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18年05月1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先富帮后富的典型样本
宁商协作:
文章字数:5177
 


  文/图 本报记者 李亮 谢非 
  春夏之交,商洛大地绿意葱葱,处处洋溢着一份别样的灵动。在这美好的时节里,由13人组成的南京媒体采访团一行来到了我们美丽的商洛,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下商洛的美景和发展,同时也记录了宁商协作一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和两个城市之间的浓浓情意。
  光伏发电点亮百姓致富希望
  “第一次亲密接触,商洛完全颠覆了过去我对秦岭的印象,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算是我的一个比较中肯的评价。同时我也深深地感动于苏陕协作的深度,南京来的一批批干部远离亲人、在这里尽心尽力创新工作,如今他们都说自己就是商洛人。作为一位新朋友,我对商洛一见钟情;作为一名记者,我将坚持对外推介商洛,一旦来了就会爱上、想留下的地方!相信不久的将来,商洛巨大的资源优势和青山绿水会被更多的南京人乃至全国的人知晓,商洛的发展未来可期!”6天的采访结束后,南京晨报记者杨云伟感慨地说。
  此次采访团由南京日报、南京电视台、南京晨报、扬子晚报、现代快报等南京主要媒体组成,采访团历时6天,足迹遍布商洛六县一区,重点采访南京市对口支援商洛产业扶贫、重点项目、干部培训、教育卫生援助、劳务协作等工作取得的进展、成效及典型经验,以及宣传我市精品景区、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等旅游资源和“秦岭最美是商洛”品牌,促使更多南京人到商洛考察项目、观光游览、休闲度假。
  4月22日,采访团到达商洛时已是下午4时,立即马不停蹄地赶到了第一个目的地——商州区大荆镇龙山光伏发电项目。该项目属于苏陕协作资金支持项目,是目前商州区投资规模最大、受益贫困户最多的一个光伏扶贫产业园。其中,南京市栖霞区援建2兆瓦光伏扶贫电站项目,使用苏陕扶贫协作资金300万元,使用栖霞区政府援建资金600万元,项目占地600亩,概算总投资2.8亿元。园区规划由两大板块构成:一块是“光伏+中药材”,即利用560亩的荒坡地规划装机数量28兆瓦光伏,光伏下套种赤芍等中药材;另一块是“光伏+食用菌”,即利用40亩缓平地规划装机数量2兆瓦光伏,光伏下建食用菌大棚,发展食用菌100万袋。项目建成后年可发电3000万度,按现行价0.85元/度计,年收益约2550万元,收益期可达25年。
  采访之余,我们望向周围,一片接着一片蓝莹莹的太阳能发电板覆盖了周围的几座山头。昔日的荒山坡,已成为光伏发电的“宝地”,不久之后,绿色清洁的电能将从这里输出,老百姓脱贫致富的日子指日可待。
  协作共建打造脱贫内生动力
  在第二天的采访活动见面会上,南京市对口帮扶商洛市工作组组长祝瑞波向大家介绍了商洛市情、贫困现状及宁商扶贫协作和经济合作总体情况。南京市与商洛市从1996年起建立对口协作关系,从最初的对口援建为主,到现在全方位开展扶贫协作和经济合作,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合作层次逐步深入,合作成果更加丰硕。去年4月份和11月份,南京市对口帮扶商洛市工作组先后分两批赴商洛市报到,深入扶贫一线开展工作,全力以赴带动贫困人口脱贫增收,助力商洛脱贫攻坚。
  见面会后,采访团一行奔赴山阳县。从出发时淅淅沥沥的小雨,到哗哗啦啦的中雨,采访团一行的脚步从未停歇,他们对商洛的青山绿水、自然美景充满了浓浓的喜爱,随着采访的深入,他们也对商洛这个正在发展中的城市充满了深深的期待。
  到达山阳后,采访团第一站来到了位于山阳县高坝店镇过风楼社区石桥村的金鸡产业扶贫项目。在一片开阔的山坡上,工人们正在紧张地施工,跟随厂区负责人,我们一行人来到了后面几栋已经建好的鸡舍内,一排排现代化的养鸡设备已经安装完成。该项目争取到了苏陕扶贫协作800万资金的支持,同时也是山阳县与南京市六合区协作共建的项目,建成后将构建一个以生态养殖、食品加工、清洁能源、有机肥料、订单种植为主的全循环产业链。同时,通过“三变”改革,让贫困户用“农户贷”的资金入股分红等方式,带动全县建档立卡的贫困户1万人实现长期稳定脱贫。听到项目负责人的介绍,采访团一行感慨万千,他们表示,以后还要到商洛来,期待看到这些产业带动贫困户走向富裕。
  远处青山如黛,水气缭绕,眼前是梯田、荷塘,瀑布飞流直下,一切都浑然天成,仿若世外桃源。采访团随后来到法官镇,大家纷纷拿起相机、手机、无人机记录美丽的景色。进入村子后,一处富有地方特色的农家小院吸引了他们的目光,曲径通幽的一处拐角,一口大锅上正冒着热气,原来这家人正在制作苞谷酒。58岁的主人杨修安为了欢迎远方的客人,拿出他珍藏了10年的陈酿让客人品尝。杨修安的家里摆满了各种竹编的东西,大筐小筛,琳琅满目。他告诉采访团成员,去年之前他们还是贫困户,后来村里发展起了旅游,他家的小院被翻修一新,去年,他开始做竹编,价格从二三十元至一百多元不等,再加上他还种了3亩多的黄姜,家里总共收入3万多元,顺利实现脱贫。
