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19年03月2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在家乡扶贫
文章字数:2105
  陈 琳
  历经十年寒窗苦读,我终于走出了贫穷落后的家乡;工作18年后,我又被单位派到家乡扶贫。从离乡到返乡,从哺育到反哺,标志着一个人的成长;从播下希望的春季,到寒风料峭的冬季,我驻村扶贫一年的点点滴滴,则是心灵的历练和洗礼。
  回到家乡扶贫
  上午,单位研究决定让我驻村扶贫,要求第二天早上立即到村上报到。下午,妻子默默地帮我收拾好洗漱物品,打包被褥和换洗衣服,儿子也没了平时的调皮,我走哪他跟到哪,他们的眼中都写满不舍和无奈。我明白,妻子在医院上班,一天最少要管20多个病人,常常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岳父岳母年龄已大,还都动过大手术;孩子上小学二年级,上下学要经过三个拥堵的十字路口,没人接送怎么办?这些都是面临的现实问题。
  下午忙乱而短暂,夜幕很快降临。躺在床上,窗外明月的余辉映照着身边熟睡的妻儿,我则思绪万千,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几个小时后,才迷迷糊糊地睡去。
  第二天早上7点,我就和驻村的另外两名同志到了商南县城关街办的捉马沟村上。捉马沟村地处商南县城以西7公里处,312国道、西合铁路穿境而过。全村面积9.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53亩,粮食作物以玉米、红薯、黄豆、油菜为主;山林面积1.05万亩,主要物产有茶叶、板栗、核桃等。全村有12个村民小组573户2028人,建档立卡贫困户93户286人,贫困发生率为7.64%,是一个典型的贫困人口较多的非贫困村。
  从商南县来看,这个村还是条件比较好的,离城较近,交通便利,村里有技术、脑子灵活的“能人”较多,新当选的村领导班子也都是年轻灵活、有着多年基层工作经验的佼佼者。但是,在一幢幢漂亮的小洋楼之间夹杂着的那些破败不堪的小屋,朴实黝黑的面孔上带着些许麻木的贫困户,始终是我心头挥之不去的酸楚。
  熟悉完村情村貌后,我们开始行动了。骄阳下,我们走村入户,上山下坡,一走半天,一晒一天。暴雨中,我们和镇村干部一起去危房户家中查看房屋情况;夜深时,我们按县上要求实地查看水库行洪……不知不觉一个月过去了,大家还是不太适应这里的闷热天气,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每个人都瘦了好几斤,一个个脸庞都像涂了层黑釉,却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
  离开农村十几年了,这里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都深深吸引着我。夏天的清晨,路边盛开的野花摇曳多姿,绚丽多彩。露珠在叶面上滚动,晶莹剔透。初冬的早晨,我们几个一早就起床,沿国道而上,穿村入组到户,边走边查看四周的卫生环境,看看哪里有垃圾,哪里有需要规整的,我们就帮忙捡拾垃圾,动手打扫,身体也锻炼了,环境也巡查了。
  做群众信任的干部
  从中央到省、市、县区都提出了脱贫攻坚的宏伟目标,也都制定了具体措施,但是,能否把那些令人心动的数字和措施变成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还需不畏辛劳,埋头苦干。到村上以后,我就把自己当成一名普通村民,住在村里,吃在村里,把群众的难题当作自己分内的工作,跑前忙后,力所能及地为群众办些实实在在的事情。田间地头、房前屋后,无论是移民搬迁、就医看病还是矛盾纠纷,群众有什么困难,就找驻村干部,这已经成为一种共识。
  我也利用个人的人脉关系,力所能及地为村上、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县移动公司的刘峰经理亲自带人测试信号强度,设计优化方案,调试设备,解决了下河、庙沟口、马家庄等4组200户800多人的通讯难题;苏建峰先生到村上实地查看后,每年资助贫困户叶方群考上大学的女儿6000元;商洛学院的王新军教授帮助村上支柱企业汇康生态农业公司研究制定羊肚菌科学管理栽培方案,成功申报市级科研项目,已获得7万元的资金扶持。同时,先后撰写《捉马沟村开展“党旗引领脱贫路”主题讲习活动》《风雨中的救助情暖贫困户》《真情帮扶结硕果》等稿件,被多家媒体刊发,有效地宣传、展示了捉马沟近年来的扶贫成效。
  扶贫更要扶志
  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同样,你永远也帮不了一个懒惰的人。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以来,依靠政策引导以及惠农补贴、危房改造等救济措施,大部分贫困户积极响应,一步一步脱贫致富,但还有少数人因为懒惰,仍处在贫困之中。他们总希望依靠帮扶、依靠政府救济过日子,“我穷政府就得照顾我”,不愿主动寻找致富途径,甚至于贫困得“心安理得”“理直气壮”。村里有一张姓老人,家境贫困,中年丧子,村上出于同情,为其修建了三间砖木结构的房屋,看到周围的邻居为了冬暖夏凉都自行加盖了彩钢瓦,他也多次来村部也要为其加盖,在愿望得不到满足后,就在村部大吵大闹,继而不停地到县上、镇上上访,污蔑扶贫干部,折腾得我们焦头烂额。 通过这件事,我意识到,脱贫攻坚工作不光是经济收入的提升,更是思想脱贫、志气脱贫,是村容村貌、村民文明素质的提升。如果不改变“等靠要”的思想,即便是投入再多的资金、给予再多的帮助,部分贫困户还是不能脱贫。好在脱贫攻坚工作已进入攻坚拔寨、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中、省、市的各项政策措施不断加大力度,我相信,通过正确的引导,一定会让这些人正确地看待贫困问题,抛弃慵懒等待的思想,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写到这里,已是深夜一点多,窗外寒风呼啸,室内寒气逼人,不知道百里之外的家里,孩子是否睡得香甜,学习是否有进步,父母的咳嗽是否好了一点?唯愿随着中国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生我养我的这方土地,没有贫穷、病苦,多些温暖、祥和……