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18年06月0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蚕桑产业成为达仁镇脱贫致富“金饭碗”
文章字数:689
  本报讯(孙镇坪)日前,走进镇安县达仁镇盛起蚕桑专业合作社,看到一排排蚕蔟上挂满洁白的蚕茧。“我们合作社今年共育小蚕260张,三龄时发放到蚕农和各生产大户及扶贫工厂,目前已经陆续结茧,再过几天就可以卖了。”合作社法人代表章晋礼说,“今年蚕茧的价格预计在每斤26元左右,一张蚕能结50公斤左右的茧子,我自己也养了13张春蚕,估计能收入近3万元。”
  俗话说,懒养猪、勤养蚕,35天见现钱。达仁镇玉泉村6组贫困户张祖文养了2张蚕,从小蚕到结茧,约一个月时间,预计可收入4000元;枫坪村三组李金和今年养了3张蚕,通过小蚕共育,到三龄时自己喂养,加上在合作社务工,总收入有上万元。
  近年来,达仁镇围绕种好一株桑、养优一粒茧、盘活一片地、致富一方人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蚕桑产业在农民增收致富中的骨干作用,加大扶持力度,加强指导服务,大力推动蚕桑产业发展,各村成立蚕桑产业服务队,并组建了24个蚕桑产业专业合作社,培育5张以上的养蚕大户56户,实现了“政府搭台、蚕农唱戏”的组织体系,为蚕桑产业后续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养蚕发种总量迅速扩张,2017年栽种桑苗250万株,养蚕1500张,实现产值240万元。
  达仁镇党委书记李兴斌介绍说:“蚕桑产业是保护生态的‘绿银行’、脱贫致富的‘金饭碗’,全镇基本实现蚕桑产业适宜区家家都栽桑、户户都养蚕,我们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蚕桑一体化经营模式,引导鼓励桑农以桑园、资金、劳动力等要素入股,将贫困户连在蚕桑产业链上,把产业连在合作社和企业之中,助推脱贫攻坚、促进农民增收。”据悉,达仁镇今春已栽种桑苗163万株,养蚕发种905张,目前已结茧上市,预计可收入230万元,带动290户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