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18年06月1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找到产业发展金钥匙 打开深度贫困重枷锁
——山阳县两岭镇流域化发展特色产业促脱贫启示
文章字数:4018

县上主要领导深入两岭镇调研脱贫攻坚工作

村民忙着种植木耳

正在建设的香菇产业园

  文/图 王涛 王秋韵 徐世旺
  编者按
  2017年6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攻坚深度贫困地区堡垒,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完成的任务。决战脱贫攻坚关键时期,深度贫困地区地理条件弱、基础设施差、贫困面积大,是脱贫攻坚的主要难点。如何挖掘产业扶贫潜力,找准脱贫攻坚的产业路径,寻求符合当地实际的特色产业是脱贫攻坚的关键所在。山阳县两岭镇创新实施流域化发展特色产业,不仅有效保障了脱贫攻坚工作的质量、加快了“攻坚拔寨”的速度,也为深度贫困地区脱贫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

  “山阳在特色产业发展方面起点高、推进快、效果比较明显,下一步,就是要把产业提质增效,变成真金白银让贫困群众增收。”6月6日,市委书记陈俊深入山阳县两岭镇调研指导脱贫攻坚工作时,对两岭镇特色产业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随行干部提出了殷切的期望,要求再接再厉、持续用力,进一步把脱贫产业做大做强,要结合实际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带动贫困群众稳定增收。
  人间六月芳菲天,脱贫攻坚战正酣。走进山阳县两岭镇,只见道路两旁白色的香菇大棚错落有致、忙碌的村民尽展笑颜;贫困户家里,帮扶干部们嘘寒问暖、谋产业,促增收;田野里,一片片中药材长势正旺,嫩芽吐绿;农家小院里,篱笆围墙、瓜果繁茂……到处都是忙碌喜人的景象。
  地处两县一区交界处的山阳县两岭镇位于山阳县东南边沿,由于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1095户4032人,贫困发生率为39%,是山阳县最为深度贫困地区之一。面对贫困人口多、致贫原因复杂、生存环境恶劣、基础设施欠账多、产业发展滞后等诸多问题,如何实现弯道超车,在脱贫攻坚中打出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如期实现脱贫摘帽任务?两岭镇在各级包扶部门结对帮扶下,在山阳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依靠自身优势筑巢引凤,借船出海,努力从产业开发方面谋篇布局,加强政企合作,借智转型、借力发展,实施流域化发展特色产业,促使主导产业上规模、上水平,产业发展迅猛,带动脱贫成效显著,推动了脱贫攻坚工作的顺利开展。流域化发展天麻群众致富有盼头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长时间以来,两岭镇不少群众就自发种植天麻,但是技术落后,不成规模,缺少市场信息,没有成型产销路径。
  脱贫攻坚实施以来,两岭镇立足山区林木资源优势,深入村组调研,针对当地群众种植天麻的意愿,定位把两岭镇打造成流岭流域天麻种植示范基地。2017年,两岭镇找到已经在天麻种植上摸爬滚打30年的商州区的闵向阳前来马鹿坪村考察。看到马鹿坪村大量的闲置土地、丰富的林木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后,闵向阳当即入驻,盖厂房建园区。
  2017年,在“百企连百村带万户”政策支持下,依靠陕西安阳丽舍置业有限公司提供资金支持,马鹿坪村建成天麻产业园区,园区流转土地160亩,投资480多万元,一年就实现总产值2000多万元。仅天麻扶贫产业园区一年就帮扶108户贫困户发展种植天麻产业,年户均增收3000多元;培养100多名掌握了天麻栽培的技术人员,200多名产业技能工人在园区务工,实现务工收入120多万元。
  随后,两岭镇以天麻扶贫产业园为核心,借助天麻扶贫产业园的技术支持,按照“党支部+集体经济+合作社+贫困户”精准扶贫模式,在周边6个村大力发展天麻产业,每村都成立专业合作社,由合作社提供种苗技术,统一回收销售,解决了群众的后顾之忧。村集体入股27万元到合作社年可分红2.7万元,50多名产业技能工人在基地务工,实现务工收入100多万元,其中贫困户产业务工收入预计达40多万元,户均可增收2000元以上。
  目前,马鹿坪村秦岭向阳天麻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壮大成扶贫产业园区,已经成了当地群众脱贫的最大产业,也是山阳县最大的天麻育种、种植、销售基地。经过两年摸索,当地最终确定了“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扶贫模式,依托中药材科学种植,当地村民走出了一条致富新路子。村民刘建民40多岁还是单身,80多岁的老母亲长期患白内障,去年在包扶干部的帮助下终于见到光明。天麻扶贫产业园在刘建民家门口建好后,闵向阳就把勤劳朴实的刘建民培养成技术指导,仅去年一年,刘建民就净收入二、三万元,还不算自己九分地的天麻收入。看着日子越来越好,刘建民的精气神也有了,他告诉记者,今年还想加大自己的天麻种植规模,力争年均收入十万元,接下来准备讨个媳妇,一块照顾母亲。
  “因地制宜做产业,深度贫困地区只有借船出海引进外面成功企业和技术,实行捆绑式发展,不仅能分散风险,还能让所有人跟着一块收益。在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道路上,只有开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两岭镇党委书记王丽说,县上主要领导在马鹿坪调研,看到天麻种植后,积极联系安阳丽舍向秦岭向阳天麻专业合作社投资,利用合作社的技术和基地,扩大天麻种植产业种植,实现天麻产业在当地进行深加工。园区化发展食用菌托起增收新希望
