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18年03月0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为“零起点”教学点赞
文章字数:950
  近期,教育部、人社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其中明确要求坚决杜绝“非零起点”教学的行为。所谓“非零起点”教学,即未能严格按照中小学各学科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设计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随意拔高教学要求和评价标准,随意加快教学进度。
  近年来,许多家长受“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等错误教育观念的影响,不管孩子情愿不情愿,毫不犹豫的裹挟着孩子去参加各种速算班、奥数培训班、思维提高班……很多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开设拼音、数学课,教起了汉字的拼写、认读,20以内的加减法。由于孩子们在升入小学前所受的教育情况参差不齐,很容易导致教师依据大多数孩子的学习基础制定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活动。如此一来,便导致更多家长让孩子去接受提前学习这种模式,使学前教育“小学化”的现象日趋严重。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跑得早不一定跑得好。许多孩子在幼儿园以及各种培训班提前学习的知识点有的还存在错误,上小学后,因为孩子的第一印象很深,老师很难纠正,不得不反复地教,这样就会造成孩子的学习兴趣降低。即就是学习好的孩子,短时间会给孩子带来学习成绩的显性优势,家长肯定会为孩子的聪慧和进步欣喜不已,但是从长远来看,这样做可能会限制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甚至会让一部分孩子产生厌学情绪。
  这就要求我们积极宣传“零起点”教学的理念。同时,教师应牢牢把握各学科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要求,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教学,加强对学困生的关注,对学有余力的孩子,不仅讲解知识点,也应该对知识点的形成过程加以讲解,加深孩子对知识点的认识,从而让孩子都能在课堂上保持好奇心,体味学习的乐趣。
  当然,我们还要全面理解“零起点”教学,“零起点”是指学科知识基础,并不等于让学龄前儿童“零准备”。在孩子进入小学前,家长需要帮助孩子通过各种活动树立自信心,应该注重对孩子学习适应性、社会性情绪、学习的基础素养等方面的培养。例如:学会整理书包,向老师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良好的读书习惯等。
  事实上,幼儿园的主要功能就是让孩子初步了解一些自然和社会常识,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让孩子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因此,要坚决遏制“非零起点”教学的行为,让“零起点”教学在学校真正落地生根,为“零起点”教学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