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18年05月2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天麻大户张发社
淡永鸿 李建民
文章字数:1748
  初夏时节,正值天麻繁育期,一大早,丹凤县龙驹寨街道办大庄村村民张发社与妻子就忙着给天麻花人工授粉。
  一人多高的橘红色花茎笔直地从沙土中冒出,顶上是许多繁复成串的小花,其中还夹有几株绿色的花蕾。他们用细如牙签、两端削尖的小木棍先将花瓣挑破,小心地取下针尖大小的花粉,熟练地点在花蕊中央,给这几千朵花授粉要赶在5月底花凋谢前完成,这几天他们夫妻俩格外忙碌。张发社告诉我们:“过去栽天麻,属于自然无性繁殖,越栽天麻品种越退化,产量和质量越来越低。现在通过有性繁殖,进行优良品种杂交筛选,天麻就能保证高产稳产。”
  天麻在商洛有悠久的种植历史,随着人工栽植技术逐渐成熟,天麻已经成为许多农户增收的主要途径。张发社家所在的大庄村离丹凤县城有20公里,这里山大沟深,气候较为寒冷,森林茂密,适宜天麻生长,历来就有栽植天麻的传统。但由于栽植技术单一、品种退化等原因,这里的天麻种植一年不如一年。许多种植户种的天麻腐烂了,有些连种子都收不回来,大伙逐渐对种天麻失去了兴趣。大庄村有200多户,原来家家户户都种天麻,到2000年以后坚持种天麻的不到30户。
  今年53岁的张发社是种天麻近20年的老种植户,先前年年收入不错,近些年也是越栽越没信心了,品种退化质量又差,几乎没有啥效益,想放弃又不甘心,想来想去还是要想办法增加天麻产量和质量。张发社常想:以前天麻长得那么好,这说明大庄村的环境还是适宜天麻生长的。为什么现在就不行了呢?一定是种子退化或是种植环节出了问题。2013年秋,他得知汉中市略阳县一农户天麻种得十分成功,那里的天麻每平方米可以收20多斤,还都是大天麻,比红薯的产量还高。去当地仔细打听后才知道,是因为人家的种子好,种的都是有性繁殖的一代种子,这种种子抗病能力强,生长速度快。而大庄村种的天麻都是种了20多年的无性繁殖的天麻种子,容易生病腐烂,这让张发社很受启发。为了全面掌握天麻种植技术,他三番五次带着厚礼长途跋涉,吃住在那户人家里,开始从怎样挑选优质种麻、适生场地、适播季节,如何控制湿度温度、进行病虫害防治到如何采挖、贮存,销售、运输等,每一个环节都认真学习,虚心讨教,终于掌握了种植天麻的技术要领。
  回家后,他结合学到的新技术,用蟒岭山区稀缺的绿色天麻野生种子与引进回来的橘红色天麻花茎进行有性繁殖杂交培育,并完全仿照野生天麻的生活习性,在核桃及板栗树下,先将天麻种种在已经长出蜜环菌的菌柴上,撒上一层薄土,铺一层树叶子,放一层鲜柴,再用土覆盖,两边起上深沟,然后再盖上一层树叶,上面用秸秆压住。2015年9月底,张发社按照新方式种的天麻喜获成功。他试种的10多亩山坡地里,一个周期就采收商品天麻3万多斤,加上种子,价值40多万元。随着天麻有性繁殖技术的掌握运用,张发社栽种天麻的规模越来越大,质量越来越好,产量越来越高,名气也越来越响,成为蟒岭山区远近闻名的天麻大户。
  大庄村有8个村民小组252户1034人,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06户349人,是全县深度贫困村之一。在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中,面对山大沟深、资源匮乏的自然条件,驻村包扶部门商洛电视台与村两委会立足村情实际,及时与市县农业、林业部门联系,普及推广张发社的天麻有性培育新技术,引导扶持带动当地群众发展天麻种植脱贫增收。为了真正让山区群众掌握天麻栽植技术,商洛电视台邀请丹凤县农业局产业办深入大庄及周边宽坪、秋树坪等村的田间地头,多次举办天麻有性繁殖技术培训班,指导群众从育种、栽植、开挖、晾晒加工等方面入手。并通过产业化资金项目扶持和到户产业资金奖补等方式,激励群众利用核桃、板栗等经济林下空间发展天麻、金银花、艾草等中药材,使大庄村逐渐成为全县的天麻之乡,涌现出一批年收入10多万元的天麻种植大户。
  大庄村大庄组石社平高兴地说:“以前按照自己摸索的老式方法,技术不过关,长得都不好。这两年用新技术栽天麻,产量提高了几倍。去年冬里,在只有4平方米的林下空地里,就采挖出了70多斤天麻,而且新挖出的天麻个头大、形状好,平均单个净重在半斤以上。”
  目前,在张发社的引领下,大庄村已发展天麻、艾草、金银花、天南星等中荮材种植500多亩,以“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建起了以艾草为原料的玖谷艾草制品有限公司和优质天麻加工厂,通过引导培训,让群众种植药材及在加工厂、合作社务工,己带动80户贫困户逐步走上脱贫增收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