是一种鞭策,在新的一年里,牛小燕表示会坚守平凡的岗位,尽己所能更好地为旅客服务。
  见到牛小燕,是在市汽车客运站的广场里,当天还下着鹅毛大雪,牛小燕和同事们拿着铁锨正在铲雪。春运将至,连日里下的一场大雪却阻断了通往外部的交通,整个客运站的工作人员都心急如焚。“能铲一点是一点吧,至少能让来打听情况的人好走点。”牛小燕笑着说,一边不时拍打着落在头顶的雪。牛小燕今年43岁,1993年参加工作以来,从保洁员做起,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用“微笑在前台,满意在旅途”服务每一位旅客,是客运站里有名的“热心大姐”。
  客运站就像一个小社会,来往的是形形色色的人,牛小燕用自己的一颗赤诚之心帮助每一位需要帮助的人。看见抱小孩的妇女,牛小燕会第一时间走上前帮忙换尿布、冲奶粉;遇见步履蹒跚的老人,她总是第一个冲上去搀扶、拿行李;有旅客上前咨询,她会面带微笑耐心讲解。“出门在外都不容易,能帮就要帮,更何况咱就是干这个的。”牛小燕说。
  在车站里,经常会遇到流浪乞讨人员和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回家的人,这时牛小燕总会慷慨解囊,给予帮助。前些年站里的乞讨老人比较多,只要牛小燕遇上,总是给上三块五块,让老人去买口饭吃。外地在商州上学的中学生常常因为把生活费花光而没钱坐车,牛小燕联想到自己的孩子,也总是自掏腰包为学生买票。“将心比心嘛,咱自己也有老人小孩,就想着能帮就帮,不然他们的亲人该多着急啊。”后来需要帮忙买票回家的人越来越多,加上车费涨价,自己一个人难以承担,她便呼吁号召成立一个专项帮扶基金,专门帮助有困难不能回家的旅客。2015年12月,在牛小燕的努力下,“爱心飞扬”帮扶基金成立了。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热心帮助他人的同时,牛小燕也收获了感动。2016年的一天,一个50多岁的中年妇女在候车大厅到处与其他旅客攀谈,牛小燕觉得奇怪,就上去问需不需要帮助,原来这名旅客没钱买票回家,便想找一个同行的人借钱。“本想用我们的基金给她买票,无奈她没有带任何证件,也没有手机,无法核实她的身份,按程序不能启动帮扶基金。”牛小燕说。看着大姐着急的模样,牛小燕便从包里掏出50元钱递给她,让她买票回家。“大姐说家在凤镇,车票只要20多元,执意要把剩下的钱还我,我让她留着,万一路上要倒车或买东西好有准备。”大姐很感动,说她每月都会来商洛医院做理疗,下个月一定把钱还上,牛小燕只是笑着摆手,说不用,并未放在心上。没想到过了一个月,那位中年妇女真的来了,执意还了牛小燕的钱,还给她拿了一堆家里种的豆子、玉米糁。“真的很感动,我只是举手之劳,一想到她拿着那么沉的东西大老远赶来,心里就过意不去。”牛小燕说,这件事也让她感受到了陌生人之间的信任和真情互动,更坚定了帮助他人的想法。
  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站务员牛小燕25年如一日在平凡岗位上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付出,温暖着每一名出门在外的旅客的心。 
  