  全域旅游脱贫攻坚的龙头产业
  25日,同样是阴雨的天气,采访团一行一大早便奔赴商南县,第一站到达的便是金丝峡镇太子坪社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青瓦白墙、错落有致的民宿群,在古朴的房间内听着外面的雨声,别有一番韵味。穿过民宿群,采访团参观了王家坡冷水鱼养殖观光园。大大小小的池子里共有虹鳟、金鳟、中华鲟等冷水鱼20万尾,池水清澈见底,不时看到鱼儿露出水面透气。王家坡冷水鱼养殖观光园是太子坪社区引进的外来企业,村集体以34亩土地的形式入股,实施“借苗还鱼”的方法,带动20户贫困户实现增收。
  太子坪社区还成立了农家乐协会,把178户单打独斗分散经营的农家乐拧成一股绳,通过统一管理、统一标准,提升农家乐品位。在村口经营农家乐的贫困户俞秀群就是该村发展旅游的直接受益者。俞秀群的家以前是三间土房,丈夫在外务工,她则在家里照顾孩子,全家的收入都靠丈夫一人维持。家门口的路也是沙石土路,不通车,出行十分不便。2016年,村里开始打造美丽乡村,发展旅游,有的人家开办了农家乐。俞秀群也觉得这是个好事情,于是东拼西凑20多万元,盖了四间两层的楼房,发展起了农家乐。如今,农家乐的生意红火,俞秀群不用外出就可以挣得一份满意的收入,丈夫也不用出远门打工了,就在村里的漂流公司上班。不到两年时间,不仅家里的欠账还清了,还在当年就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成为村里脱贫致富的典型代表。“村里帮助我们翻新了楼房,还组织我们进行技术培训,让我们提高质量,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日子越来越好过。”俞秀群高兴地说。
  太子坪村大力发展立体产业,从“水、陆、空”三个方面入手,即冷水鱼观光、中药材种植、中华蜂养殖,同时配合发展高端民宿、乡村旅游、休闲为一体的旅游扶贫综合体,带动贫困户和村民多种方式增收。
  没有休息,采访团一行又来到了试马镇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走过一段山路后,来到了苏陕扶贫协作项目——沁园春万亩白茶基地。此时,雨后初霁,放眼望去,四周的山坡上满是茶树,嫩芽刚刚长出,嫩绿色的枝叶被雨水冲刷后,更显翠绿。公司负责人王超向采访团一行介绍起茶叶来如数家珍:“目前基地共有白茶3327.6亩,带动贫困户92户,通过土地流转,群众每户每年可增收1010元,同时让贫困户来基地务工,每月有2200多元的收入。还让当地的农民参加培训,帮助230户农民掌握茶叶种植和白茶加工技术,增加贫困户脱贫的本领。”试马镇郭家垭村的贫困户吴振刚,妻子患有慢性病,需要长期靠药物维持,家庭负担比较重。公司流转了他家的10余亩土地,每年付给租金5200元。吴振刚长期在茶园里务工,去年就有9000多元的收入。经过茶园的带动,极大地缓解了吴振刚家里的经济负担,吴振刚对脱贫更加坚定了信心。
  接着,采访团马不停蹄地来到了丹凤县棣花镇。这里的葡萄园里,葡萄刚长出巴掌大的新叶,山野上一片郁郁葱葱。棣花镇副镇长李昱澎向南京采访团介绍了棣花田园综合体项目。近年来,棣花镇着力打造以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和乡村综合发展模式,以“核桃之都、五彩梯田”为主题,乡村振兴为契机,发展田园综合体。“这项工程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也解决了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实现了清洁生产、循环发展。”李昱澎介绍说。
  远程会诊健康扶贫的创新举措
  “这个片子拍得非常好,就是下次最好让患者把外套脱掉。”洛南县医学远程分会诊中心的医生正在通过DR设备对乡镇卫生院的医生说道。第4天,采访团来到了洛南县,首站来到了洛南县医院远程分会诊中心。
  洛南县宁洛扶贫协作医学影像远程会诊项目是宁洛扶贫协作项目之一,项目使用宁洛扶贫协作资金411万元,用于购置建设覆盖全县镇办卫生院开展日常放射诊断设备和建立远程影像会诊系统,为高耀镇、三要镇、麻坪镇等9个镇办卫生院配置9台DR设备,实现了镇办卫生院医学影像诊断、X线诊断设备全覆盖,提升了镇卫生院辅助诊断水平,特别是为全县2.5万多户贫困人口就诊提供了更为准确、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平台。“洛南县很多乡镇的患者来一次医院来回路程就要耗时一天时间,建立远程影像会诊系统后,为老百姓节省了很多时间,降低了群众医疗成本,也提高了边远山区群众疾病诊断效率和质量。”会诊中心负责人向采访团介绍道。
  “哇,你看窗外的景色多美。”车辆渐渐远离城市,采访团成员激动地欣赏着乡间美景。雨过天晴的乡村,山间泛着金光,树木青翠欲滴,田地里的庄稼、蔬菜彰显出生命的活力,与蓝天白云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车上不时有人感慨,若是留在这里多好。
