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18年04月0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他们也是『商洛人』(下)
文/图 本报记者 董楠
文章字数:5669



  
   
  用爱温暖商洛“老乡”
  1990年3月,冯娜出生于安康市一个普通家庭,这个从小吃着汉江水长大的女孩,2012年从延安大学毕业后,考入商洛市儿童福利院,从此她的绚丽人生便在生机勃勃的丹江两岸生根发芽。
  商洛市儿童福利院是一所负责全市社会“三无”对象和特殊弱势群体的收养、医疗、康复任务的服务机构。与福利院的孩子们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冯娜看到了残缺的美,喜欢上了这些别人眼中“不同”的孩子,想为这些孩子做些什么。2012年10月的一天上午,儿童福利院欢声笑语、热闹非凡,一批志愿者带着自己衣着洋气的孩子和福利院的孤残儿童一起做游戏,为孤残儿童过集体生日,当主持人宣布切蛋糕唱生日歌的时候,福利院的孩子们却被里三层外三层的志愿者及他们的孩子们挤在了边缘,他们自卑的眼神和失望的表情,令冯娜至今难忘。“当时我就在想,我要保护他们,要真正为他们带去温暖和帮助,不让这样的服务和活动对孤残儿童进行二次伤害。”冯娜说。
  在不久举办的一次志愿者培训会上,她收到了主办方的邀请,为30多位志愿者做了“有爱心不等于能够做好公益”的培训,向大家回顾了当天的情景,带领志愿者一起反思。冯娜向在场的志愿者传递了“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专业价值理念,引起了志愿者的共鸣,一场让大家陷入久久沉思的活动,最后在阵阵掌声中结束。
  之后的日子里,冯娜多次组织福利院儿童和青少年参与社会活动及志愿服务,带领他们走出院舍、融入社会,并通过活动宣传了社会工作服务理念,营造了社会工作服务氛围,带动了更多的人参与到社会工作、志愿服务中来。2015年12月5日是国际志愿者日,冯娜争取到了西安的一个公益组织来商做活动,100多名志愿者冒着严寒赶赴商州区牧护关镇,为那里的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带去棉衣棉鞋、学习用品、米面油、慰问金等价值10多万元的物资。然而因为道路维护,部分车辆被堵在了半路上,眼看着活动现场已筹备好,服务对象已整齐就座,原定的活动时间马上就要到了,大家的内心都十分焦灼时,附近的村民们自发地组织起来,开着自己的小面包车去拉物资和志愿者。“活动虽然推迟了一些时间,但是在波折中体现出了大家共同为弱势群体而努力的心愿,所有人都深受感动。”冯娜说。这个项目他们连续坚持了3年,虽然每次从物资筹集、活动组织、服务对象甄别与筛选到活动开展都要经历一个艰难的过程,所服务之处要么无法通车,要么路窄道险,但这些困难都无法击败他们为商洛“老乡”提供服务的毅力和信念,受助“老乡”的一个微笑、一声感谢和一个拥抱都让他们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温情。
  2017年5月,在商洛市检察院的衔接下,冯娜关注到了这样一群孩子,他们是商洛服刑人员的子女,也可以说他们是一群折翼的小天使,在本应该享受快乐和阳光的年纪,却因为家庭原因而缺少亲情,他们自卑、孤独却又渴望被爱。“我们从几个县区把孩子们和他们的监护人接到市区,带孩子们观看了电影,吃了爆米花,玩了密室逃脱益智游戏,过了集体生日,为孩子们送去了书本和玩具等礼物,那一天的孩子们是幸福的,他们和别的孩子一样享受到了童年的快乐。”冯娜笑着说。他们还为孩子们组织了“我真的很不错”等团体辅导活动,通过小组互动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
