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18年03月2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唐村手编席
本报记者 肖云 余婷
文章字数:1355


  在洛南县城关街道办唐村,曾有一个红极一时的手工技艺——编席,在当地也叫打席,是指用芦苇加工编成席子用来铺炕或晾晒粮食,因为唐村水源丰富,盛产芦苇,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用芦苇打席换钱就成为村民用以糊口、维持生活的主要渠道。一个千人的村子,有百分之八十的人都会编席,这让唐村因此出名。
  说起编席,在唐村随便找一户人家,就能听他们讲出一连串有趣的故事。49岁的白会珍告诉记者,在她小的时候,父亲就教她们姐妹5人编席,编席的过程比较繁琐,要经过剥、破、碾、编、扦等5道工序,先把一根芦苇破成四五瓣,再往破好的苇篾片上洒些水,然后就用苇碡来回碾压,碾好的苇篾要光滑柔韧不割手,才可以编席。白会珍说,她学了一个星期,掌握了编席的技巧,接下来就跟着父亲去邻村或更远的地方找活,有时一停留就是一两个星期,吃住都在编席的人家,直到把一个村的席子都编好才返回。出嫁之后,因为嫁的还是本村人,白会珍继续跟着公婆、丈夫以编席为生,直到10多年前,才逐渐丢下了这门手艺。
  退休老教师刘家权的童年,就在一片芦苇荡里度过。他还记得,以前村里的小河边有四大片芦苇园,其中最大的一片占地十几亩,一到秋天,白茫茫的芦花随风摇曳,在金色的夕阳下闪着微微的光。据说,芦苇能长到三四米高,芦苇秆用来编席,叶子可用来包粽子,根还有药用价值,吃起来甜甜的,是那个年代很多孩子的零食。现如今,曾经的芦苇园因失去了使用价值,或被挖沙毁掉,或被房屋掩埋,在唐村再也找不到连片的芦苇荡了。刘家权说,他十二三岁时就跟着长辈学打席,那时同村很多比他小的孩子都会打。有一年腊月天,他和父亲背着干粮和水翻山越岭,花了一天时间赶到麻坪,到了村子就四处打听有谁家要打席,这一下子就接了十几家的活,因为编一张席最快也要一天时间,他们便在那里停留了十多天,麻坪的人对他父子俩好吃好喝款待,连连夸赞他们的席子编的好。后来,刘家权因为上学、工作,不再跟着父亲打席,直到2011年退休后,他才又重拾起编席的手艺,此时他编席不再是为了生计,而是因着一份亲切的回忆,一种特殊的感情。“你看,这就是我编的席子,因为编的时间长了,四周都破损了,我就用布条把它补起来,现在还能用。”刘家权指着家门口晾晒着萝卜干的一张席子说。
  76岁的老人董转娃说,在她五六岁的时候,村里便有人打席,具体是什么时间开始的,连她也说不清楚。当时一张席卖两三块钱,还可以用来换粮食,到上世纪80年代,打席最为盛行,一张席能卖到15块钱,成为村里主要的经济支撑。
  随着农村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种粮的人越来越少,很多农民离开家乡出门务工,曾经的土炕也换成了更为现代化的席梦思床,传统的席子便少有用处,打席的人越来越少,现在唐村的范湾组总共40来户人家,仅有四五户群众还利用农闲时间打几张席子赚点零用钱。“一张席卖不到100元钱,连嘴都糊不住,年轻人是没人愿意学这门手艺了。”说起打席的往事,村民们都七嘴八舌地议论着,神情黯然。
  村民郭存芳家至今还在打席,记者找到她时,她家的院子就放着一张新打的席子。郭存芳说,席子是她丈夫去年年底从外地打工回来时打的,总共打了十来张,都还没有卖出去。“现在的席一般都卖给农家乐了,因为有些农家乐盘有土炕,上面会铺席子。”最后,郭存芳希望通过媒体报道,让更多的人知道唐村的手工编席,她热情地说,如果有人要买席,就来唐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