  近年来,香菇产业在我市如雨后春笋兴起。但目前我市各乡镇香菇深加工产业链还不健全、管理技术跟不上、市场销路还不畅通等问题一直困扰着香菇产业发展,两岭镇的香菇产业发展也不例外。2017年底,为了解决群众种植香菇过于零散、管理技术落后,销售渠道不畅等问题,两岭镇在多方考察后,从河南西峡引进了豫西云伟农业公司,专门从事香菇生产、加工的企业。
  开年以来,陕西豫西云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入驻刘家庄后,积极响应“百企连百村带万户”精准脱贫推进会号召,积极推进产业帮扶工作,实行统一流转土地、统一设施配套、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市场销售,创新了“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投资扶贫、市场扶贫”模式,分别吸纳了65户贫困户利用土地入股,每股每年分红500元,140户贫困户利用自家荒山的自用木材入股,每股每年分红300元,同时可解决140户贫困户就业,人均年增收4000元,实现产业帮扶户全面稳定脱贫。
  盛夏季节,两岭流域到处一片繁忙,跑运输的、建厂房的、架香菇大棚的,人来人往。刘庄村支书刘章记介绍,公司入驻之前,村里大量土地荒芜,年轻人都外出打工,留守下来的村民一天无所事事,打个牌、喝个酒,混个时日。现在在企业的带动下,公司周边村民争先恐后来企业干活,平均每天可以挣到100多元,技术工一天还可挣到300多元。“这几天周围群众都争着打工,村上还专门协调人员上班,香菇产业园建好后,每天有150人的用工量,刘庄村正计划成立劳务公司,做好和企业的劳务对接工作。”支书刘章记指着正日益变化的村子,乐呵呵地说。
  “引进这家企业最主要的就是企业的销路稳定畅通,深加工产业链健全。”镇党委书记王丽说,公司建立之初,镇上就与豫西云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达成协议,由企业包联共建扶贫工作,采取“支部+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公司提供资金,合作社提供技术,以此带动当地贫困户增收,贫困户可以入股也可以领养,可以流转土地,资源入股等多条路径实现增收。企业利用基地的集中优势,以此为龙头,将带动两岭周边四个企业,五个基地发展香菇种植,辐射周边七个村。
  据悉,豫西云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香菇系列产品一直产销两旺。公司在两岭流域的基地二期工程深加工项目香菇粉产品销售已和马来西亚的客商签订了供销合同,公司的深加工产品香菇饼、香菇脆等市场销路也一直畅通。规模化发展主导产业鼓起农民钱袋子
  两岭镇在大力发展食用菌、天麻等特色产业的同时,不忘核桃、中药材等传统产业发展,结合当地实际,尊重群众意愿,按照“长中短”产业相结合思路,即长线抓林果业、中线抓中药材、短线抓食用菌。
  从2016年开始,大力实施从镇政府至马鹿坪村、镇政府至三合村两条沟整体流域的良种核桃产业带建设,结合“三书三长”核桃示范点,在高塬、三合村新建良种核桃基地800亩,加大核桃基地田间科学管理,推动当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为推动全村核桃产业发展,高塬村成立了核桃专业合作社,将村上400亩核桃基地林下空地统一流转,实行专业合作社管理,利用核桃幼苗期林下空带,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以及其它林下经济,增加群众收入。三合村400亩核桃科管基地被村上致富能人刘军喜承包,依托沃土核桃专业合作社专业经营,带动贫困户60多户。
  在脱贫产业发展过程中,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依托村集体经济示范带动贫困户发展核桃、中药材等主导产业。马鹿坪村利用林下空地发展天麻、猪苓等中药材增加群众收入。高塬村结合自身实际,细化和落实承包土地三权分置办法,创新“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的脱贫模式。探索多种形式的利益链接和发展路径,投资30多万元,在高塬村流转土地10亩,用于发展“核桃+天麻+木耳”立体经济示范基地,通过地下栽天麻地面发展核桃,核桃空间发展木耳的思路,发展村集体经济。各家各户以产业为主,主打黄芩、猪苓,户均3亩以上,在原来的基础上发展了中药材、养殖、核桃、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因地制宜种植紫菀,与络亿公司龙头企业签订销售合同,保底收购每亩地3000元左右。
  今年50多岁的姜川平,四分地就获得了3000元的收益,由于父亲年迈身体不便,媳妇身体不好,姜川平一心想在家门口找一个合适的工作,方便照顾家人。听说这有合适的工作,种子、肥料都是由政府提供,自己平时仅管理一下,姜川平从去年就开始尝试种植,让他没想到的是,没到一年就有收益了,今年他还准备加大种植规模,仅此一项带动周边群众50多户种植,全村发展100多亩。
  目前,两岭镇各类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0000多亩,其中黄芩7100多亩,天麻210多亩,苍术480多亩,猪苓260多亩,连翘860多亩……不仅如此,与这些产业相配套的园区建设也在如火如荼进行。
  强有力的措施,“真金白银”的投入,使昔日的“穷窝窝”告别了“行路难”“吃水难”……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得以较大提升,提高了贫困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
  看着两岭脱贫攻坚产业日益发展壮大,王丽谈起了镇上的工作计划:下一步,我们将以市县领导调研时提出的新要求,克服困难,再添措施,全力以赴做大做强食用菌、天麻、中药材、核桃产业,力争成为两岭这个深度贫困地区群众致富增收主导产业、长效产业,推动两岭镇贫困群众与全县、全市同步够格步入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