  正如冯娜曾在日记中写到的那样:“我就是一棵蒲公英,既然命运把我吹到了丹江边,我就要在这里扎根,在这里成长,我要用我所学到的专业方法和价值理念为商洛的受困‘老乡’们提供服务,用社工的角色让这片土地上的乡亲们越来越好。”
  爱军精武的“发明家”
  他是火场上冲锋陷阵的业务技能尖兵,是滑坡现场不放弃、不抛弃的“生命探测雷达”,更是平日里善于动手革新组装出“捕蜂神器”的发明家。他就是出生于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双山子镇的80后消防战士李大政。
  2006年12月,李大政离开家乡河北,来到了千里之外的商洛,在商州区公安消防中队成了一名光荣的消防战士。11年来,李大政从优秀士兵到优秀党员,再到优秀人才一等奖、年度十佳士官,先后在特种车辆驾驶员、装备技师、中队长助理等多个岗位发挥了重要作用。
  “视驻地为故乡,视群众如父母。”李大政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2015年8月12日凌晨,山阳县碾子沟发生大面积山体滑坡,商州中队紧急出动,李大政作为抢险救援车驾驶员,第一时间赶赴灾害现场。由于事故现场地处山坳,四周漆黑一片,只能听到滚石不停滑落的声音,现场情况不明,安全也无法保障。李大政冒着生命危险,将抢险车抵近滑坡区域进行作业。他回忆道:“我在行进途中,已经紧张得无法听到任何声音,只看着眼前的路,身上的衣服被汗水打湿。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艰难行进后,终于将抢险车开到滑坡区域进行作业。”作为多年钻研特种装备的老班长,那次任务中李大政主动担负起了生命探测仪操作员的重任,在10多天的作业中,他不分昼夜,用手中的生命探测仪,一遍又一遍搜查生命的迹象,协同救援现场疏散被困群众。
  每一个生命,都应该被尊重;每一场灾难,都应该被重视;每一个身影,都应该被铭记。10多天的救援,宛如好几个世纪,何等漫长,何等煎熬。面对重重困难和艰险,李大政一直奋战在队伍最前面,一片片搜寻,一遍遍排查,为每一条鲜活的生命送去希望。
  谁说消防官兵空有铮铮铁骨,不懂开创革新?既然被评为优秀士兵,就要对得起这份荣誉。平日里,除了以队为家、爱军精武,李大政最喜欢的事莫过于针对装备问题和警情需要,自己动手搞点小发明、小创造。商洛地处陕南山区,夏季蜂患较为突出。“夏季时,每天我们中队都能接到一二十起需要摘蜂窝的警情,使我们中队的人手显得格外紧张,并且很多蜂窝都位于非常危险的地方,除蜂的老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我们工作的需要,中队亟待解决提升摘除蜂窝效率及保障消防战士作业安全的问题。”李大政说。那段时间只要工作结束,他就钻研相关书籍、与领导和战友反复探讨,不停地拆卸组装,在仓库里一待就是好几个小时。经过漫长的思考和一遍又一遍地尝试、改进,他终于发明出“捕蜂神器”四件套,为摘除马蜂窝提供了更好的安全保障和更高效的方法,不仅得到了领导及战友们的认可,还得到了中央电视台《生活早参考》与《我爱发明》栏目的高度关注,得以在全国推广。提到这些,李大政挠挠头,害羞地说:“我所做的并非是为了出名,也不是为了获得多少利益,我只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解决我们工作中的难题,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为战友们和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做点贡献。”
  何为忠诚?何为士兵?李大政说:“作为一名人民子弟兵,一名消防战士,为了商洛美好的明天,我愿做一头任劳任怨的老黄牛,继续耕耘在这片土地上,把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奉献给我所钟爱的消防事业,奉献给我挚爱的商洛人民。”
  十年芳华,浇灌明天
