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18年10月1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五套拳路齐发力 法治惠民润栗乡
——镇安县“七五”普法暨依法治理工作纪实
文章字数:6147






 
  
  陈维智
  金秋时节,来到秦岭南麓的镇安县,到处掀起着全民普法的滚滚热浪;随处可见司法干部走街串巷,进村入户普法的朴实身影;处处传颂着广大群众对法律工作者由衷的褒奖。近年来,镇安县积极应对普法环境复杂化、普法对象多元化、普法需求多样化、普法领域多极化的新形势,立足新起点、适应新常态、定位新坐标,确定了“点对点、面对面、手拉手、肩并肩”的普法新思路,致力于打好“重拳、直拳、长拳、勾拳、铁拳”五套拳路,着力构建普法元素“满视野”、普法对象“全覆盖”、普法渠道“零距离”、普法效果“润民心”的工作框架,努力实现普法工作“有声有色、有形有效”。法律援助、纠纷调解、爱心帮扶……项项务实之举,让全县人民分享了法治惠民的红利。
  “统筹推进+责任落实” 打好普法“重拳”
  镇安县本着“全党动员、全民参与、全线出击”的原则,将普法工作放到全县发展的大背景下去思考、去谋划、去推进,形成了“党政领导、人大政协监督、政府实施、全社会参与”的普法工作体系,保证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中“组织上有牌子、机构上有班子、工作上有位子、活动上有票子”的良好局面。建立领导监督机制。坚持以《镇安县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6-2020年)》《镇安县法治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为统领,牢固树立“四个不为过”的意识,即“再怎么重视不为过,再怎么强调不为过,再怎么领导不为过,再怎么保障不为过”。县委、县政府成立了法治政府示范单位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县委书记、县长为双组长的领导机制,调整完善了县委依法治县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专门的办公室,加强组织协调。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定期听取普法工作汇报,县人大、县政协每年组织代表、委员视察、调研“七五”普法工作开展情况。同时县上以执法机关优秀党员干部为主力,吸纳科、教、文、卫、社会团体、企业专业人才,组建了三支“冲锋队”,瞄准重点人群开展精准普法。第一支“冲锋队”由全县126名行政执法干部组成,主要负责专业法律宣传和普及;第二支“冲锋队”由200余名普法宣传志愿者组成,主要以法律顾问或讲师团身份面向全县148个行政村、6个社区开展社会法律服务工作;第三支“冲锋队”由65名法治副校长和154名村(社区)法治副主任组成,专门负责对群众和校园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建立目标考核机制。抓住普法责任制这个“牛鼻子”,从起步即着手进行规范化指导、常态化实施、制度化考核,确保“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县委、县政府与各镇办、各部门签订了年度《法治建设目标责任书》,将300多部法律法规、执法主体细化分解到各责任单位,印发了《镇安县党政机关第一批“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清单》,把法治建设纳入镇办、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建立台账管理,督导推进、对外普法和考核评价四个机制与经济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检查、同考核。建立工作保障机制。从经费预算、普法师资力量配备、督查督导机制、考核评估等多方面进行总体部署和安排,确保工作开展有保障、有底气、有动力。县上每年按照人均1元标准预算普法经费,为普法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
  “量身定制+精准订单” 打好配送“直拳”