不忘家乡的女老板

 
  2月5日,在西安打拼多年的洛南县永丰镇的马蝉,提前关掉了公司的门面,早早地和丈夫、孩子回到了家乡。二十多年前,马蝉拿着两万元钱去西安创业,如今56岁的她在西安拥有了自己的房和车,但无论身处何处,每年年关都不忘回乡与亲友团聚。
  1983年,20岁的马蝉在为了生计在洛南县城摆过地摊,在水泥厂当过推销员,在农贸公司当过加工核桃的小时工,只要哪里有活,她就去哪里。1989年,县上开万元户表彰大会,马蝉看见很多人坐着彩车游行,大家都对彩车上的人投去羡慕的眼光。“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大的场面,我就想人家能当万元户,为什么我不行?回家后我就动员家人去西安发展,心想着一年就能挣一万元多好!”马蝉说。她的想法一开始遭到了家人的反对,认为女人就应该安分守己好好持家过日子,但是她始终坚持自己的想法,并给家人做出了保证,一定混出个样子回来。于是,她带着向亲友东拼西凑借来的两万块钱去了西安,从此踏上了经商之路。
  梦想是美好的,现实却很残酷。马蝉初出茅庐,什么也不懂,根本不知道该往哪里投资。“我从小酷爱物理化学,又在机缘巧合下认识了几个做化工生意的朋友。”马蝉很幸运,这几个朋友建议她先试着开一个化学试剂商店,经营化学试剂和仪器仪表。虽然她有一点化学基础知识,但是对于经营化学试剂生意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加上自己一开始又是外行,所以在创业初期,她除了吃饭睡觉,待得最久的地方就是图书馆,买的最多的东西就是关于化学试剂的资料,学习有关知识,防止发生危险。“后来我又改行经营化工原料,在西郊西北化工城开了化工公司,专门经营污水处理药剂和矿山选矿药剂。”马蝉说,在经营过程中,自己也是边学习边经营,始终保持诚信经营客户至上的原则,保证售出的产品合格、价格合理,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使客户受损。
  刚开始创业的时候,马蝉会时常碰钉子。创业第二年的冬天,她接到了安康一位客户的电话,称希望与她合作,挂了电话她便兴冲冲地坐上了开往安康的长途汽车,冒着严寒抵达目的地后,对方却不接电话,她等了一天还是不见对方踪影,只好打道回府。虽然那次没有谈成,但是马蝉并没有放弃创业的念头,而是从中吸取了经验教训。几年后她去榆林谈生意,又遇到了相似的经历,但这次马蝉没有走,打不通电话就去找合作对象,堵着对方谈了五六次,对方终于答应肯与她合作。“做生意你得厚着脸皮去跟人家谈合作,我跑工厂吃闭门羹,最常听到的话就是怎么是女老板,因为性别,能力经常被质疑。”虽然受气受累,但开弓没有回头箭,当初对家人承诺要过上好日子,硬着头皮也要往前闯,就这样,马蝉的生意越做越大,慢慢地有了一定的人脉,也赢得了客户的信任。现在她的污水处理药剂已远销西藏、内蒙、广东、甘肃等地,省内榆林、延安、安康、汉中等地都有合作商。“创业28年,经历了风风雨雨后,终于在西安拥有了自己的房子车子,每年过年回家再也不用挤公交坐大巴了,日子越过越好。”在感叹自己生活变化的同时,马蝉也感叹近几年洛南县的巨大变化,过去从西安到老家要坐6个小时的长途车,进村时雨天两脚泥,晴天两腿土。现在国家政策好了,水泥路直通家门口,只要两个多小时就能和亲戚团聚,而且路上有路灯,不用摸黑走夜路。
  如今,马蝉带着儿子一起创业,常常教育儿子不能忘本,始终记住自己是商洛人,要以诚待人。现在儿女孝顺媳妇贤惠,去年她又有了可爱的孙女,家里每天都充满着欢声笑语,自己的心里有说不出的幸福! 
  

退伍军人的回乡梦

 
  2017年12月1日,是丹凤县龙驹寨街道办马炉村的大日子,因为这天马炉村通村路拓宽改造项目完成实现通车,解决了全村1443位村民出行难问题。马炉村村民贾丹锋高兴地说:“路宽了,车通了,咱村的好日子有指望了,这可多亏了杨支书啊。”正如这位村民所说,提到马炉村这两年的变化,就不得不提杨阳这个80后村支书。
  位于丹凤县龙驹寨街道办南部的马炉村,是一个风景如画但经济落后的贫困村。2012年12月,大学毕业的杨阳怀着满腔热血参军入伍,2014年退伍时,正值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他知道这对贫穷落后的家乡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于是,他放弃了多种选择,毅然决然回到家乡,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马炉村尽快摆脱贫困,让群众早日过上小康生活。2015年2月,马炉村举行干部竞选,村里许多老党员觉得杨阳是个有干劲儿的年轻人,希望他能参加这次选举。当时满怀创业激情的杨阳没有一丝犹豫,就将选举材料交给了组织,报名参加竞选。由于他平日里勤奋踏实的工作作风,得到了组织的信任和群众的支持,被选举为马炉村党支部书记,开始在农村这个舞台上崭露头角。“现在妻子偶尔还拿我开玩笑,说我那点儿工资还不够村里的人情往来,可我心里却踏实了,因为我终于回到了这片养育我的土地上。”杨阳深情地说。
  在杨阳走马上任之前,马炉村一直有一个令全村人都皱眉头的问题——出行难。通村路改造之前,进村道路狭窄,只能容一辆农用车单向通行,而且地势险峻,路边就是陡坡,遇到两辆车会车时十分麻烦,严重影响了村民的生产生活。面对这种情况,杨阳四处奔走跑项目,引投资,先后争取资金50万元,修通了7公里长的两条通组道路,后又将原有的通村路由3.5米拓宽至4.5米,并安装了安全防护栏,这才出现了片头那一幕。解决出行难只是杨阳为村里办的许多好事之一,如今全村人畜饮水问题得到了全面改善,村里环境也变整洁了,但身为全村领头羊的杨阳深知,在脱贫攻坚的一线战场,必须坚持以发展基础设施和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支撑。在他看来,马炉村要想摘掉穷帽,只有靠发展适合村情的产业和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来解决,村民有钱了,村容村貌改善了,才算实现了小康目标。所以,接下来的工作,他都是围绕建设“美丽富裕的新马炉”而开展的。面对马炉村地处偏远、立地条件差、基础设施和集体经济薄弱、产业单一的现状,杨阳一方面积极开展脱贫攻坚政策宣传,逐家逐户地讲解国家的强农惠农政策,让国家福祉惠及全体村民,一方面用自己的退伍金带领村里“能人”去汉中考察学习,成功引进雪莲果种植,并为部分贫困户购买雪莲果种子和化肥,使贫困户有了产业项目,目前全村正在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在杨阳的积极争取下,村上成立了山茱萸专业协会,争取资金20万元,两年来实现山茱萸科学化种植和管理1000亩,提升了全村山茱萸产量和品质,增加了农民收入。据他的朋友和战友介绍,经过几次谈判协商,他成功引进了商洛市申农农林有限公司,30名贫困户在该公司的带动下发展猪牙皂200亩,建立了草编厂,并进行了草编技术培训,通过这两项产业可带动40户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目前,该公司流转土地200多亩,正在建设无公害高山蔬菜基地,打造乡村旅游项目。
  通过两年的辛勤工作,目前马炉村正在有条不紊地向前发展,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他的工作也得到了上级单位的高度认可。2015年6月,马炉村先后被中国科协和财政部表彰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2016年12月被商洛市科协表彰为“全市科普示范村”,而杨阳本人也于2016年7月被龙驹寨街道党委授予“红星党员”称号,被推选为中国共产党丹凤县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代表,2017年5月被共青团丹凤县委授予“丹凤好青年”称号。
  这些成绩的取得,与他辛勤的工作密不可分。正如杨阳说的那样:“我不想像蒲公英一样满天飞,我只想将自己的根扎在生我养我的村里。” 
  

