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18年09月3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在新时代追赶超越中彰显忠诚担当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组织工作综述
文章字数:4537

  栉风沐雨砥砺行,春华秋实满庭芳!
  回眸五年来全市组织工作,呈现的是一幅幅异彩纷呈的壮美画卷,奏响的是一曲曲担当奋进的华彩乐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组织系统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围绕中心大局,聚焦主责主业,坚持政治引领,着力夯实基层基础,选好班子配强干部,优化机制引才育才,全力推动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追赶超越、打好“五个战役”、建设创新美丽幸福商洛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学深悟透笃行 不断筑牢思想根基
  “木长必固根,立事先立心”。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把政治建设作为根本性建设,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厚培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铸牢思想之“魂”。
  ——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落到实处。市委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出台《关于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自律规则》,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落实“两个维护”,带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制定《从严规范党的组织生活的意见》,认真学习《准则》《条例》,从严落实民主集中制,弘扬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烧旺党内政治生活“大熔炉”,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将政治建设贯穿组织工作全过程,选人用人突出政治标准,基层党建突出政治功能,人才工作突出政治引领政治吸纳,自身建设突出政治建部,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落到实处。
  ——学习贯彻新思想深入人心。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扎实开展“大学习、大培训、大教育”活动,举办中心组学习、专题研讨等“八个一”活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重点,对1000余名县级领导干部和镇办党政正职集中培训,累计培训干部3.7万人次,推动新思想融入血液、铸入灵魂,各级干部适应新时代、落实新部署、实现新目标的能力不断提高。
  ——党内集中教育显现成效。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持续动真碰硬解决“四风”问题,让党员干部普遍经受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和党性教育。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抓住“关键少数”,严字当头、实处着力,为党员干部在思想作风上再一次集中“补钙”“加油”。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坚持“学”用真功、“做”见实效,扎实推进基层党建7项重点任务,深化“争当五个先锋”“争作五个表率”活动,接续推进常态化制度化,推动全面从严要求落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汇聚了推动全市发展的强大动力。全市涌现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镇安县丰收村党支部,党的十九大代表吴相琴,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提名人选郭琴,全省优秀共产党员李长庆等先进典型。中央领导同志深入镇安、柞水调研时,对我市“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党性教育筑牢“初心”。市委把延安精神再教育及学习纪实文学《梁家河》作为新提拔领导干部从政“第一课”,教育党员干部在学习和感悟延安精神、梁家河“大学问”的过程中固根守魂、强筋补钙。市委常委班子每年“七一”前夕都要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前往中共商洛工委旧址、北宽坪商洛县政府革命旧址过集体政治生日,接受红色洗礼、吸收精神养分。今年3月,市委常委班子集体前往革命圣地延安、延川县梁家河村,追寻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汲取新时代奋进力量;各县区、市直部门也纷纷开展“见证初心之旅”活动,接受党性教育,党员干部的思想根基、信仰之魂在传承红色基因中越扎越牢。
  坚持好干部标准 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组织系统认真落实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坚持事业为上、以事择人,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用足用活“三项机制”,充分调动各级干部的干事创业激情,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选人用人导向更加鲜明。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树立实践实干实绩导向,加大在脱贫一线培养、锻炼、选拔干部,严把考核研判、提名把关、考察审核、集体决定、责任追究“五道关口”,着力破解“四唯”问题,严格执行考察对象和换届提名人选“六必核”、任前预审和全程纪实制度,有效防止干部“带病提拔”,选用了一批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创新实施“两推三考”识人选人机制以及干部挂职“十百千”工程,分别被人民日报专题报道。
  ——阳光考核考准干部实绩。修订完善《商洛市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工作办法》,结合领导干部岗位分工,将省考、市考目标和行业重点任务,逐项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肩上,建立“三项机制”积分管理台账,创新实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采取实地督查考、季度点评考、日常量化考等方式,考准“上”的实绩,坐实“下”的事实。
  ——“三项机制”全面激发活力。出台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个《实施办法》和配套制度,旗帜鲜明保护敢想、敢干、敢闯“三敢群体”。认真落实中央激励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将“三项机制”贯穿干部选拔任用的全链条,重奖先进者、重用实干者、惩戒无为者,激发制度活力,激励干部作为。2016年以来,全市运用“三项机制”调整干部1748名,其中鼓励激励1407名、容错纠错27名、调整“下”的干部314名。
