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18年10月0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残疾人养鸡大户
惠晓丽
文章字数:1127

  家住镇安县永乐街道办木园村的贫困残疾人王仁坤,在各方的大力帮扶下,通过发展养鸡产业,依靠辛勤劳作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还谋划着带领周边村民一起走上致富路。
  每天一大早,在镇安县鹏达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养鸡场内,都能看到一位中年男子提着满桶玉米走进养鸡场,只见他一打口哨,鸡群便迅速从树林四面八方围拢过来,他便是王仁坤。王仁坤家的土鸡都散养在他家周围的树林里,生长周期6至8个月,小鸡仔先养在鸡舍里,两个月后就放到树林里,饲养几个月后,鸡的体重能达到2至3公斤左右,王仁坤每天只给鸡喂吃一次饲料,散养的土鸡大部分都是在树林中吃虫子、青草等,大大地降低了养殖成本,这样养出来的鸡肉质鲜香、嫩滑、无腥味、营养丰富,很受消费者欢迎。
  现年44岁的王仁坤,小时候因意外身体大面积烫伤,由于当时家庭贫困没有及时就医,造成右手臂与胸部粘连,后来经过手术分离修复,至今残疾,多年在外地以给别人看工地为生。2007年娶妻生子,在孩子两岁时因家庭贫困妻子离家出走,只剩下孩子和他相依为命。2015年脱贫攻坚精准识别时把他列为贫困户。针对他的具体实际情况精准施策,在他弟弟及村委会的帮扶下,他从养殖业入手,投入15万元在自家农舍前盖起了鸡圈,注册了“镇安县鹏达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始了依靠散养土鸡脱贫的道路。
  由于开始不懂养鸡技术,刚买回500只鸡苗没养几天就死了不少,王仁坤深刻地认识到:防病、防疫是养殖土鸡的关键。于是他通过请教技术人员、网上查询等多方面学习养殖土鸡技术,经过长时间地学习和实践摸索,从陌生到熟悉,从熟练到精通,逐步掌握了引种、饲料、喂养、疫病防治、消毒净化等关键技术,鸡场的生产逐渐步入正轨。
  2017年,在村委会及包扶单位镇安县医院的支持下,已掌握了一定的养鸡经验的王仁坤决心大干一场,他养殖了3000多只土鸡。土鸡养大后,又遇到销售难的问题,看到满地跑的鸡和一筐筐的土鸡蛋,王仁坤一筹莫展,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觉,镇安县医院及他的包扶干部毛俊知道后,全力帮他跑市场、找销路,经过多方努力,当年养鸡除去成本,净收入三万多元,他还被评为“产业脱贫示范户”,受到了表彰奖励,得到荣誉的王仁坤心里乐滋滋的,逢人便夸扶贫政策好。
  现在,王仁坤通过养鸡收入稳定了,在易地搬迁点也有了新房,他还学会了自己孵化小鸡。说起以后的日子,王仁坤信心满满。他打算把养鸡的规模再扩大些,把养鸡产业做大做强,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周围的群众都被王仁坤乐观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所感动,部分贫困户已行动起来,学习他养土鸡,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大山深处走出一条脱贫致富之路。
  王仁坤说,我通过这几年的养殖,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和经验。目前,我已带动周边的十几户群众养鸡,我想把自己的养鸡技术全部传授给这些贫困户,带动他们共同走在发家致富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