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18年08月1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
——记商南县过风楼镇柳树湾村党支部书记母善宏
文章字数:1869

  崔珊
  俯首甘为孺子牛,在商南县过风楼镇柳树湾村,就有这样一位党员,他不怕吃苦,常年奔波在田间地头,体察民情,为民解忧,他就是柳树湾村党支部书记母善宏。
  母善宏多次获得市级优秀党组织书记、县级农业科技带头人、脱贫攻坚优秀包扶干部以及十大助力先锋等荣誉称号,但他把荣誉看得很轻,把全村老百姓的事看得很重。树标杆聚合力强基固本筑堡垒
  作为村级党建第一责任人,母善宏总是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要求村里所有党员干部自觉做到带头学习,提升综合素质,发挥好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家住村部旁边的监委会主任刘传明还记得:“去年冬天,有一次从小栗沟处理完一起民事纠纷,回来已是凌晨时分,他把同车的干部送到家后又一个人折返回村部。县委那天下发了一份重要文件,第二天要组织村两委班子学习,善宏心脏本来就不太好,但为了能将文件精神结合村上实际传达贯彻到位,他还是铆足干劲提前自学……不晓得那晚支书办公室的灯什么时候熄灭的。”
  作为柳树湾村脱贫攻坚的领头人,母善宏肩上的担子很重,他始终把“抓党建促脱贫”放在第一位,不断加强村班子的战斗力,在他的带领下,村班子党性觉悟很高,既是党的政策的宣传员,又是精准脱贫的排头兵,村上社会稳定,发展势头好,赢得了群众的普遍认可。由于党建工作实绩突出,柳树湾村党支部曾先后被确定为省、市、县党建观摩学习点,吸引了众多地市纷纷前来取经,受到一致好评。兴产业拔穷根合力敲开致富门
  柳树湾村是由原小栗沟村和柳树湾村合并而成的,并村以后,村子规模大、人口多、经济基础差,要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谈何容易!但母善宏坚信,路是人走出来的,只要村上能牢牢牵住产业扶贫这个牛鼻子,集中优势,大兴产业,就一定能打开贫困的藩篱。
  有心人,天不负。2016年,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彭书旺作为镇包扶团团长多次来柳树湾村开展实地调研,提出建设生态农业特色产业园的设想,母善宏抓住机会多次邀请县、镇领导召开现场会议,解决问题,最终确定了“一心四驱”的发展战略,即借助生态农业带动采摘、餐饮、休闲和旅游业发展,助力当地群众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增收致富。说干就干,母善宏为此带领班子成员立足实际,选定了“支部+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发展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基地务工和辐射带动,让当地群众走上了特色产业促增收的路子。
  “谁能想到,一年前还是贫困户的我们,现在个个都是股东了。”司法沟组贫困户李本旺欣喜地说。村里为入股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的95户贫困户配发了股金证,贫困户可以享受分红,2018年脱贫有望。
  下湾组村民吴忠厚说:“以前一家人一年的开销就靠着一亩三分地,支书带领我们搞了这个园区后,我家的情况就慢慢好转了,凭良心说,多亏了村上的好干部。”如今,在下湾组、碾子沟组、司法口组,天南星种植加工及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已经如火如荼,种植中药材、栽植水杂果,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不但有效提高了村民的经济收入,也为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村经济正逐步走向良性发展的轨道。干实事暖民心无私奉献甘为仆
  “我们村原来交通闭塞,出行难、灌溉难,基础设施很差,现在已经好很多了,群众生产生活都很方便。”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母善宏始终将发展特色产业放在第一位,并以改善农村生产环境,提高农村基础设施为出发点,为脱贫致富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搭建良好平台。
  “基础设施建设不可避免要占用土地,刚开始的时候很多村民不能理解,甚至百般阻挠,在重重压力下,我甚至都想过放弃。不过幸好,最后一切都坚持过来了。”看着柳树湾村焕然一新的村貌,母善宏不无感慨地说。那时他挨家挨户给村民做工作,讲道理,讲以后的发展,最终获得百姓的全力支持,打通了小栗沟水源地至上湾组水厂7公里管道。为了推动工程进度,他和镇党委书记王泉曾30多次去县水务等部门协调工作,尽快为柳树湾村安装自来水,解决村民吃水难题,2012年工程开始修建,2013年春季正式投入使用,覆盖全村10个村民小组1600多人,这一民心工程受到村民称赞。
  母善宏还结合村里实际情况,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总体要求,与实施“周三清洁行动”结合起来,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他带队大力整治环境卫生,修建了3个垃圾池,安排专人定时定点处理垃圾,制定了村规民约,教育村民爱护自己的家园。
  如今,柳树湾村已成为全县美丽乡村试点村之一,一座座产业园欣欣向荣,村民们使用上了清澈洁净的自来水,一条条硬化路通到了家门口,还有定期举办的各类学习活动、文体项目,村民们更有精气神了,昔日的贫困村正阔步迈向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在村民心里,这是母善宏的功劳;在母善宏看来,这只是向党组织交出的一份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