  ——管理监督持续常态长效。探索出台提醒、函询、诫勉操作办法等5项干部监督管理制度,建成市、县两级12380互联互通举报平台。扎实开展“三超两乱”等9个专项整治,率先在全省完成干部消超任务。把党的领导贯穿换届各个环节,从严执行政策程序,改进推荐考察方式,响鼓重槌强化换届风气监督,确保了市县镇换届平稳有序、风清气正。
  强基固本增效 全面提升组织力
  根深则叶茂,本固则枝荣。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持续用力抓重点、重创新、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各领域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五个五”党建书写浓墨重彩。市委突出问题导向,系统谋划推进,探索构建以党建五大板块、机关五条措施、镇办五项制度、村级五项举措、党委(党组)五个责任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五”党建工作新格局,推动基层党建实现质的飞跃。全省“四位一体”基层组织建设现场推进会在我市召开,7县区168个村(社区)和企业接受了全域扫描式检阅。人民日报、陕西日报等中省主流媒体多次深度报道,“五个五”党建工作被评为全省组织工作改革创新一等奖,省委组织部发文推广12条经验。
  ——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创出新路。始终把党建工作挺在脱贫攻坚最前沿,制定抓党建促脱贫20条措施,因村精准选派第一书记1281名、驻村干部2200名,工作队长兼任第一书记,工作经费增加到3万元。强化宁商扶贫协作,开展“凝聚非公力量、助推精准扶贫”活动,推动项目、技术、资金等要素向脱贫一线集聚,累计投入资金54.1亿元。深入开展“两建两带”“两力两率”排查提升行动,推行“党支部+‘三变’改革+集体经济+贫困户”模式,建立产业党组织560个,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6323个,6.5万户贫困户嵌入产业链稳定增收。近几年我市脱贫攻坚考核连续位居全省第一方阵,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经验先后在中组部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座谈会和全省组织工作会议上作大会交流。
  ——各领域基层党建全面加强。按照“村镇建强、整县推进、全域提升、全面过硬”的思路,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农村以开展“千村示范、万村达标”活动为带动,强力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圆满完成镇、村换届。城市党建探索推行“四化五联”工作法,形成上下联动、融合共建新格局。机关深化“三进三服务”活动,创建“五个好”党委35个。学校和国企党建方面,在市、县区分别成立了党(工)委,配备班子和党务干部,全面理顺了关系。非公和社会组织党建健全市县管理机构,聚力推进“两个覆盖”,全市非公和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分别达到85.2%和89.4%,党的工作覆盖率达到100%。
  ——党员队伍质量有效提升。扎实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开展“党员+”融合教育,推行党员“承诺、践诺、积分、评议”一体化教育管理监督,实行党支部工作和党员活动纪实制度,促使党内生活走向严紧实。严格发展党员标准和程序,把政治关放在首位,重点向产业工人、青年农民、高知识群体等倾斜,全市党员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质量持续提升。建好用好党员远程教育平台和“商洛党建”微信公众号,大力实施“智慧党建”建设。推行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区等做法,引导党员干部立足岗位作奉献、服务群众当先锋。
  深化体制机制 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组织系统以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为着力点,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实施“六个一”人才工程,商山洛水正在成为各方人才施展才华、创业发展的沃土。
  ——体制改革增活力。坚持党管人才,研究出台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办法,以“才聚商洛、智撑发展”为主题,大力实施“六个一”人才工程,配套出台了人才培养、引进、流动、评价激励等15个指导性强、含金量高的配套细则,市级设立1000万元人才专项资金,各县区设立200至1000万元专项资金,构建全方位人才评价和服务保障体系。全市首次表彰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67名,每人奖励5万元,广泛开展10类百名优秀人才评选表彰活动,营造了重才敬才的社会环境。
  ——刚柔并举聚英才。抓住宁商扶贫协作机遇,与南京市和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建立合作关系,组团赴省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大型企业招才引智,柔性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100余名,引进硕士研究生以上人才近200名。依托园区(工业集中区)建成专家人才工作站、研发平台40多个,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张凤鸣等4名博士(专家)在镇安建立博士工作站,并引进光伏产业发展资金3亿元。建设“双培双带”示范点42个,5名优秀专技人才入选全省“千人计划”“特支计划”,博士服务团服务管理工作经验在全省交流。
  ——人才智撑促发展。实施人才“六大行动”,选派1700余名优秀人才组建服务团,深入一线开展帮扶指导,举办技术培训班470余期,对口帮扶基层单位370多个,培养实用人才1.5万人,对接争取项目67个,帮助实施项目3200多个,带动467个贫困村、3.98万户、12.6万人发展特色产业。“人才服务团”被评为全省人才助推脱贫“十大模式”之一。
  打铁必须自身硬。全市组织系统紧紧围绕建设“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目标,按照“脑要动、心要静、腰要硬、行要正”要求,坚持“政治建部、规矩立部、制度治部、能力强部、实绩兴部”,从严从实加强自身建设。持续加强党性教育,推行季度实绩考评通报,定期举办“组工论坛”,市县联动开展课题攻关,在区县、科室、干部之间搭建“竞赛比拼、追赶超越”平台,举办文艺表演、体育竞技、摄影比赛等活动,积极弘扬健康向上的组工文化,激励组工干部在实干中提升素养、在破难中砥砺心性、在创新中奋发有为,带头凝聚起磅礴的组织力量。
  新时代需要新作为,新使命要有新担当。全市组织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忠诚担当、砥砺奋进,以新气象新作为在奋力追赶超越、决胜全面小康、建设创新美丽幸福商洛的新征程中书写出精彩的答卷。(商组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