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18年07月1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做群众的贴心人
本报记者 王倩 胡蝶
文章字数:1549

  王倩 胡蝶
  今年45岁的李红波,是商州区夜村镇夜村人,三年前他一直在夜村镇街道做着日用品销售的生意,家里日子殷实而简单。由于他为人朴实,是个热心肠,很受乡邻的拥戴。2015年,他被推选为村主任,三年多来,李红波始终把群众冷暖装在心里,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他说:“因为群众信任,被选为村主任,我就不能辜负大家的期望,要为群众着想,为群众办实事,做群众的贴心人。”
  夜村村是夜村镇政府的所在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然而耕地面积少却限制了村上的产业发展,全村有1002户2806人,其中有贫困户49户。村里大部分村民选择在街道上做点生意,或者外出打工来增加收入。村子被312国道划分成南北两部分,约有150户村民居住在北边的坡塬上。北坡上的群众距村上街道较远,无法像大部分村民一样做生意挣钱,只能依靠几分薄田种庄稼和种植水杂果为生,北坡就成了贫困户集中地。
  两条约2米宽的土路一直是北坡群众出行的主要道路,遇上雨雪天气,群众出行不便,群众种植的水杂果,由于道路不好,影响销路。李红波上任后,认为一定要先改善这部分群众的生活面貌,他决定先整修这两条土路。李红波说:“道路通畅了,经济才能搞好。”
  2016年,他多处筹集修路资金,资金有了,村民却不愿意了。因为拓宽路面时,会占用部分群众的林地、土地,群众不愿让步。于是,李红波就挨家挨户反复做工作,三伏天里,他也不曾歇息过一晌子。在他的努力下,两条通往十三、十四组总共5公里的水泥路修成了。“水泥路一直通到门口,樱桃成熟时,有人直接到门上就收购了,比以前方便多了。”十三组的代秀英说,2017年她家的樱桃收入了3000元。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开展,李红波更忙碌了,为了精准摸底和宣传脱贫政策,他和村委会一班人跑遍了村里的沟沟岔岔。去年冬天下大雪,他操心住在十二组的五保户李发治,不等积雪完全消融,他就和同事骑着摩托车走了两个多小时,又步行了两公里,去查看五保户的住房和生活状况,送去生活用品。“当时骑摩托车,冻得眉毛上都是冰碴子,看到五保户生活一切正常才放下心了。”来回四五个小时,饿了就吃随身准备的方便面充饥。“我们经常在外面一跑就是一天,顾不上吃饭是常事,整天脑子里都想的是咋帮助贫困户脱贫。”村上的驻村第一书记说。
  耕地面积稀少是制约夜村村发展产业的主要因素。那么,要想增加群众收入,就得另找门路。今年,李红波和其他村干部,经过仔细考察和谋划,最终确定发展光伏产业精准扶贫。每户贫困户交纳1.4万元,认领3000瓦光伏发电,四年共领取分红10500元,第三年时返还1.4万元。然而,在动员贫困户参与光伏认领时,响应者却寥寥无几,很多人都心存疑虑持观望态度。李红波带领村干部再次上门为贫困户宣传国家的扶贫政策,分析认领光伏发电产生的红利,在他们的宣传号召下,全村认领光伏的贫困户达到29户。
  58岁的王安富因18年前的一场车祸,导致下半身瘫痪卧病在床,家里生活只能靠妻子打零工、种植中药材维持,生活一直很困难。被确定为贫困户后,李红波隔三差五就去他家看望,鼓励他们在原有樱桃种植的基础上,扩大樱桃产业发展,想方设法帮助他们家增加收入。去年,村上把王安富妻子聘请为清洁员,每月有500元工资。今年,在李红波的反复动员下,王安富认领了光伏产业。得知今年前半年的光伏分红1500元已经到账时,王安富高兴地说:“红波这村干部当得好,心里牵挂着我,隔段时间就来看我,想尽办法让我家里脱贫,这份诚心让我太感动了。”王安富告诉李红波,他打算用分红的钱再买点中药材种子,扩大种植面积,力争早日脱贫。
  由于干工作踏实认真,2018年春天,李红波被选为村支书。他说,去年路南边已经安装了66个太阳能路灯,今年计划在年底前,为路北安装60个路灯,再将十组至十二组共10公里的通组路路面进行硬化,保证群众出行安全便利。李红波笑着说:“把群众放在第一位,干工作就有了目标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