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18年03月2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远去的母亲
侯荣
文章字数:1604
  母亲彭晓玲,丹凤剧团演员,一米六五的个头,身材苗条,一身好功,踢腿能踢过头顶。当年团里排《红心朝阳》,她演女一号。可惜虽然皮肤白皙,但碎脸盘,单眼皮,不符合那个年代英雄人物银盆大脸、浓眉大眼的形象要求。据说演出间隙,母亲上厕所,听见蹲坑的群众弹嫌女主角扮相小气,一怒之下,扔了假辫子,报了西安音乐学院的琵琶专业。
  进修一年之后,便成了乐池里琵琶伴奏的顶梁柱,从此再没登过舞台。
  台下的母亲,没人时常常偷着用玛扎菜绷拓眼皮,期盼着眼晴能变得漂亮点。母亲啊我的妈!你要是能活到今天,女儿一定带你上西安,去北京,哪怕到韩国都成,咱们找最好的医生,给您割双眼皮……
  母亲担纲过《聂焘》《泉水清清》《月亮光光》等大型戏剧的琵琶伴奏,经常上西安出省城比赛会演,能独奏《春江花月夜》《十面埋伏》,还带过几个学生。虽然从演员变成了演奏员,母亲爱美的天性和习惯从未改变。她总是烫着时髦的卷发,早起抹脸描眉,涂口红,用摩丝把刘海梳成高高的“招手停”,走路挺胸收腹,立腰提臀,像是在练功。那年代衣服款式少,母亲就在东街裁缝铺里自己设计定做套装,长衫短袖,裤装裙装,扣子拉链,各式各样总能成为裁缝铺的样款。
  记忆中的母亲从来都是精致整洁,时髦干练,用家乡话说:那叫一个“板掖”。
  母亲爱打麻将,但她干家务超级神速,特别是做饭,我们前脚放学进家门,她后脚推倒麻将进厨房,不一会儿饭就上桌,而且每每总有新鲜花样:一厘米厚却能分出十几层的千层饼,炒制的喷香的油茶,数出十几样菜色的“彭式炒饭”……
  母亲对儿女从不提“教育”二字。从小学开始,每天早餐一毛五,涨到中学一块五,母亲总把很多零钱放在梳妆台的抽屉里,由我和弟弟自己取,我们从没数过抽屉里到底有多少钱,但也从来不多拿一分钱。初三时,我喜欢后座的男生,偷偷把心思写在一个小本子上。一日午睡,半梦半醒间,突然发现母亲正在翻看我忘了收拾的日记本,吓得我一身冷汗,却装睡不敢吱声。母亲看完,放在原位,直到她去世都没提过那个本子和那个男生,而我青春的忐忑最终都化作了深深的感激。毕业以后,我谈了恋爱,母亲觉得不合适,但从不干涉过问,只说:你的婚姻你做主,是甜是苦都得你自己吃。
  在那些成长的岁月里,父母的“不管”与“纵容”是对我最大的信任和包容。他们让我觉得天塌下来也就是个窟窿大的事,我永远都能在他们怀里取暖,也随时可以展翅高飞。有了坚强的后盾,我开始成熟,有了幸福的家,工作也干地有声有色。然而,母亲病了,爱美板掖的母亲捏着眉笔总是画歪眉毛,摩丝也喷不到刘海上来,走路不再昂首挺胸,一只脚老是拉在后面。我陪母亲去烫头发,让她看镜中的自己,告诉她:妈,你依然很美。
  知道我怀孕的消息,母亲高兴极啦,经常叫我回家吃饭,自己做不了,就站在灶台边指导保姆炒菜,盐轻醋重,一定要合我的口味。一天中午回家,看到母亲坐在院子的石榴树下,手里握着竹签子,头低低地凑在跟前,费劲的戳着一团蓝色的毛线。戳两三下,挂上一针,手颤抖着,抹一把汗,似乎她手里的毛线针像撬石头的钢钎般沉重,每每戳成一针,她皱着的眉头就舒展一次,再戳两三下,挂上一针,眉头再舒展一次……
  ……母亲看到我,灿烂的笑着,扬起了一圈刚起头的蓝毛衣,结结巴巴地说:“给……我,孙子。”
  母亲的脑梗更严重了,给外孙的毛衣最终没织起来,甚至吃饭都靠人喂。一天,文工团一等儿同事晓霞姨、惠霞姨打电话要来看她,她突然推开饭碗,指着衣架嘴里唔哩哇啦(她已失语),父亲取下红纱巾,边给母亲系着边解释:你妈是怕同事看见胸口的诞水印印饭痂子……
  我的久病失色的母亲,虽然生命烛光日渐暗淡,但她依然爱美,依然坚守着人生的一点点尊严。
  母亲走了以后,我总不愿回想过去的岁月。我一直像她教我的那样,活着往前看,往好处看。但是,我觉得自己越来越像她。出门前要化妆,走路收腹挺胸,喜欢看花鼓秦腔,听琵琶独奏,做饭爱摆花样,养儿子,多予爱,少苛责,零花钱交给儿子自己管理……
  母亲远去,我却成了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