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19年01月3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办年货
曹矞
文章字数:1612
   
   
  几千年以来,中国人总把过年当做件大事。过年之前,每家每户要做很多准备,要买很多东西。人们把这些过年要买的东西,包括吃的、穿的、戴的、用的、耍的、供的、送的(拜年礼物),干的、鲜的、生的、熟的,统统谓之曰“年货”,而把采购年货的过程称之为“办年货”。
  其实,办年货可以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需要到集市上去购买的年货,另一种是无须购买,只是把自家土特产进行加工的年货。
  一进腊月,无论城镇乡村,都开始为准备过年的事忙碌起来。尤其腊月二十以后,大街小巷,各集市皆人头攒动,拥挤不堪,到处都是买年货的人。但是市场上各种东西也都涨了不少价,商人们盘算着如何趁机做一笔好生意,故有“腊月水土贵三分”,“有钱不买腊月货”之谚。
  虽说腊月货物价格是贵了点,但购买的人依然很多。每到一处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像是绊翻了的蚂蚁穴。而且越是快临近过年的时候,街市上的人越多,年货的价格似乎越贵一点。
  古时人们把办年货叫赶集,即使现在也有人这么说,也有的地方叫做赶年集。我国地域辽阔,不同民族,不同地方的年货有些差异,赶集买年货的风俗也不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买年货的方式也有变化。现在许多人通过网购方式买年货,多网购一些穿戴和用的方面的物品。网购年货渐成时尚,除了快捷方便,许多市民热衷网购年货的很大一个原因,就是省钱。不仅如此,人们也开始追求精神文化生活,比较注重购买精神方面的年货产品,例如经典流行歌曲、舞曲、轻音乐、影视剧方面的光碟等东西。
  另一方面,农户人家就地取材,自己加工农特产品,自制年货。每逢腊月二十六以后,人们就开始长豆芽、磨魔芋、做豆腐,有的还炸麻花、炸年糕、炸红薯丸子。到了除夕前一天晚上,几乎每户人家都炒栗子、炒花生、炒苞谷花、炒黄豆、炒红薯炮等等。
  办年货的历史肯定很悠久,可能与过年的历史一样久远,但是古代典籍中少有记载。赵冈先生在其《考红琐记》中说,曹雪芹的《红楼梦》在描写过年情景时,有满人风俗,令人感到奇怪。其实这是很自然的。北京在清代二三百年中,都是汉人、满人,北方人、南方人杂处的。尤其上层社会,各种风俗交流更普遍。满人、北方人故意学苏杭人的饮食起居,汉人故意学满人(即旗人)的礼数、官派,这就从各个方面混合成特殊的“北京味”。《京都风俗志》云:“十五日以后,市中卖年货者,星罗棋布。”可见清代的北平,无论卖年货的商人,还是年货的种类、买年货的顾客,都是极多的,市场非常繁荣热闹。
  年货是什么?在物质并不富裕的年代,人们的回答可能很统一。但是如今市场商品极大丰富,年货的概念就变得难以界定。而办年货也正在成为一种迎接新年的仪式,让人在忙碌的喜悦中感受到新年的到来;在琐碎却温暖的腊月里,传递人间喜庆丰收祥和的脉脉温馨。办年货也随之成为释放消费冲动之后,为自己增添的一份好心情。丰富多彩的年货,映射出的是物质生活渐进小康后人们的精神愉悦与追求。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年货也许是试穿很久终于买到手的新衣服,年货也许是小孩子手里的灯笼和玩具,年货是全家人难得一聚吃上的一桌除夕团年饭……
  有人说,年的味道越来越淡了。也许,他指的是很少看到昔日农村家家杀猪宰羊的热气腾腾的场景,很少看到一家老小一起逛庙会把盼望一年的东西买到家时的狂喜情景。但是,细心的你会发现,年味还是无所不在的,无论城乡都如是。
  年味,在一年腊月间异常火爆的时尚服饰销售之中;
  年味,在家电卖场购买液晶大屏幕彩电的长队选购之中;
  年味,在新车主喜握方向盘带着全家置办年货的快乐之中;
  年味,在大大小小超市或美容院争相办卡消费的热闹之中;
  年味,在人们喜滋滋地磨魔芋、做豆腐、贴对联、贴年画、挂红灯笼等忙忙碌碌的乡村之中。
  其实,年味还是蛮浓的,它就在人们对新年的期盼里,就在人们置办年货的欢声笑语中,就在人们对未来新生活的向往和憧憬中。新年,就这样静悄悄地走来,不知不觉地走近我们,仿佛可以倾听到她熟悉而又亲切的脚步声。然后,焕然一新的新年,一步步走进我们的生活,一直走进我们的心灵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