  传统普法更多的是单方说教,普法的效果有限,已经适应不了新时代群众对普法的需求。镇安县根据时代的发展、关注的热点,群众的需求,着力实现普法工作的“七个转变”,努力在互动普法、问题导向普法、案例普法、精准普法、新型媒体普法、常态性普法、需求式普法上下功夫,创新推出“量身式”+“订单式”普法模式,实现精准普法,针对性普法。固定阵地“点对点”。充分利用政法小区政法资源和镇云大道大道资源建立镇安县“法治大道”;充分发挥廉政文化与党政机关推进依法治国工作相结合的职责,建设镇安县“聂焘廉政文化园”;充分履行“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职能,建立了“税收普法教育基地”;充分丰富“法律六进”宣传方式,建立云镇花园小区“法治文化广场”;加强橱窗、宣传栏、电子显示屏等固定阵地建设,广泛开展法律法规宣传、党规党纪宣传、行风行纪宣传等普法教育活动,打造一批有固定受众、效果明显的宣传载体,实现了传统普法教育资源与新媒体平台的相互呼应。县上结合“科技之春”宣传月、安全生产宣传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12·4”全国法治宣传日活动,组织开展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咨询活动300多场(次),举办各类法治讲座报告400多场次,创办法治宣传橱窗600余期,出动宣传车辆160余车次,展出展板600多块,接受群众咨询1.6万余人次,发放各类法律法规书籍4万余本、宣传资料8万余份,受教育群众达28万余人次。网络配送“点对点”。充分利用网络、自媒体等新兴宣传载体,开发微信、微博、公众号等普法渠道,实现点对点普法的有益尝试。积极推进“互联网+法治宣传”行动,在政府门户网站增设“法律咨询服务”版块,为公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充分利用“12348法网”高端服务界面资源,有效链接“12348中国法网”“12348陕西法网”,实现法律服务数据交换共享。申请建立了“平安家园”“镇安县司法局”和公检法微信公众号。从今年9月起,围绕普法重点对象、重要时节,坚持每周推送一期普法短信,提醒全县科级以上干部快乐学法、带头守法。并以此为依托,开展全县法治宣传教育微信有奖调研问卷活动,目前“粉丝”数量已达2万人。谁执法谁普法“点对点”。坚持“执法就是普法,执法人就是普法人,执法现场就是普法现场”的工作理念,积极探索普调结合、援调结合,以案说法、析案明理、现场现身说法,广泛宣传法律知识。除此之外,今年还组织撰写典型案例50余个,通过法治讲座、电子显示屏、法治宣传栏等宣传典型案例100余场次,真正把法制宣传由过去的“吃大锅饭”变成了“开小灶”,改“被动灌输”为“主动接受”,获得农村群众的普遍点赞。
  “多维普法+趣味普法” 打好特色“长拳”
  让普法教育“活”起来,使人们喜闻乐见、易学易懂,是法治宣传最好的方式。为增强普法教育的感染力、影响力、吸引力,镇安县从普法方式上入口,寻找创新点,努力让呆板的普法教育变得生动有趣,易于接受。“以案释法”增强普法吸引力。注重行政执法人员、法官、检察官、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在执法、司法、法律服务过程中释法说理,用身边案(事)件,社会热点案(事)件、群众关注度高的案(事)件,进行案例说法,达到教育人、影响人的良好效果。开展的行政典型案例公布、庭审直播、律师说法、院坝讲法、热点普法等,让群众感受到了学法的生动和有趣,增强了学法积极性。观赏性普法增强学法趣味性。镇安县积极探索普法形式,将枯燥无味的法律知识问题化、故事化、娱乐化,促使普法工作从灌输式转变为互动式,使法治观念更加入心入脑。利用群众民间文艺资源,组建乡村法治宣传队伍,把相关的案例,编制成文艺节目,将法律法规编成民歌民曲,在群众中间传唱普法。采取互动演出、有奖竞猜、现场咨询有机结合的方式,开展法治文艺演出活动。根据群众喜欢热闹、爱好文艺的特点,每年深入乡村、社区、学校等开展法治电影(微电影)巡回展播,让群众在轻松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受到法治的熏陶。先后巡回全县15个镇办和部分村(社区)开展“送法下乡基层行助力脱贫保平安”普法文艺演出60余场次。媒体普法增强普法影响力。充分运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和媒体传播快、关注人群多等特点,积极开通手机、电视、微信、微博等宣传平台,推送精选、精编、精导的普法信息和节目,形成广泛的宣传效应,达到强力普法的效果。镇安县积极创新普法载体,利用“QQ”、微信、APP等平台,创造性地采用“菜单式普法”,将“普法菜单”、普法宣讲团成员的联系方式及相关的法律知识,上传到各类网络普法平台,让群众手指一点就能学到自己想学习的法律知识。