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18年11月2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一个环卫工作者的工匠精神
见习记者 张珍珍
文章字数:2408


  
  11月6日晚,在商州区名人街华润万家对面,环卫工人正在将路旁垃圾屋中的垃圾桶装到垃圾压缩车中,不注意看还不知道这座干干净净的小房子竟是用来存放垃圾的。环卫工杨女士说:“从前这里放了两个铁皮垃圾桶,垃圾暴露在外,污水横流,味道难闻,每天需要清扫好多次,有了这个垃圾屋之后再没有那种情况了。”这个环保垃圾屋的设计者,就是商州区环卫处城北所副所长周俊波,一个在环卫岗位上工作了15年的80后。
  2004年,24岁的周俊波进入环保部门工作,先后在清扫一线、环卫督查、城南管理所、公厕建设管理处及区环境卫生管理处城北环卫所等岗位工作。15年来,他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为我市环卫工作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随时奔赴环卫一线
  环卫工作繁重而琐碎,城北所保洁道路16.86万平方米,任务很重。为此,周俊波严格环卫管理标准,做到“日常管理制度化,制度管理严格化”,全面推行定人、定岗、定责、定标准、定考核、定奖惩的目标管理责任制,集中人力,定时全面清理死角死面,使城北所管护的所有道路的清扫保洁达到了“五净五无”的创卫标准。
  “严以律己,以身作则”是周俊波的座右铭。工作中,他要求管理员、一线职工做到的,总是自己率先做到。2016年9月的一个傍晚,突然下起倾盆暴雨,江滨大道王巷村口、李塬桥头、区公安局附近的低洼地带一片汪洋。时任市环卫处城南所副所长的周俊波带着应急队员迅速赶往现场,他的妻子也在单位防汛,家里没人照看孩子,周俊波只好将5岁多的孩子带着,锁在车里。电闪雷鸣,孩子吓得哭个不停,但是情况紧急,他顾不上这些,一到现场就迅速围起警戒线、疏导交通、疏通管道,一系列应急措施安排得有条不紊。暴雨持续了一个多小时,他和同事们坚持在雨中扫积水,清理杂物、淤泥,确保积水水位不再上涨,大家都浑身湿透,像从河里捞上来一般。终于雨停了,积水慢慢减少,他这才想起还锁在车里的孩子。回想起当时的情形,他有些愧疚地说:“当时看着哭累了,在车里静静睡着的孩子,我心里真不是滋味。”
  第二天凌晨5点多,周俊波又和同事们继续投入战斗,将路边的淤泥装车拉走,再用扫把和高压水枪清扫、冲洗路面。3个小时过去了,虽然大家满身的泥水和满脸的汗渍,却没有一个人喊累。“当看到整洁的路面、通畅的车流和市民们投来的笑脸,我们的荣誉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回想起这些,周俊波说,“其实这只是我参加工作以来一个普通的夜晚,这样的夜晚太多了。”
  全力投入“公厕革命”
  “商洛市区的公厕都挺干净的,符合这个城市环境优美的形象。”经常来商洛做药材生意的刘先生说。
  有人说:“文明和文明的距离,就是一个厕所的差距。”这句话有些片面,但一座城市的公厕,往往代表的就是一个城市的形象,显示出一个城市最细微处的文明。自商洛市中心城区2008年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开始,周俊波就开始参与城区的“公厕革命”,从2008年到2015年先后参与面粉厂、十号信箱、通江东路、东新路等14座公厕及移动公厕的新建工作,完成金凤路、东环路、江南小区、王巷等13处公厕的改扩建工作,参与建设了16座环卫工人休息室,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工程建设任务。在公厕建设的炎炎夏日,常常加班加点赶工期,由于全是露天作业,周俊波从一个“小白脸”晒成了“小黑炭”,脖子、胳膊等处裸露的皮肤晒蜕了一层皮。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和同事们的努力下,2010年我市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顺利通过验收,并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城市。2015年底,省上组织验收公厕建设任务时,商洛市的移动公厕建设被省市领导、专家评为“亮点工程”。
  2016年6月,我市吹响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号角,周俊波又再次负责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他积极联系城建、国土、规划、环保等相关部门,办理前期手续,为工程如期完成奠定了基础。在工程实施期间,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要求,深入工地、内外协调、处理各类事务,目前已经建成4座垃圾转运站、3座公厕和3座环卫工人休息室,第二期开工的4座垃圾转运站、11座公厕和11座环卫工人休息室即将完工,粪便处理厂、餐厨垃圾处理场、医疗垃圾处理厂和环卫作业园也正在稳步推进。
  获得国家专利
  周俊波是一个爱动脑筋的人,他开动的脑筋都与他的工作有关。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周俊波抽时间自发设计了一款移动环保垃圾屋,于2017年10月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实用新型专利。谈到设计此专利时,他说:“作为一名环卫工作者,我对街道垃圾特别敏感,看到街道、小区到处垃圾裸露,臭味刺鼻,严重影响了环保指数,我就想能不能建一种可以移动,并且能够让垃圾不裸露并尽量减少臭味的一种收集装备。”通过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借鉴其他城市先进经验、征求市民意见后,结合商洛实际情况,周俊波设计出了一座移动环保垃圾屋。垃圾屋内配备了自动感应消防喷淋设施、换气扇、灭蝇灯、除臭喷雾装置、高压冲洗装置、储物架和拖把池等,人们将垃圾从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投放口分别投入到两个660升的垃圾桶内,当垃圾装满时,环卫工直接将垃圾桶放入垃圾压缩车运走,省了很多事,并且垃圾收集、储存都在垃圾屋内进行,垃圾屋内接通了上下水,下水接进市政排污管道,实现了污水不外流。垃圾屋的四周有LED五色灯带和“环保垃圾屋”发光字体标志,与周围绿化苗木配备的彩色灯光相结合,使环保垃圾屋成为一个城市夜景和标志景观。此新型垃圾屋一经投入使用,就得到市民的一致好评。住在名人街华润万家附近的刘先生经常使用附近的垃圾屋,他说道:“以前我们这儿的垃圾箱周围总是围了一圈垃圾,夏天臭得很。自从有了这个垃圾屋,街道总是干干净净的。”
  去年,周俊波利用近两个月时间设计出的“商州环卫”标志,经省知识产权局审核后进行了版权登记。目前“商州环卫”的标志在我们的公厕,环卫车辆等地随处可见。“这也体现了环卫行业的品牌和精神。”他说。
  “其实这些都是我的本职工作,我只是想尽可能地做得更好。”周俊波说。是的,没有轰轰烈烈的伟大壮举,但周俊波把对环卫事业的满腔热情化为工作的动力,充分发挥了一个环卫人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