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19年01月0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群众文化工作的领头雁
张雯靓
文章字数:1493

  从1982年到2005年,舞台上的王海青挥洒汗水,用游刃有余的表演,换来无数鲜花和掌声;2005年,王海青褪去戏服,走下舞台到群众中去,以商洛市群艺馆馆长身份扎根群众,至今已有13年。角色转变,初心不变,她说:“从业36年,我发自内心的热爱这一行。”说这些的时候,王海青脸上不自觉地扬起了笑容,转身从柜子里翻出当年表演的照片给记者看。
  岁月给了王海青时间去积淀,从青年表演艺术家、商洛市首届人大代表、国家一级演员、研究员到批准享受国务院津贴、全国文化系统先进个人、陕西省“四个一批”人才、商洛市拔尖人才……这些无数荣誉的背后,承载着她对文艺事业的坚持和热爱。
  王海青在剧团里长大,从小耳濡目染,喜欢上了表演,加之在父亲的指导和鼓励下,14岁便进剧团,系统学习起花鼓戏。
  “当时剧团开始重视对小演员全方位的培养,从1982年我进了剧团,有长达5年的系统培训,除了戏曲的基本训练,训练班更重视素质教育和历史文化的培养。”5年时间过去,王海青在全省青年演员小戏调演中崭露头角。走上舞台后王海青开始在花鼓戏《山姑娘》《泉水清清》《山魂》《大云寺》《揽月》等二十多台剧目中担任重要角色,受到广泛好评,为她打开了知名度,并被戏曲界誉为商洛戏乡的“花鼓之花”。
  2000年,年仅32岁的王海青担任商洛剧团副团长。商洛剧团建团50多年来,唯一一位女副团长,如何获得大家认可与支持,王海青需要用能力证明自己。成为副团长后,王海青想将商洛花鼓戏推向更广阔的舞台,让更多人知道花鼓戏,喜爱花鼓戏,这时候她恰好发现一个题材好、内容新颖的剧本《月亮光光》,她找到商洛籍著名编剧,国家一级导演徐小强,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两人一拍即合,着手改编剧本。然而,创作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王海青回忆起当时的艰难处境:剧团资金匮乏,人手不够,二度创作过程中她累到住院,几乎是倾注全部心血。《月亮光光》一经亮相,迅速获得业界和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进入大专院校、农村开始巡演。该剧荣获曹禺戏剧文学奖、中国第七届艺术节特别奖,王海青凭借林怡芳一角,获得文华表演奖,当时,文化部、北京市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邀请整个班底进京参加首届庆祝建国55周年展演。
  2005年,由于身体原因,王海青离开了自己热爱的表演事业,调入商洛市群艺馆担任馆长。从观众喜爱的角转化成为群众搭建舞台的群文工作者,她没有因为这样的落差而消沉,还是把一贯敬业爱岗的品质发挥得更加接地气,从群众中来再回到群众中去。
  到群艺馆报到的第一天,她被当时的破败景象惊着了,市群艺馆的办公条件极差,甚至连一张好的桌椅都没有,面对这样的环境如何搞好群众文化工作,如何更加贴近群众,满足群众的需求?
  通过多方争取和努力,在上级和政府的支持下,王海青将之前地下一层的办公场所迁到明亮宽敞的办公楼里,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工作中她既注重提高人员整体业务水平,生活中也时刻关心职工,做到冷暖相知;业务辅导方面,她以身作则,精益求精,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基层投入工作,到群众中去,形成良好的基层文化氛围。
  王海青说:“硬件条件差,我们可以走出去办活动,人员不够我们可以吸纳社会力量,全社会都是我们群众文化的人才。”群艺馆每年开展的文化活动、艺术展览、辅导培训、文化惠民深入人心。
  随着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东风,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如今群艺馆有36个人员编制,有戏剧、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摄影、艺术展览、群众文化活动部等13个部室,增设了非遗保护中心,将商洛市唯一的群众文化刊物《商洛文化》重新改版,并获得全国优秀群文期刊栏目奖、陕西省群文期刊奖、全国群文期刊主编奖。王海青把满腔热血投注到群众文化事业之中,成为商洛市群众文化工作的领头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