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18年02月2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香菇交易市场“冷清”背后的“热销”
  本报记者 赵有良 汪瑛 雷琳
文章字数:2081

  香菇是春节期间人们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材。今年,我市香菇主产区的销售情况如何?
  2月7日,记者来到商南县过风楼镇香菇交易市场,原本以为这里会是一派忙碌的景象,然而,偌大的市场里空空荡荡,没有一辆车停放,也没有人,库房大门紧锁,显得很冷清。在市场外面的移民搬迁小区里,我们见到了市场负责人陈世虎。“昨天发走最后一车货,所有的香菇都卖完了,工人们都放假回去准备过年了。”陈世虎一脸轻松的笑容。他的话打消了我们的疑虑,原来是香菇走俏供不应求,市场内已经销售一空,才出现了“冷清”的场面。
  在陈世虎的实体店里,大型玻璃展示柜里,十多个小格分别装着不同型号的板菇和花菇,盖子上的价签标示:板菇1.5—1.8,28元/500克,板菇1.8—2.5,30元/500克……靠墙的销售柜上是各种样品。“除了大量往外批发,去年我们还尝试通过电商进行网上销售,效果不错。”陈世虎介绍说。
  过风楼镇是香菇生产大镇,有1200多户农户种植香菇,其中贫困户800户,年产干香菇300多万斤,产值8000多万元。以前,由于周边没有交易市场,菇农只能在家里坐等外地商贩上门收购,以低廉的价格卖出,除去成本后,群众收入很有限。为了真正把香菇产业做成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2016年10月,过风楼镇在当地建起了一个香菇交易市场,占地13亩,也是商南县的第一个大型香菇交易市场。“以前,我们这里的香菇销售没有自主权,利润低,价格不稳定,很多种植户种几年后不愿再种,建了这个市场后,由市场法人和菇农签订协议,实行最低限价政策,收购价格每斤不得低于25元。这一来,很多外出务工的人又回来开始种香菇。”过风楼镇干部吴茂鹏说,他负责这个交易市场的建立和管理,成立市场的初衷,就是为了保护菇农利益,防止价格过低,菇农利益受损,影响种植积极性。
  去年,太平庄村的高永学种了10万袋香菇。在高永学家里,他小心翼翼地从抽屉里取出年初签订的协议书,上面第三条写着:收购时,甲方(陈世虎)以当地市场价收购,市场价格上浮时,甲方随行就市收购,市场价低于保护价时,甲方按保护价收购。“有这个协议,心里就有底了,否则遇到行情差的年份,我们这些种植大户真的是赔不起。”高永学说。
  据了解,2016年,香菇市场行情低迷,最高时也只能卖到每斤23元或24元,按照协议,陈世虎以25元每斤的价格从菇农手中收回香菇。“不要看只是差1块钱,有些农户一年能有三四千斤产量,算下来就能多赚三四千元。”陈世虎说,2016年,他是多少钱收回就多少钱销出,没赚一分钱利润。
  采访间陈世虎的电话不时地响起。“都是外面要香菇的,可是现在没存货了。”陈世虎介绍说,2017年夏天,他带着香菇样品前往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寻找客商,一开始他很盲目,心里没底。“没有把握,能不能推销出去,以为外面的人不知道商南这个地方,货品也不能引起对方的重视。”然而,出乎他预料的是,很多客商一听说是商南的香菇,便啧啧称赞:“商南的香菇是好货呀,现在有了交易市场,那好呀,一定要去!”“我知道的,做了10来年香菇生意了,商南香菇品质高。”这让陈世虎树起了信心,他本来计划出去10天,结果连续跑了20多天,带出去的样品送完了,客商也被引来了。回来后,自己的电话就响个不停,客商一拨接一拨上门订购。
  “如今,主动权在我们手里,我们有条件地选择合作商,比如要求对方现金收货,以此来规避我们的风险。”陈世虎说,从2017年冬季香菇上市以来,到眼下的年关,已经销售65万斤,市场收购辐射到商南城关、青山、金丝峡、湘河、清油河等全县几个大的香菇生产基地。“过完春节,(香菇)还能摘两茬,到2018年上半年,完成100万斤的目标很轻松。”陈世虎的计划是,下一个跨年度(2018年下半年至2019年上半年)做到200万斤的销量。
  正说话时,两位村民骑着摩托车来到交易市场,摩托车后面带着两袋香菇,陈世虎打开库房大门,赶紧过秤:香菇98.3斤,花菇24斤。“和在家里称的一样,一两都不差。”上前询问,才知道前来卖香菇的是炭沟村村民石双银夫妇。“骑摩托40分钟就过来了,有了这个市场很方便。”石双银说,他前些年干活儿不小心,导致右眼失明成了残疾人,出去打工年龄偏大,加之家里还有长年患病的孩子需要照看。去年,他种了6000袋香菇,这次来卖的是第二茬菇。接过工作人员递到手中的3500元钱,石双银笑着说:“现在党的政策好,我们也要有志气,自己勤快努力,才能脱贫致富。”为了使香菇交易市场发挥其最大效益,过风楼镇还专门配套成立了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以贫困户脱贫摘帽为目标,通过上门服务、进厂务工、香菇种植等方式让村民增加收入,先后有28名贫困群众到市场从事香菇筛选、分拣、装箱工作。
  在移民搬迁小区,中年妇女彭金凤正提着大包年货往回走。“我是去年重阳节后到市场上班的,中间耽误了一段时间,然后一直做到腊月初九,领了近4000元工资,这不赶紧办年货等孩子们回来过年。”她一脸笑盈盈地说。
  据了解,陈世虎向有关部门申请了食品QS认证和“秦韵龙山”商标注册。“所需材料都已交上去,检测项目也都合格,现在就等认证机构发证了,商标预计4月份就能批下来。”陈世虎说,之所以用“龙山秦韵”做商标,是因为过风楼镇有龙山文化遗址,希望当地的香菇产业能通过交易市场这个大平台做大做强,做成品牌,做出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