  下车后,采访团一行走进了洛南县麻坪镇麻坪街社区的洛南县德盛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16年4月,主要经营黄花菜、豆角、香菇等绿色农产品的种植、收购、加工及销售,产品主要销往北京、甘肃等地,是一家“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企业,也是洛南集基地、开发、加工、购销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龙头公司。
  洛南县德盛公司年产1000吨脱水黄花菜项目是苏陕扶贫重点项目之一,2018年,江宁区安排帮扶资金300万元用于公司6000亩产业基地发展、厂房建设、烘干加工设备购置等。目前在麻坪、保安、石门、永丰等镇种植黄花菜基地7000亩,豆角种植基地3000亩,通过产业的发展直接带动周边4个村贫困户270户,实现贫困户人均收入4100元以上,间接带动1200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成为发展产业带领群众致富的一面旗帜。该镇陈台村贫困户殷本斌一家4口人,媳妇和女儿都有心脏病,以前为了照顾家里人,陈本斌主要在家务农,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前年在公司的帮助和支持下,为他提供了免费的黄花菜苗,种植了4亩黄花菜,除过此项收益外,他还长期在公司务工,每月工资约3000元,大大增加了家里的收入,缓解了家庭的困难。“黄花菜是一次性投资,25年收益,况且收益是逐年增长,老百姓都乐于种植。”该公司负责人何海燕告诉记者。
  木耳小镇商洛扶贫的特色名片
  第5天,采访团一行来到了柞水县木耳小镇。一下车,大家就被道路两旁整齐排列的菌包吸引,一排排、一行行菌包形成了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
  2017年,柞水县大力推进脱贫产业,集中精力打造了西川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木耳小镇便位于下梁镇西川现代农业示范园核心区。示范园以木耳为主题,创新了“连片推进、带动全县”的脱贫攻坚主战场示范带动模式,将木耳作为精准脱贫的主导产业,大力实施“1153”木耳推进战略,全力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开发了“赏木耳景、看木耳戏、听木耳歌、吃木耳宴、品木耳情”系列产品,全链条形成农旅文创综合业态,是集生态农业示范园、观光农业旅游园、绿色农业生产园、现代农业科普园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
  今年50多岁的村民梅刚兰和一群妇女正在地里采摘木耳,她们一边哼唱着《木耳小镇之歌》“品一品木耳人长寿,喝一口山泉甜心头,木耳小镇风光秀呀,田园美景无尽头……”,一边兴高采烈地采摘木耳。梅刚兰长期在园区上班,年收入约两万元。“现在出去一提起我的家在木耳小镇,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欢迎大家来我的家乡玩。”梅刚兰说。
  告别了柞水木耳小镇,采访团一行到达了镇安县永乐街办栗园村。镇安县地处秦岭南麓中段,气候温和,日照充足,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土石山区县,山地林木资源丰富,非常适合发展林下散养土鸡。该村村民郝家斌一直心系家乡的贫困群众,2016年下半年从西安返乡,投资600万元创办了陕西盛泰公司,发展林下土鸡散养扶贫产业,自2017年3月份以来,先后在永乐街道办栗园、太平、木元等6个村发展村级专业合作社。2017年,苏陕扶贫协作资金以补贴形式援建该项目200万元。目前,该项目完成标准化养殖场建设10亩,存栏6500只;扶持6个贫困村发展养鸡大户49户,养鸡2.1万只,扶持贫困户129户,发展散养鸡2.3多只,公司直接带动当地贫困户41户161人,户均年增收6000元,帮助12户贫困户61人于2017年顺利脱贫。
  依依不舍地告别了栗园村后,采访团6天的行程结束了。除了以上介绍的项目外,采访团还先后深入森弗大健康产业项目,山阳县高坝店镇金山村百草园项目、洛南县阳光庭院幼儿园、麻坪镇脱水黄花菜项目等地进行实地采访。“商洛有着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旅游资源,希望商洛人民不断创新经济发展理念,坚定脱贫信念,凝心聚力,克难攻坚,相信不久的将来,在新老商洛人的通力协作下,一定会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南京日报记者李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