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18年05月0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养猪脱贫 大河村群众的幸福密码
文/图本报 记者 肖云
文章字数:4601




  一个人口仅1157人的小村庄,在驻村工作队、村班子的带领下,利用两三年时间,突破地域、交通等不利条件的限制,大力发展生猪养殖、药材种植产业,成为全县远近闻名的“养猪村”,贫困发生率从24.5%降至2.48%,实现了整村脱贫。这个山大沟深的高寒山村是怎样一步步脱贫的?带着这个问题,记者探访了柞水距县城65公里外的瓦房口镇大河村。
  扶志扶智 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2015年底,大河村通过精准识别核定贫困户98户309人,2017年5月数据清洗之后核定为84户284人,扶贫的第一步就是扶志,把群众主动脱贫的志气“扶”起来,增强他们脱贫增收的主观能动性。县、镇、村三级扶贫队伍通过举办“情暖大河脱贫攻坚”文艺晚会和柞水县精神文化脱贫巡讲会等多种形式,及时向贫困户宣传中、省、市、县脱贫新政策,消除了他们“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消极思想。造成贫困的因素还与群众受教育程度、文化水平和技能知识有关,因此在“扶志”的同时还要“扶智”。大河村虽然地处偏远,但生态环境优美,资源丰富,历史上就有种植中药材和家养猪、鸡、羊等动物的传统习惯,为了进一步提升村民专业技术,形成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扶贫队伍多次邀请农业实用技术人员、本地“土专家”和能人大户,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集中搬迁点,为群众讲解产业发展技术、介绍经验做法,两年多来共举办培训40多场次,参与群众835人次。
  能人带动 全村兴起养猪热
  凉水沟是大河村一条狭长的山沟,沟里分散着136户人家,以前进沟的路途中有一段是沙石路,宽度不足1米,群众出行、车辆进出都成了困难,沟里的人留不住,大多去了外地务工,严重限制了当地产业发展。“要致富,先修路”。2015年底,村上将这段路进行拓宽硬化,从此以后,凉水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你看,那些2层楼房全是猪舍。”在通往凉水沟的路上,记者看到紧挨着山边整齐地建着一栋栋两层楼房,刷白的墙体上依次标记着1、2、3的记号,如果不是村支书张彩霞的这句话,还以为是村民的住房呢。山路蜿蜒曲折,当年的封闭荒凉已转为今日的兴盛繁忙,一路深入,我们发现有好几户村民都在利用荒坡地搞建设。张彩霞告诉记者,他们是在修建沼气池,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处理猪粪,不仅解决了排污问题,沼气发酵之后又可用来做饭、照明,一举两得。
  廖炜是村里最早的养猪大户之一,以前他家以务农为生,但生活总是很紧巴,廖炜就想着发展产业。没有技术,没有文凭,自己能干什么?廖伟想了很久,他想养牛、养羊,但当地这些产业并不发达,饲料都要从外面运回来,成本太高。在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廖炜决定养猪,这是村里祖辈都会的一门活路,干起来上手会快很多。
  最初,廖炜养了8头母猪,养了一两年后发现技术还是跟不上,直接影响了效益。“我就去西安的猪场学了两年,给人家打工虽然辛苦,但在配种、母猪产仔、防疫、育肥等各个方面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2005年,廖炜回到老家,他满怀希望地建起一个养猪场,渴望在这方面干出一番事业,不料第二年四五月份,猪群突然爆发高热病,导致大量母猪死亡,猪仔存活率也极低,疫病一直持续到8月份,当时并没有相关的治疗措施,他束手无策,一下子死了400多头猪,损失二三十万元,廖炜倍受打击,差点养不下去了。
  在一波三折的跌撞中,廖炜不断地吸取教训,积累经验,现在的猪场已经走上了规模化发展道路,存栏量达400多头,年出栏近1000头猪。
