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18年03月0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喜看硕果满枝头
——商洛市2017年“三农”工作综述
文章字数:1141
  熊德海
  播撒希望的种子,收获喜悦的果实。
  盘点2017年“三农”工作,一组沉甸甸的数据令人惊喜:实现农业总产值181.14亿元,同比增长4.5%;实现农业增加值103.05亿元,同比增长4.6%;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32元,增长9.3%,增速居全省第二位。
  2017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着力深化农村改革,激活发展新动能,农村新活力不断迸发,美丽宜居乡村生机勃勃,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提升。一幅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美丽画卷正在商洛大地徐徐展开。
  聚焦脱贫攻坚
  扶贫成效进一步凸显
  市委、市政府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事关农村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去年,全市上下投入最大精力、拿出最多财力、采取最硬措施,聚焦“八个一批”,落实“八大行动”,强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6.69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53个村退出贫困行列,贫困发生率下降到8.73%,进一步夯实了脱贫攻坚基础。
  产业扶贫有新探索。去年,全市实施产业脱贫14438户55087人,带动6.2万户19.9万人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实现脱贫,全市总结出23个可复制、可推广的产业扶贫范例。镇安县的“三带四联”模式、洛南县“标准型”和“示范型”两个贫困村建设模块的“洛南模式”、商南县的“N借N还”模式、丹凤县的龙头企业(现代农业园区)+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华茂模式”、柞水县的整流域开发建设“产业小镇”模式先后被中省多家媒体报道。全省产业扶贫现场会在我市召开,“三带一创”产业扶贫模式在全省推广。
  安居扶贫有新进展。按照靠近县城、靠近集镇、靠近中心村的思路,实行大点搬迁、集中搬迁、上楼搬迁,同步规划产业园区和产业项目,确保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全市累计建设集中安置点149个,搬迁贫困户3.3万户12.29万人。全省移民(脱贫)搬迁现场会在我市召开,易地扶贫搬迁“三精管理”经验在全省推广。
  保障扶贫有新举措。把依靠自身力量无法脱贫的贫困户全部纳入低保对象予以保障,全面提高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实现应保尽保;加大教育扶贫力度,全面落实“普惠+特惠”系列教育资助政策,实施贫困户子女免费就读商洛职业技术学院政策,做到贫困学生资助全覆盖;完善健康扶贫机制,贫困人口新农合参合率达到100%,取消镇卫生院起付线,门诊诊疗费全额报销,住院报销比例达到90%,为贫困群众因病致贫返贫提供了双保障;强化就业扶贫,开发扶贫公益专岗3658个、安置贫困户6000名,完成技能培训19.5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47.4万人。
  社会扶贫有新突破。省上安排我市48个省级部门、10家企业,结对帮扶48个贫困村,参扶单位和企业共派出驻村干部143人,投入产业帮扶资金2379.48万元、基础设施帮扶资金3.95亿元。市县区1122个部门单位、3.21万名干部包扶701个贫困村、16万户贫困户,投入帮扶资金5.9亿元,实施帮扶项目3456个,为贫困户办实事5.32万件。特别在宁商扶贫协作中,南京向商洛支持资金1.2亿元,支持建设各类项目106个。(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