县上还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做到群众想了解什么就上门宣传什么,群众需要什么就送什么,增强了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繁荣法治文化增强感染力。坚持把法治文化建设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与民俗文化、孝善文化相融合,增强了普法工作的渲染力。镇安县在云盖寺镇花园社区建立了法治文化广场,与小区特有民俗文化相结合,突出宪法日主格调,布设其他法律法规,以形象的漫画、对联、礼仪、孝道宣传门牌代替枯燥的文字单页,洋溢着浓郁的法治文明气息。县上还利用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三八”“3·15”和“12·4”国家宪法日等主题宣传活动,通过漫画人物问答式对话和图文解说,言简意赅地告知群众哪些是违法行为、将会受到怎样的处罚,让普法在各领域形成了较大声势和浓厚氛围。如销售非法生产的烟草制品会面临怎样的行政处罚、擅自收购烟叶应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等。“七五”普法,犹如浩荡春风,吹拂着广袤的栗乡大地,滋润了全县30多万群众的心田,带来了镇安县蒸蒸日上的崭新气象。
  “分类指导+重点普法” 打好分灶“勾拳”
  镇安县以“法律六进”为载体,按照不同层次、不同对象、不同人群的法律需求,编制出切实可行的普法方案,由领导干部、青少年、农民、社区群众、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等普法对象,根据实际需要看单点题,面对面开展法治宣讲活动。县上还采取普法教育分众化、普法方式差别化、重点人群“特殊化”等方式,在开展法律进机关、进学校、进乡村、进社区、进单位、进企业的基础上,突出抓好重点人群普法教育,努力实现普法教育全覆盖。强化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普法“面对面”。坚持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会前学法制度,党委(党组)中心组集中学法制度,严格执行“一府一委两院”工作人员任前法律考试和宪法宣誓制度,全面推行领导干部任前廉政法律知识培训考试制度。定期组织人大代表、党政领导进行《代表法》《监督法》等法律知识培训。实行“靶向普法”,增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法治思维,在机关中普及行政许可法、行政强制法、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国家赔偿法、行政诉讼法、公务员法等7部法律和刑法中的渎职罪、贪污贿赂罪等主要内容,增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依法履职意识。县委党校将法治课程纳入到教育教学当中进行集中学习培训,通过集中学、统一考,确保党员干部学法经常化和制度化。据统计,全县开展常委、常务会议会前学法11次,邀请专家开展法治大讲堂6次,领导干部参加法律培训4000余人次,组织专题培训30余场次、受训1万余人次,开展法律知识考试50次、参加考试6000多人次。强化青少年普法“面对面”。镇安县建立“青少年反邪教法治教育基地”“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青少年道德与法治教育基地”等30多个各具特色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为全县73所中小学选聘了法治副校长,修订完善了法治副校长管理考核办法。利用春秋两季开学有利时机,将法治教育课程纳入中小学“第一课堂”。同时坚持每周一节法治课,探索开展法律服务机构与学校共建“模拟法庭”试点,发出“小手拉大手”学法同行倡议书2.6万份,组织开展学法用法签名、法治讲座、校园周边综合整治等活动150多场次,送法进校园报告会290场次。强化企业法人普法“面对面”。注重将法人生产经营与法治教育相结合、基础法律知识学习与实案分析相结合、理论法治思维培养与普法实践相结合,采取“订餐式”报送宣讲主题,选派相应专业特长讲师团成员集中送课上门。同时发挥基层法律顾问面向一线的优势,依托“法律顾问在您身边”微信群,宣传与企业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合同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规,不断提升企业经营人员的法律素养和法治意识。强化村居群众普法“面对面”。