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18年06月0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让便民服务更有温度
张勤学
文章字数:862
  这几天,笔者上班经过某县养老经办中心门口,每天都能看到很多人在登记窗口排队,其中坐轮椅的、子女搀扶的不在少数,听工作人员讲是“社保年审”。前不久,一位90多岁居住在武汉的老人往返原籍红安进行社保年审,由于坐着轮椅,女儿女婿耗时一天时间来回200公里,在热心人的帮忙下,抬上3楼完成了几分钟的认证程序。媒体发出了“九旬老人被抬3楼办社保,如此折腾该谁脸红?”的诘问。在国家加大“放管服”改革的当下,便民窗口缺少暖民温度,值得思考。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党的政策出发点和落脚点无不体现在民生上。九旬老人身坐轮椅两地奔波,缘于“第一次年审必须本人到场”的规定。登记、照相、录指纹、签字等程序,无非要证明“我就是我”“我还活着”的政策归因。政策是刚性的,但在落实上应该是有温度的。作为服务机关和便民服务窗口,贵在“方便”,应站在办事人的角度着想。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最大限度穷尽现有资源,用尽现代手段,突出便民服务,才能缩短服务距离,让群众感受到服务的温暖。推行“一卡通”“一次办理”“马上办”不仅仅是挂在嘴上,写在纸上,各种改革措施成功落地转变作风是关键,要体现接地气、顺民心,才会在现实生活中避免出现类似奇葩证明的做法。了解弱势群体的所思所求,在政策的落实落细落小上下功夫,更能体现执政为民的政治底色。
  5月1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企业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的便民服务举措,把深化政府职能转变再一次提到新高度。深化“放管服”改革,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便民利企,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推行工商登记“一套表格、一口办理”,安排“无纸化”“零见面”“零收费”的时间表,从而压减办理时间,让企业和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改革释放的新动能。
  《商洛日报》5月12日报道,家住镇安县北城村80岁的曹大爷因身患残疾出行不便,一直过着无身份证的“黑户”生活,县政务大厅的户籍民警得知后,主动上门接送服务,帮助其办理了二代身份证。这则短消息,让人心里感到暖烘烘的,这正是便民服务所应该大力倡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