公益路上的巾帼风采

 
  对46岁的冀雪雅来说,2017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为了更好地传播正能量,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10多年来一直从事公益和慈善事业的她,终于在2017年4月,如愿和商洛市妇女联合会牵头成立了商洛市首家注册登记、专注妇女与儿童的志愿者协会——商洛市巾帼志愿者协会,并担任会长。协会共有90多名会员,其中有下岗女工、警察、教师、育婴师、心理咨询师等各行各业热心公益事业的普通人,包括20多名男性成员。这一年,冀雪雅与他们相识相聚,共同用爱心温暖困境中的人们。
  翻开冀雪雅床头的日记本,里面这样写道:“在商洛市巾帼志愿者协会这个团队中,每个人都是一名普通志愿者。大家没有固定的服务时间,没有固定的服务场所,但都在以百分之百的真诚和热情回馈社会。希望更多的人能加入我们的爱心大家庭,常怀感恩心,传递正能量,形成人人热心公益事业的社会新风尚!”怀着对公益事业的执着,这一年冀雪雅携手90多名会员,用自己的行动与热情为服务社会做出表率,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他们先后组织了“牵手万家与爱同行”编织毛衣活动,参与并组织协会成员编织毛衣45件;春节探望贫困妇女送温暖活动,募集善款5000元,组织看望10户贫困妇女和一位特困妇女,帮她们欢度春节。在冀雪雅的多方奔走和广大会员的共同努力下,2017年9月“99公益日”那天,借助腾讯配捐平台,筹集善款20多万元,争取到壹基金儿童服务站、壹基金温暖包、义仓义坊和福利彩票公益金支持商洛社会组织发展社区流动留守儿童之家4个公益项目,其中落地商州区东店子社区的壹基金儿童服务站,为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提供一个安全学习、活动的空间和环境。“这里开放后,寒暑假都有志愿者陪护孩子们学习,并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度过美好的童年假期。东店子小学的50名建档
  贫困儿童终于可以享受到免费的课后陪护和阅读游戏等活动啦。”冀雪雅说。壹基金儿童服务站项目计划为辖区200名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服务2000人次,目前项目已经启动,场地也已装修完毕,每天都有两名专职人员在儿童服务站做前期服务,今年寒假将首次开放。
  为了丰富会员的业余生活,让这个充满爱的集体更好地服务社会,2017年三八妇女节当天,冀雪雅又带领协会20余名志愿者参与了妇联组织的趣味运动会和“最美女人节”志愿服务活动,并积极组建旗袍队,聘请老师讲授,练习旗袍走秀,如今旗袍队已初具雏形。同时,每周一次定期开展的读书会活动和每月一次的手工编织活动,提升了协会妇女的文化素养,增强了协会凝聚力。除此之外,冀雪雅始终将培训教育放在首位,“凡是有机会参加的培训活动,再远再难,我都会派会员参加,帮助他们提升技能。”2017年以来,她先后组织协会参加首届商洛公益慈善论坛、义仓义集义坊培训交流、深圳健步行拓展训练、“复兴义仓文化·推动社区互助”首届全国义仓大会暨义仓发展网络成员大会等多次培训,并面向会员和社会爱心人士召开了两次知识讲座,从公益服务基础知识到项目动作专业技能,不断提高志愿者服务技能和服务意识。这一年,冀雪雅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帮助他人、快乐自己的理念。
  冀雪雅说:“让每一个生命远离困境,让每一颗爱心喜悦达成是我的梦想,2018,我会带领协会在公益路上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