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18年10月2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孤山坪村方法多样促脱贫
本报记者 肖云 费翔
文章字数:1128
   
  10月9日中午,赶到丹凤县竹林关镇孤山坪村时,正好遇到商洛恒远职校为村民培训种养植技术及家政护理常识,50多位村民端坐台下,听得十分认真。一位留守妇女兴奋地说:“课程太实用了,让我学会了给核桃、花椒树剪枝、施肥等技术,培训结束后,我还准备在县城找一份家政护理工作。”
  这场培训,只是孤山坪村奋战在脱贫攻坚道路上的一个缩影。孤山坪村有454户184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23户450人,贫困发生率24.33%。孤山坪村支书曹书海告诉记者,为了做好精准扶贫,孤山坪村紧紧围绕党建,多次邀请专业人士讲解政策,进行实用技术培训,让群众学到了知识,掌握了一技之长,由此带来的链条反应也十分明显。“村民除了外出务工,还能自主选择种养殖产业,家庭增收渠道趋于多样化。”曹书海说,在驻村单位的帮扶下,村上还修通了8条产业路,为产业脱贫奠定了基础。目前,全村种植黄姜、黄芩、天南星等中药材1200亩,发展核桃建园1000亩、香菇16万袋,林下种植魔芋200亩、花生100亩、豌豆200亩。同时,还利用退耕还林政策,组织群众种植大红袍花椒1045亩,其中,63户贫困户种植333.47亩,户均5亩以上。
  白锋真家因夫妻俩文化程度过低,加上儿子读大学,家庭劳动力少等原因经济十分困难,2017年5月,被纳入村上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这一年来,在帮扶干部的带动下,白锋真夫妻学习了很多新知识、新技术,文化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脱贫意愿也更强烈了。白锋真说,她家原本就种了一些黄姜和天南星,听说新种一亩政府还给500元钱的补贴,就扩大到10亩地的面积,另外还种了3亩地的魔芋。今年年初,在镇村的支持下,通过退耕还林,白锋真又种了6亩地的花椒,退耕一亩地补贴1200元。“苗子是免费的,这次培训也学了一些种植技术,要是管理的好,3年就能收益。”白锋真脱贫的信心很足,她说家里来钱的渠道一多,压力就没那么大了,平时,她负责照看庄稼,丈夫在外打工,一个月工资也有5000元。现如今,他们一家三口住在镇上安置的新房里,交通比以前便利多了,生活质量也越来越高了。白锋真说,她希望能早日脱贫,把贫困的名额让给更多需要的人,以后,她还会和政府一起帮助许多像她家一样的困难家庭。
  曹军鹏一家7口人,上有两位老人,下有3个孩子,属于典型的因家庭人口多且缺少劳动力而致贫的情形。曹军鹏还记得,有一段时间,老人身体不好,孩子嗷嗷待哺,一下子把他绊住了,自己不能外出打工,连给孩子的奶粉都买不起。说到这些辛酸处,曹军鹏唏嘘不已,在最困难的时候,帮扶干部为他制订了详细可行的脱贫计划,同时,帮他贷了5万元的扶贫贷款,争取到了1万元的互助资金,如今,他除了在外打工,还种有7亩黄姜和天南星,3亩花椒,30棵山茱萸。看着日子一点点好转,曹军鹏干劲更足了,他说将来会充分利用土地,多搞点产业,自力更生,朝着更好的生活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