  每天早上吃一碗飘着葱花的酸汤面,是姚维离开咸阳多年却一直保持的饮食习惯,这仿佛已经成为身在洛南的姚维与家乡最亲密的联系。
  姚维是咸阳市三原县渠岸镇人,2008年大学毕业后,在宁波一家国企负责翻译工作,联系来自西北欧各国的客户,公司也将她作为后备管理人员培养,计划安排她去法国进修。这样光鲜的白领生活及留学进修的机会,是很多年轻人梦寐以求的,但那时姚维的心早已随着她的爱人飞到了华山之阳、洛河源头的陕西省洛南县。
  姚维和丈夫刘涛从小在咸阳一起长大,又是同学,2007年,丈夫刘涛被分配到他们并不熟悉的商洛市洛南县工作。“知道他要去洛南工作的那一刻,我先是高兴,继而又为两人的天各一方感到失落。不久,刘涛就告诉我他喜欢上了洛南这座崇文、厚道、自强、包容的小城。”姚维说。那段时间,刘涛每天在电话上讲他在洛南乡镇工作的故事,讲居住在这里的舒适安然。显然,刘涛已经离不开洛南了,而姚维虽然生活在车水马龙的大城市里,却时常感到孤独。于是,就在公司准备派姚维去法国进修的时候,姚维毅然辞职,背起行囊前往洛南。那是姚维第一次来到商洛,颠簸了十几个小时后,火车在商洛站停了下来,“下车后我深深吸了一口商洛甜甜的、清新的空气,在心中说‘商洛,我来了。’”姚维回忆道。
  从宁波只身来到洛南,姚维的一切都是从零开始。那时洛南中学正缺英语老师,恰好姚维的专业特长就是英语,还有高中英语教师的经历,所以求职的过程很顺利。“第一次以老师的身份走进教室时,学生们热情的掌声、求知若渴的大眼睛让我有些害羞。山区的孩子们很淳朴,红扑扑的脸蛋上总是挂着笑容,当时我就决心一定要让这些娃娃学到真本领,走出大山。”就这样,姚维开始了她十余年的山区从教生涯。
  2010年青年教师赛教时,姚维已经是一位准妈妈了,由于孕期反应大,准备工作受到很大的影响,巨大的压力让一向要强的她想要放弃比赛。“那时身边的同事们不断鼓励我坚持,丈夫专程从单位赶回来,听我把那堂课讲了五遍。在同事的悉心指导和丈夫的耐心纠正下,最终获得了文科组第一名和教学新秀奖。”姚维说,这个奖给了她莫大的鼓励,是对她融入山区生活的肯定,也让她在此后的教学工作中更加自信。几年来,随着教学经验的积累,姚维得到了更多认可,先后荣获陕西省教学能手、商洛市优秀学科教师、洛南县教学名师等荣誉。她的学生李杰曾在日志里这样评价她:“听说姚老师是咸阳人,但我觉得她已经把洛南当成她的家乡,把我们当成了她的孩子,她让我们快乐地学习,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我们讲解人生,让我们微笑面对生活。”
  自结婚以来,丈夫刘涛就长期在乡镇基层工作,2016年由于工作需要,刘涛被调派到更加偏远的洛源镇。洛源镇距离洛南县城60公里,道路崎岖,从县城开车得一个半小时左右,聚少离多成了他们的生活常态。2017年的一天夜晚,女儿突发急性肺炎,疼得在床上打滚,邻居第一时间帮她拨打了120,闻讯赶来的朋友将孩子背下楼,并送到医院。“当时正值脱贫攻坚考核检查,为了不影响丈夫工作,女儿康复后我才将这些告诉他。”姚维说,“我俩都来自外地,洛南的乡亲们在工作和生活上给予我们很多关心和帮助,我俩更要相互理解、相互扶持、踏实奋斗,为洛南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如今,姚维和刘涛两个“外地人”已在洛南工作、生活了十多年,将自己最美好的芳华献给了洛南,洛南也成了他们的第二故乡。
  燃烧青春,只为每一个鲜活的生命
  邓北珍的家乡在湖北省麻城市,22年前她带着梦想,踏入了神圣的医学殿堂,经过5年的学习,毕业于湖北医科大学,而后在河北省解放军医院工作。
  15年前,带着美好的憧憬,邓北珍作为山阳县人民医院引进的第一批大学生,来到山阳工作,可是现实却让她尴尬。由于南北地域的差异,初来山阳时,邓北珍很难适应这里的生活和工作,很长一段时间不能进入工作状态。慢慢地,在医院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帮助下,她这个久居山阳的“外乡人”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并热爱这片滋润着她的土地。
