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18年05月2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配强队伍筑堡垒 用心铺好致富路
——市委办公室包扶七星村纪实
文章字数:2018
  本报记者 董楠
  市委办公室在包扶商州区三岔河镇七星村工作中,面对村上贫困面大、程度深、致贫原因复杂的现状,瞄准主要矛盾,紧扣政策导向,选配强有力的工作队伍,坚持党建领航脱贫攻坚,用心铺好产业“致富路”,走出了一条符合七星实际、具有鲜明特色的脱贫攻坚新路子。七星村贫困发生率由三年前的23.2%下降到现在的8.9%;贫困户由两年前的101户减少到当前的53户,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先后被命名为国家级旅游脱贫示范村、商州区脱贫攻坚示范村、商州区卡内贫困村综合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选配过硬队伍,立下攻坚“军令状”。坚持把配强队伍作为精准扶贫的先决条件。将党性强、实绩优、作风硬的干部派驻进村,组成联合工作队,深化“党支部+‘三变’改革+集体经济+贫困户”,以党建领航脱贫攻坚。定期对村干部进行政治理论学习,切实增强村党员干部“四个意识”,突出抓好十九大精神学习宣传、“两委”换届、对接启动扶贫项目。镇党委书记与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包扶干部逐人签订目标责任书,层层夯实责任,强化运行监督、民主决策,以阳光党务政务凝聚民心。实行跟踪问效,建立责任清单,以铁的纪律、严的作风全力确保驻村包扶任务落到实处、见到实效。驻村第一书记牛健朝,向市委办立下攻坚“军令状”:包扶任务完不成,决不“收兵回营”。他白天和工作队员抓产业,晚上和村干部一起值班办事务,当好贫困户和包村工作的“勤务员”。在最近的村委会换届中,选出了年富力强的干部进入支委,解决了支书、主任一肩挑的问题,从而建起了“包扶工作队+村两委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
  注重脱贫实效,紧扣政策“抓变革”。坚持把结对帮扶作为精准扶贫的首要举措,把共同富裕作为精准扶贫的最终目标。实行“四定两不”帮扶包抓工作机制,市委办和区财政局共安排45名干部与贫困户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区分因病、因残、因灾、因学等不同致贫原因,根据贫困群众发展意愿,量身定做帮扶措施。突出精细化管理,做到脱贫一户销号一户,全力确保脱贫成效。紧扣政策导向,率先在全市启动村一级改革,被确定为省级财政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村、市级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村和“三变”改革试点村。组织开展改革动员会,“喜迎十九大”“科技下乡”等活动,奠定群众认同改革的思想基础。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引导村内“三资”全面整合、统一经营,持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和规模。截至目前,23个改革环节已经完成19项。
  夯实产业基础,用心铺好“致富路”。今年初,市委办主要负责同志和包抓领导到村上开展调研,和镇村干部确定产业发展项目,在林果系列产品开发生产上做文章。为打造“七星樱桃”“七星食用菌”等品牌,聘请专家团队和科技特派员驻村,加强专业技术指导,将科技要素贯穿到栽植、管护、收储、销售等各个环节。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加强技术合作,进行林下经济新品种实验示范,打响商州山地绿色生态无公害农产品新名片。结合七星村自然资源优势,围绕乡村风光、乡村文化和乡村生活等题材,开发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观光型、休闲型、体验型等旅游项目,着力打造旅游专业村,培育旅游专业户,积极对接争取立项融资,进一步加快旅游休闲配套设施建设,不断提升景点人气和游客满意度,力争将七星乡村游纳入到全市全域旅游总盘子。成立骏景食用菌合作社、致富星光伏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全村所有贫困户已通过产业实现分红增收,集体经济年收益12万元。在此基础上,重新谋划发展了潜力大、效益好的黄花菜、花椒树等“订单农业”。其中,150余亩的黄花菜基地,可为群众每年再增收3000元左右,100多亩的花椒园,可为群众每年再增收2500元左右。该村五组的刘春启,过去家中的经济来源主要是打零工和耕种家中的3亩田地。去年他认领了5000袋食用菌,年终分到2000元红利,今年将分到3000元,明年将分到4000元。同时,他从2016年投资的3000瓦的光伏项目,每年可获得1000元的收益。多元化产业发展切实打牢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基础。
  提升素质扶贫,加大投入“建家园”。把提升村民素质能力作为脱贫攻坚的先决条件,把建好家园作为精准扶贫的核心任务,深入宣传产业政策、就业促进、社会保障、移民搬迁等惠民政策,不断提升村民道德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素养。设立善行义举榜,每年评选一次创业、诚信、敬业、孝亲等道德模范,号召村民向他们学习,用模范的力量助力脱贫攻坚;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和举办农技培训班等办法,向村民讲授致富经验、信息和心得,激发群众致富愿望,增强致富信心;每年有针对性地组织专题培训不少于2次,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制定一对一的就业创业帮扶措施和金融支持计划,及时解决村民创业中难题。整合项目资金,大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修缮房屋371户,改造危房户16户1128平方米,铺设连户水泥路64户6100平方米,村图书室、阅览室、广播室齐备;有九年制学校和幼儿园各1所,敬老院1所;规划在建文化广场1处,占地2500平方米;安全饮水、有线电视入户、网络覆盖、移动信号覆盖均达到100%。如今的七星村,村民正在享受着城镇化的山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