 早在2007年,村主任叶正朝就办起了一个养猪场,他从外面引进了20头二元猪,与传统土猪相比,这类猪瘦肉多、长得快,恰逢那一年肉价高涨,一头小猪仔卖500元,一头成年猪卖到近2000元,看到效益这么好,一些村民也跟着养起了猪,养猪成为村里起步较早的一项产业。
  2015年,在精准识别贫困户后,扶贫队伍综合考虑,确定将养猪作为全村脱贫的主导产业来抓。在各项优惠政策的吸引下,村民们消除后顾之忧,纷纷发展养猪产业,甚至有很多外地打工者也被吸引回来,大大小小的养猪场如雨后春笋般建了起来。
  据了解,目前大河村养猪户共有65户,凉水沟的养殖户就有50多户,凉水沟成为名副其实的万头生猪养殖示范基地。“在全村的养猪户中,有32户是贫困户,养猪收入占到全村产业经济总收入的60%以上,带动每户每年增收1万余元。”张彩霞介绍道。
  集体引领 养殖销售一条龙
  2017年8月,由大河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了柞水县普惠农业有限公司,这也是大河村唯一一个村集体经济。成立之初,投入产业资金65万元,按比例19.5万元用于集体经济运营,另外45.5万元采取贫困户入股的形式,达到了除五保户外所有贫困户产业全覆盖。目前,公司养殖生猪300余头、种植构树50亩(构树叶是很好的猪饲料)、实施光伏发电20千瓦。在利益分配方面,设置了人口股、资金股、土地股,全村按人头算每人持1份人口股,68户贫困户持1321股,村集体持1547股,公司收益按所持股份份额进行分红。
  另外,村上还成立5个养猪合作社和3个养猪协会,由村集体经济与合作社对养殖户实行统一培训、统一品种、统一饲料、统一防疫、统一管理、统一销售,改变了以往养殖户信息不畅、单打独斗的局面,大大提高了抵御风险能力。村主任叶正朝介绍,他发起成立的星欣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已吸纳了32户社员,覆盖到小岭、凤镇、杏坪、红岩寺等周边乡镇,合作社不定期地进行培训,推广新技术,由老养殖户带新养殖户,大家互帮互助共同发展。“我还在微信上建了一个学习交流群,村上的养殖户都在里面,平时谁要饲料,谁想卖猪,或者猪生病不知道怎么治,都可以在群里问,基本在网上就能把问题解决掉。”叶正朝点开手机,向记者详细介绍着他们的管理方法及流程。
  41岁的陈绪锋是普惠农业有限公司的一名职工,见到他时,他正在养猪场里干活。他原本是个精壮的汉子,2015年在外打工时突然查出患有直肠癌,在医院住院期间,因没有钱导致治疗断断续续,最终凑钱做了手术,虽然康复效果还算不错,但陈绪锋不能继续干重体力活了,他只能回到老家休养。陈绪锋的父亲是村上的老支书,早些年村上学校拆迁时不幸落下残疾,母亲一年到头要吃药,妻子为了照看家里也没法出门挣钱,一家6口的生活举步维艰。去年,村集体的养猪场建成后,村干部主动找到陈绪锋,聘请他来公司喂猪,一个月2000元的工资,另外还让他做村上的保洁员,这样每月又多了300元的收入。除此之外,村上帮陈绪锋一家6口申请了一类低保,还为他父亲申请了困难党员及军人补贴,老人看病、孩子上学都享受到了贫困户应有的补贴,一家人生活轻松了许多。
  积极养殖 贫困户走出致富路
  “老徐,老徐!”走到徐启胜的养猪场外,只听里面有铁锹铲地的声响,却没人应声,过了好一会儿,穿着蓝大褂、带着套袖的徐启胜才从猪舍里走出来。
  “昨晚母猪下了一窝猪仔,我和老婆忙了一夜没睡。”一见到我们,徐启胜就笑呵呵地报告了这个喜讯。
  养猪前,徐启胜一直在外地打工,他家有6口人,老人体弱多病,孩子还在上学,盖房又欠下许多外债,光靠他一个人挣钱,家里总是入不敷出。“在外面打工不容易啊!”徐启胜说,一次在矿洞里,他突然感觉一阵风扑来,随后一块半间房大的石块掉落下来,幸亏躲避及时,掉落的碎石块只是砸伤了他的脚。经历了几次惊险之后,徐启胜就萌生了回家创业的想法,却苦于缺资金一直没有行动。2015年12月,徐启胜家被评为村上建档立卡贫困户。2016年初,村干部找到徐启胜,告诉他贫困户创业可以申请小额产业贴息贷款,听到这个好消息,徐启胜非常兴奋,毫不犹豫地回来了。