  敬畏生命,是她的第一品格。“记得2014年,我正在值班,一位被北京某医院放弃治疗的男性脑干出血患者被急救车送入我们科室,患者当时脑干出血量大,生还的希望很渺茫。”当她接手这位患者时,只有一个想法,就是希望他能活下来,不仅因为患者还年轻,同时也因为他的生命对于家中的妻儿和年迈的父母更加重要。接下来,那位患者经历着气管切开手术、重症肺炎、营养不良等多重折磨,任何一项都会夺走他的生命,那段时间,邓北珍与患者都如同走钢丝般坚持着。“为了能让他的呼吸道保持通畅,不会被痰液堵塞窒息而死,我要不断地给他拍背,经常累到腰酸背痛,也经常会有很黏稠的痰液喷到我的身上和脸上。”邓北珍说。经过120多天的治疗,患者的病情逐渐好转,但这时却开始有负面情绪了,因为他不能接受现在的自己,拒绝吃饭。为了帮他克服低落的情绪,邓北珍亲自给他喂饭,想办法安慰、鼓励他,站在一旁的患者母亲感动得掉下了眼泪,对儿子说:“邓医生很忙,有很多病人在等她,每天还要花很多时间在你身上,你要是再不吃饭的话,怎么对得起邓医生!”在邓北珍的悉心照顾和不断鼓励下,那位患者想开了,也开始配合吃饭了。让人感动的是,他能说话后的第一句话就是“邓医生,谢谢你!”,这让邓北珍感动不已。
  “奉献和奋斗”是她的职业信条。刚进入临床工作时,由于工作经验缺乏,对病情的判断能力不足,对临床工作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邓北珍虚心向上级医师请教,多问,多想,多观察,多沟通,有时候为了更准确地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她会在病床边守候几个小时。“去年我接诊了一位83岁的老人,他患有脑梗死、冠心病、高血压、肺部感染、褥疮感染、营养不良等多种疾病,来到医院时已经骨瘦如柴,尾骨处有一个12×12cm的皮肤溃烂面,已经深可见骨了。看到这样暴露着尾骨、肌腱、流着鲜血及脓液、散发着恶臭的伤口,我心疼不已,不知道这位老人是怎样忍受着这样的痛苦。”邓北珍说。褥疮虽然是神经内科常见的并发症,但对于这样大、这样深的褥疮,她却没有把握。于是,她赶紧向相关专业的医生请教、商讨治疗方案,每天亲自给褥疮处换药。刚开始换药时,老人因为疼痛会骂人,甚至打人,但时间长了,他能感受到伤口逐渐好转,后来还主动向邓北珍打招呼、敬礼,很是“顽皮”,经过60多天的治疗,患者终于痊愈了。“这位老人的治疗经过,让我体会到要成为一名好医生,不仅要有理论知识、实践经验,还要有精湛的技能、崇高的医德和对患者的仁爱之心。”
  “博学而后成医”是她的人生理想。医学是深奥的,是需要终身学习的,因为医学在不断进步,如果不坚持学习,很快就会落伍。2002年,邓北珍被派往西京医院进修的一年时间里,带着对专业知识的渴求,尽量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回来后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进修学习结束后,邓北珍和老师一起筹建了山阳县医院癫痫监测中心、山阳县医院卒中单元以及山阳县县域内高血压患者大数据平台。
  “厚德而后为医”是她的精神追求。2017年,除了做好临床及教学工作以外,邓北珍积极响应“医养结合”政策,主动申请到山阳县老年公寓义诊一年。一年下来,先后义诊20多场次、400多人次,对每位老人的身体状况了如指掌。对病情有变化、需要住院治疗的老人,她第一时间安排接受住院治疗,避免了院前不必要的时间延误。义诊之余,她抽空陪老人唠家常,帮老人整理床铺、打扫卫生,与老人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邓北珍说,她每每见到这些老人,就像见到了自己远在湖北的父母,好好照顾他们,也是对自己不能陪伴在父母身边的一种心灵慰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