县上借助开展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入户核查及农村安全大检查等工作之机,深入一线了解群众对法律知识的需求,并针对群众普遍关心的法律问题进行梳理,让群众“点菜学法,点师授课”。以全县6个社区综合治理服务大厅为阵地,试点推进“社区法治活动室”建设,将离退休老年人、下岗职工、外来务工、经商人员作为重点人群,按照不同群体差异需要,提供不同层次和内容的法律知识,努力构建邻里和谐、安全稳定的法治社区环境。县上利用农民群众赶集的好时机,上街设摊发放宣传资料、“口袋书”、年画等,并当场接受群众“点法”预约。同时在各行政村建立了法治图书角、阅报栏等宣传阵地,张贴宣传材料,让群众处处见法,时时学法,成为“菜单”式普法的有力补充。县上还邀请优秀律师、公证处的业务骨干和法律援助工作人员一起开展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活动,为群众提供房屋拆迁、遗产继承、办理公证、婚姻家庭和民间借贷等法律问题咨询活动。通过制作法制文化墙、书写永久性普法标语、悬挂普法横幅、张贴普法标语、“送法下乡”、外出务工人员法律知识大派送、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落实独立户老人赡养责任等主题宣讲活动,把法律知识送到田间地头、家庭院落。
  “关键部位+标本兼治”
  打好普治“铁拳”
  紧紧围绕社会治安、安全生产、法治宣传、纠纷调解、非法集资、食品药品安全、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节点,下深水研究更适用的措施,用真功探索更有效的机制,严要求制定更规范的制度,出大力创新更便捷的办法,先行先试、大胆前行,在政策法律框架下,着力解决法律法规执行不到位、便民利民措施落实不彻底、行政执法不规范、违法上访难治理等问题,切实回应社会各界关切期盼,在解决问题中深入推进基层依法治理。
  出台标准促创建,定好“风向标”。镇安县强化顶层设计,出台了《镇安县“七五”普法暨法治创建示范点工作标准》,对法治机关、法治镇办、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法治学校、法治企业、依法行政示范单位统一了标准,明确了创建路径。建立了领导抓促、目标管理、监督检查、责任追究工作机制,努力提高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全民法治意识。
  提档升级促创建,种好“责任田”。坚持把依法治理提档升级工程建设作为有效抓手,坚持宣传造势不放松,紧盯重点人员不失控,守好执法队伍不偏向,聚焦矛盾纠纷不上交,依托月亮湾政法小区、云镇花园小区、镇安县职业中学,启动建设普法新载体和青少年法治教育新阵地,不断增加治理频次和力度,保持坚强政治定力,持续释放出“触碰法律底线就要付出代价”的强烈信号,全力营造出一份浓浓的“学法、知法、遵法、护法”的意境和氛围。
  示范引领促创建,用好“杀手锏”。“强调千遍,不如问责一个”。用好责任追究这个“杀手锏”,是倒逼依法治理的关键。县委以执纪问责为抓手,以“旁听一个案件,宣传一部法律,教育一类人群”为目标,分别组织领导干部、公务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职工、教师、学生、外来务工人员、新闻记者、人民调解员和其他群众,旁听与他们工作、生产、生活有密切联系的案件审理,加强警示教育效果,强化各类听庭人群的法治意识和自律意识。镇安县以本地和老百姓身边发生的法治故事为内容,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现法治文化的丰富内涵,擦亮了独具特色的栗乡普法名片。全县共确定3个县级机关、3个镇办、3个村(社区)、3所学校、3个企业、3个行政执法单位为法治创建示范点,分别确定6名县级领导带队抓督导,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法治化管理水平。2017年度永乐街道办青槐社区等10个村(社区)被命名为市级“民主法治村(社区)”,镇安县城关小学等10所学校被命名市级“法治校园”,还有3家企业被命名市级“诚信守法企业”。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一年365日,都是普法好时节。普法不再只是苦口婆心的宣传倡导,不文明的陋习不再止于轻描淡写的道德谴责;尊法守法,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少数派”,而是全民认知的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