  2016年4月,徐启胜开始在家门口挨坡的荒地上挖地基建猪舍,谁知这一开工就是一波三折,白天挖掘机刚挖了一天,晚上就下起了连阴雨,这一下就是三天三夜,山上松软的沙石垮下来,一天的劳动成果就这样被填埋了。第二次地基都打好了,不料当天晚上电闪雷鸣,又下了一夜暴雨,那天晚上徐启胜担心地一夜没睡,结果也在他的意料之中——山石垮塌,地基又被毁了。徐启胜没有泄气,他铁了心一定要把猪场建起来,这两次遭遇恰巧都被县邮政储蓄银行的包村干部张晓明碰见,验收猪舍时,他由衷地对徐启胜说:“还是你的决心大!”村支书张彩霞也说,徐启胜是全村贫困户里心态最好的,遇见困难从不退缩,不管啥时候都是乐呵呵的,积极寻求解决办法,非常让人佩服。
  徐启胜从定边引进了23头良种猪仔,因为早些年家里养过猪,再加上村、镇、县经常开展培训,在技术方面他基本没遇到过难题。“猪不吃、不喝、不动或咳嗽都说明有问题,在喂料时如果发现猪不动弹,就得注意它是不是生病了。”徐启胜说,现在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打扫猪舍、喂猪,猪产仔时在旁边照看,这阵子圈里还有十多头母猪即将生产,所以他哪儿都不敢去,一天到晚都要在猪圈里守着。虽然辛苦,但有政府的支持,生活就充满了希望。徐启胜告诉记者,在办猪场的过程中,他享受到了很多优惠政策,修建猪舍时一平方米国家给补贴200元,引进良种猪时一头公猪补1000元,一头母猪补500元,卖商品猪时超过2头每头补贴200元。“去年到今年挣了20多万元,为了扩大规模,我又把这些钱投进了猪场。”徐启胜说,除了养猪,他还养了十几箱土蜂,种了5亩地柴胡和1亩地猪苓,因为勤劳致富、自立自强,他还被柞水县评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今年“五一”前夕被评为市级劳动模范。
  “张支书,我这儿有几个猪仔,你看村上的养猪场要不要?”走在村里的水泥路上,64岁的李朝英迎面走来,一见面就向张彩霞推销自己的猪仔。李朝英年轻时走南闯北贩卖衣料,在那个年代也算是生意人。但恶劣的居住环境却限制了李朝英发挥聪明才智,“以前我们就住在村委会对面的大山上,下个山都困难,别说发展产业了。”2013年,李朝英一家才举家搬迁下来,在凉水沟口盖起了一栋两层楼房,因为盖房欠了很多债,加上多年来经济上没有积累,导致其家里成了贫困户。
  2015年,在村上的引导下,李朝英贷了5万元的贴息贷款,盖了猪圈开始养猪。李朝英不仅养饲料猪,还根据市场需求按传统办法养了几头土猪,去年春节前,她养的两头土猪卖了8000元钱的好价钱,今年正月两头母猪下了2窝猪仔,算起来有21头小猪呢!靠着养猪,李朝英还了20万元的外债,今年年底她还想把剩下的10万元欠款一次还清。“现在吃不愁,穿不愁,住不愁,做饭想烧锅就烧锅,不想烧锅就用电磁炉,晚上村上还能看电影或学广场舞,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李朝英笑着说,儿媳妇快要生了,到时候她还要帮忙带孙子,喂猪的活只能交给老伴了。
  巩固成果 特色产业永续发展
  2017年底,大河村成功摘帽脱贫,成为全县8个脱贫村中的一个,其中退出脱贫51户219人。
  在脱贫攻坚工作汇报中,村干部介绍了本村采用的5种脱贫模式:一是自营模式,即针对部分有养殖条件、积极性高、具有劳动能力且具备一定自我发展潜力的贫困户,由带动企业统一提供种猪、技术服务等,企业在产品回收时仅扣除种猪费用,使贫困户实现脱贫。二是合作经营模式,贫困户将土地和林地承包经营权、生产工具、农业设施资产或现金等作为股份参股到企业,合作社承诺保底分红,实现入股挣“股金”。三是定向劳务模式,针对有富余劳动力而无养殖条件的贫困户,吸纳他们进入村集体经济或合作社打工,实现脱贫。四是托管养殖模式,针对无劳动能力、无养殖条件、无技术和无管理经验的贫困户,由驻村工作队牵头,争取扶贫基金为贫困户购买种猪,由企业或合作社代养,达到增收的目的。五是能人大户帮扶模式,由一名致富能人带至少10名贫困户,通过“传、帮、带”让贫困群众取得实实在在的收益。
  村支书张彩霞说,未来他们将充分利用本村良好的生态环境,向土猪养殖方向转变,另外还想注册一个村集体自己的品牌,对猪肉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增强市场竞争力,让大河村的猪肉销到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