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18年08月2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流岭槽村
把关键的环节做到极致
文章字数:1093

  记者 于志兵 谢非 费翔
  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的深度贫困村,在脱贫工作中,把其中的高效增收环节做到极致,商州区夜村镇流岭槽村的“服务强化劳务增收”,是一种比较务实的脱贫手段。
  与此同时,山村里一些顽强的创业者,也正在尝试各种可能的产业发展路子。
  深度贫困村至今还蜗步难行
  去往夜村镇流岭槽村的通村路,曲曲折折,路边的青石涧里,溪水一会成瀑一会成潭,风景不错,但贫困状况让人揪心。
  走到通村路的尽头,一个不大的小院,便是流岭槽村村委会所在地。村里的第一书记阮连学带着我们在村里边走边介绍情况。
  流岭槽村一共有14个村民小组,其中只有6个小组有通组水泥路,其余都是土石路,有的路段路面上都是大石头,连摩托车也难以行进,村民出行只能靠走,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全靠肩挑背扛。全村有200多户,800多人常年出行困难。
  基础条件差,自然环境也是流岭槽人脱贫路上的“拦路虎”。全村人均耕地面积一亩多,基本都是坡地,平整的耕地更少。村民们自发种有中药材,但因为土地分散,难以形成规模。村里大部分家庭的主要收入是靠年壮劳力外出务工。
  “保姆式”服务保障重点收入环节
  由于村子里每年有800至900人外出务工,工作难找、拖欠工资、劳务纠纷等问题时有发生。遇到此类情况,村民们往往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或自己协商解决,或忍气吞声作罢。
  针对这种情况,2017年8月,流岭槽村在西安成立了商州区夜村镇流岭槽村驻西安劳务工作站,帮村民解决外出务工遇到的难题。据工作站负责人舒建民介绍,他们都是义务服务,主要是收集务工信息、维护打工者权益,同时,只要在工作站登记过的村民,可以免费获得每人100元的人身意外保险。外出打工的贫困户除了保险,每人还可以获得交通补贴300元。
  村民尝试香菇袋里培育灵芝
  临近晌午,贫困户刘志强正在自家的香菇大棚里忙活着。
  今年46岁的刘志强以前在西安的一家公司打工,2014年他怀着回乡创业的梦想,在老家建起了5万袋的香菇大棚。但是没想到前一年还高价出售的香菇,到了刘志强的香菇上市时,价格遭遇“拦腰斩”,收购价只有去年的一半。
  眼看着香菇的价格难有起色,刘志强只好连年削减产量,从最初的5万袋一直减到现在的2万袋,还背上了15万元的债务。一次农业技术培训中,刘志强了解到了灵芝栽培技术,回家后他便开始尝试利用废弃的菌棒种灵芝,他希望能找到适合本地山水纬度资源的农产品。
  如今,刘志强的香菇大棚旁,一小片地里,第一批灵芝已经收割,第二茬也已经慢慢地长出来。刘志强把第一批收获的灵芝做成盆栽,有一些送给了亲朋好友,让他们替自己作宣传。
  现在,刘志强已经是中级职业农民。他筹划着,可以将种好灵芝的菌种袋子做好,在网上或者市场上销售,让消费者自己在家中体验种植灵芝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